查看拼音

绿头鸭·玉人家

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

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

宴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

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

绣屏掩、枕鸳相就,香气渐暾暾。

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翠钗分。

银笺封泪,舞鞋从此生尘。

任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曛。

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

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

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①绿头鸭,词牌名之一,又称为《跨金鸾》、《鸭头绿》、《陇头泉》等。一百三十九字,前片六平韵,后片五平韵。亦有于首句起韵者。变格改用入声韵。平仄两体,此为平韵,139字,上片六平韵,下片五平韵。

②玉人:容颜如玉的歌女,或指对钟爱女子的昵称。

③珠箔:即珠帘,装饰华美的帘子。津:渡口。

④琴思:琴曲中的情思。思,读去声。

⑤漏短:时间短暂。漏,计算时间的仪器。

⑥醺:喝醉。

⑦枕鸳:即鸳枕,绣有鸳鸯的枕头。

⑧暾暾(tūn):香味浓烈的意思。

⑨疏钟:夜深人静之时。

⑩翠钗:翠色的头钗,即碧玉钗。

⑪曛(xūn):日落时的余光。

⑫凤城:京城。传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落在京城,称丹凤城。后来凤城就成为京城的代称。

⑬楚梅:楚地的梅花。

⑭此处化用陆凯赠友人范哗的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⑮青门:泛指京城城门。因汉代长安东南门是青色,俗称青门。

⑯郎君:作者自指。
【译文】

美人之家,就在渡口边那挂着珠帘的画楼。箫声随轻风传送幽怨,断肠人在马上听得分明。在宴席上,在歌女丛中,从琴声和愁容一眼就把她相认。麝香蜡烛烟雾浓浓,漏声滴滴夜色已深,等不得酒醉就更衣。掩上锦绣屏风,便在鸳枕上相依相拥,屋子香气浓郁沁人。月光映出回廊暗影,几响钟声一弯淡月,这一夜多么欢乐销魂!

自分别后她封封书信泪斑斑,舞鞋从此落满灰尘。任随小舟漂泊,载着离愁别恨,从南江转到北浦,从早晨直到夕阳西沉。请记住在明年,蔷薇花凋谢之后,我们定期相会绝不耽误行程。京城很遥远,这楚地的梅花清秀鲜嫩,请你先寄一枝芳春。到那一天在青门外,顺着芳草路,去访寻郎君。

【赏析】

贺铸的词语言清新,风格多样,既有哀婉缠绵、典雅工丽,近似晏几道、秦观的一面;也有沉郁挺拔、豪爽峻迈,有如豪放派词人的另一面。这首词无疑属于前者,但又吸取了柳永词长调结构严密、动荡开合、往返交织的特点。但也正由于受到柳词太多的影响,在遣词用语上多少有点粗俗浅露。这首词充满风月脂粉气,借年轻歌女与情人的相恋、幽会和离别相思咏赞了爱情的纯真深挚。

上阕记叙了相恋相会的经过。开篇先交代“玉人”所居的环境是繁华的“临津”地段,雕梁画栋的楼阁挂着珠帘。“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轻风送来她演奏的寄托悠悠情思的琴声,骑马赶路的人闻之肝肠寸断,这说明两人倾心相恋已久。紧接着描写了相见的场面,为下文直接描绘幽会情景蓄势。酒会上人来人往,他们只能暗送秋波,借琴声倾诉相思。从“麝蜡”开始.浓墨重彩地渲染幽会的情景。因嫌“漏短”,所以“更衣不待酒初醺”,写出了两人相欢相合的追不及待。“绣屏”、“枕鸳”、“香气”等显示了幽会环境的雅致,结语用反问突出幽会时的风情万种。这里越是将相会渲染得情浓意浓,下阕所抒发的离愁别绪也越是显得真实可信。

下阕起句即言别离后的痛苦和无聊,舞鞋从此闲置,日日泪湿香笺。“任兰舟”两句是回忆离别时万般无奈和无限依恋的情景。眼看着“兰舟”越行越远,渐渐地帆影模糊了,最终消失在落日的余晖里。“背西曛”既写出了当时极目远送的情景,也暗示了送别者驻足岸边的时间之长。“记取”写人已远走,她只有寄希望于来年,暗自嘱咐他别忘了赴约的佳期。但在此之前,她借口“凤城远”,要求对方先寄赠一枝梅花以慰相思。其实梅开的初春距蔷薇花谢也为时不远,但她却不愿空自等待,才刚刚分手,又焦急地盼望相聚,其愁情深重可想而知。结语是想象相会时她出城相迎的情景。

《绿头鸭》用了许多色彩鲜丽、气味芬芳的词藻,如玉人、画楼、珠箔、彩箫、艳妆、麝蜡、玉莲、绣屏、枕鸳、香气、回廊、翠钗、银笺、兰舟、凤城、青门、芳草等。它们交织组合,形成了这首词秾丽的艺术风格。作者还善于融合前人诗语,以丰富词中的意象。“任兰舟载将离恨”,是化用宋人郑文宝《柳枝词》“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诗意。“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是化用唐人杜牧《留赠》“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诗意。“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是化用南朝人陆凯《赠范晔诗》中“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诗意。“只凭芳草,寻访郎君”则是用牛希济词《生查子》中“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语意,以“芳草”代“绿罗裙。”这种熔铸的工夫,使得词的寓情更为深厚,意象更为繁茂。

