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吴兴元夕

朱屋雕屏展,红筵绣箔遮。

傍云灯作斗,近树彩成花。

风月胜千夜,笙歌如一家。

人丛妨过马,天色误啼鸦。

铜漏春声换,银潢晓影斜。

楼前山未卸,火气烘朝霞。

诗人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196篇诗文

诗文推荐

绮毂团成,珠玑搦就,极目灯火楼台。

七子八仙三教,耍队相挨。

管箫笙簧相间斗。

远如声韵碧霄来。

环千炬,宝栅绛纱,云球雾衮交加。

千里人笑乐,游妓合、脂尘香霭笼街。

尽道今宵节物,天与安排。

晚来风阵全收了,夜阑还放月儿些。

休辞醉,长愿每年时候,一样情怀。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

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

」亦可见矣。

丁末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换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

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雨色流香绕坐中。

映阶疏竹一丛丛。

不奈晚来萧瑟意,子猷风。

潋滟满倾金凿落,淋漓从湿绣芙蓉。

吸尽百川天上去,看长虹。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余归而退翁去。

及余官于吴兴,则退翁亡矣。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

国朝画手不可数,神妙独数高尚书。

尚书意匠悟三昧,笔力固与常人殊。

林树无根云懵懵,昆仑泰华云中涌。

山城野店不逢人,碧波翠嶂淋漓动。

于今绝响三十年,尚书笔法谁能传?

片藤尺青不易得,使我感慨心茫然。

吴兴老赵蓟丘李,两地清风俱委靡。

古人丹青亦消毁,后学纷纷无乃是。

卫生卓荦志有余,妙龄声誉驰江湖。

泛观今昔意未足,直与造化论锱铢。

呜呼!

安得有绢请君画竹冠?

置我长松下,坐看青山白云过。

瞻彼云台,有寻其武。

祝阿发迹,中兴元辅。

吴兴昔王孙,能画世莫及。

观其二松图,矫若龙出蛰。

蟠根破坤舆,拔萃滃原隰。

胶加各轩翥,崱屴相倚立。

鼍鳞撑空青,豕鬛振飒瑀。

高藏日月气,清滴云雾汁。

垂钓者何人,短棹非妄集。

五湖多风涛,蛟蜃头角。

不如洿泽间,取足矰与鳎。

倦眠松影下,百窍清凉入。

慎勿惊松枝,天寒衣袂湿。

才堪簿领更无余,赢得十年闲读书。

宠辱何须身自试,穷愁不待酒驱除。

故人归去无消息,佳句新来屡卷舒。

前日使君今在此,不妨时复置双鱼。

〈李公择自吴兴移齐南。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

兴元兵后伤阴阳,和气蛊蠹化为蝗。

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河南长吏言忧农,课人昼夜捕蝗虫。

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

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

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君不见会稽太守第五伦,罢官潜去逃吏民。

不知当时何所畏,乘船夜渡曹娥津。

只缘惠爱入人髓,攀车叩马千万群。

使君若不行诡道,爱河浩渺能抽身。

旧闻吴兴解郡绶,归路南指朝天京。

尔来史项后先去,云何却出东城堙。

横山伺候不知数,携壶挈榼相邀迎。

使君自揣非寿我,西子不洁将污人。

水军二百耀南路,三更一舸临湖门。

会稽吴兴迹相似,谁知爱恶殊其情。

畏匡戒薛圣贤有,岂比汝曹祗自焚。

嗟哉后人说监此,慎忽继踵成三人。

风起洲渚寒。

云上日无辉。

连山眇烟雾。

长波迥难依。

旅鴈方南过。

浮客未西归。

已经江海别。

复与亲眷违。

奔景易有穷。

离袖安可挥。

欢觞为悲酌。

歌服成泣衣。

温念终不渝。

藻志远存追。

役人多牵滞。

顾路惭奋飞。

昧心附远翰。

炯言藏佩韦。

春点疏梅雨后枝,翦灯心事峭寒时。

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连持梁洋印,久作溪山主。

深知为郡乐,但畏买茶苦。

来归天禄阁,坐守登闻鼓。

九重未明入,百辟盈庭舞。

城南独归卧,心事谁当语。

旧闻吴兴胜,试问天公取。

家贫橐装尽,岁莫轻帆举。

苕溪净多石,弁岭瘦无土。

湖藕雪冰丝,山茶泼牛乳。

香粳饭玉粒。

鲜鲫?会红缕。

宫开水精洁,人寄画屏住。

俗吏自难堪,诗翁正当与。

従来思清绝,况乃病新愈。

团团肘后丹,皓皓胸中素。

高卧镇夸俗,清谈静烦诉。

应笑杜紫微,湖亭但狂顾。

苍烟古木。

渐暝入小溪,鸥鹭如玉。

斜倚孤篷眺晚,毳裘寒肃。

秋娘渡口山横处,旧曾寻、五陵芳躅。

画楼灯火,如今冷落,尘满华屋。

柰景物因人反覆。

算千古风流,今有谁续。

苕水东边月上,酒醒人独。

角声吹老梅三弄,想依稀、曾梦蛾绿。

西风回首,山中有人,满头黄菊。

西塞山边白鹭飞。

吴兴江上绿杨低。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将风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

斜风细雨不须归。

江左风华推第一,王氏堂堂文献出。

乌衣诸郎能少屈,尚执中司三尺律。

君方色养白头亲,吴兴水陆饶甘新。

卞山之下苕溪滨,一洗长安肥马尘。

君不见昔人负米长勤捧檄喜,敢论州县徒劳耳。

山雨细、泉生幽谷,水满平田。

雪茧红蚕熟后,黄云陇麦秋间。

武陵烟暖,数声鸡犬,别是山川。

嗟老去、倦游踪迹,长恨华颠。

行尽吴头楚尾,