全词设想巧妙,笔触细腻,将相思之情写得情致深婉,独特之处是写伤别之情缠绵但不哀伤,语工词丽情浓,逼近花间。

诗人简介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842篇诗文

诗文推荐

玉房金蕊。

宜在玉人纤手里。

淡月朦胧。

更有微微弄袖风。

温香熟美。

醉慢云鬟垂两耳。

多谢春工。

不是花红是玉红。

暮山层碧。

掠岸西风急。

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

玉人还伫立。

绿窗生怨泣。

万里衡阳归恨,先倩雁、寄消息。

金花落烬灯,银砾鸣窗雪。

夜深微漏断,行人绝。

风扉不定,竹圃琅玕折。

玉人新间阔。

著甚情悰,更当恁地时节。

无言欹枕,帐底流清血。

愁如春后絮,来相接。

知他那里,争信人心切。

除共天公说。

不成也还,似伊无个分别。

鸡寒上树,鸭寒下水。

三百馀会不能宣,九年面壁徒瞌睡。

休瞌睡,上是天兮下是地。

鸣鸠乳燕春闲暇。

化作绿阴槐夏。

寿酒舞红裳,睡鸭飘香麝。

醉此洛阳人,佐郡深儒雅。

况坐上、玉麟金马。

更莫问、莺老花谢。

万里相依,千金为寿,未厌玉烛传清夜。

不醉欲言归,笑杀高阳社。

黄柑压树酒浮,蚁红叶满林梅放花。

三叠青山老竹杖,十年明月故人家。

翡翠衣裳白玉人。

不将朱粉污天真。

清风为伴月为邻。

枕上解随良夜梦,壶中别是一家春。

同心小绾更尖新。

昨夜前村深雪里,春信为谁传。

风送清香满座间。

不用热沈檀。

竹外一枝斜更好,偏称玉人攀。

休放游蜂去又还。

嫌怕损芳颜。

兽烹羊猪,鸟烹鸭鸡。

唯鹑不杀,置奴而携。

公坐堂上,见而悲凄。

急令开笯还故栖,其间无力飞不齐。

公只知鱼之洋洋,鹅之鶂鶂。

噫兮噫兮。

天欲雨,有东风,南溪白鼍鸣窟中。

六月人家井无水,夜闻白鼍人尽起。

雪花一尺江南北。

薪尽炊无粟。

老仙活国拭刀圭。

十万人家生意、与春回。

天公一笑酬阴德。

赐与长生籍。

今朝雪霁寿尊前。

看我双亲都是、地行仙。

金凤初鸣,玉人启户。

露冷风高,子归就父。

宝鸭香凝袖。

秋尽江南叶未凋。

晚云高。

青山隐隐水迢迢。

接亭皋。

二十四桥明月夜,弭兰桡。

玉人何处教吹箫。

可怜宵。

真珠市拥碧扶阑,十万人家着眼看。

独恨登临最高处,举头犹不见长安

水花浸鬓根,荷叶践衫色。

西城王老子,豪健不可得。

客从日没来,鹑衣遍黄埃。

银杯未羽化,公余烦一开。

山猿供嘉果,书萤惊蜡炬。

能持白玉箫,为作苍鸾语。

凉飚助清奏,雨脚挥残暑。

台边舞凤拍云来,潭底吟龙撇波去。

君不见宁王当日争门迎,三十六宫学新声。

玉人今夜教何处,二十四桥空月明。

西城烟景何疏索,王子宦情殊不恶。

有田日种黄金茅,叵奈蠹虫摇齿脚。

少年英气无覉络,浩唱高弹神自若。

春风走马入花林,红日垂头困瑶阁。

老去腰支便矍铄,座人那肯妨诙谑。

飞觞得似少年时,西窗几度灯花落。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

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

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

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

妆阁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

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

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馀。

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

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

仙去双双作梵宫,渐恐人间尽为寺。

九月霜秋秋已尽。

烘林败叶红相映。

惟有东篱黄菊盛。

遗金粉。

人家帘幕重阳近。

晓日阴阴晴未定。

授衣时节轻寒嫩。

新雁一声风又劲。

云欲凝。

雁来应有吾乡信。

山客野。

新把朝衔书写。

庆想江南樗枥下。

踏歌鸡黍社。

休问坤牛乾马。

大率人生且且。

聊唤玉人斟玉斝。

莫辞沈醉也。

美人家在江南住。

每惆恨、江南日暮。

白苹洲畔花无数。

还忆潇湘风度。

幸自是、断肠无处。

怎强作、莺声燕语。

东风占断_筝柱。

也逐落花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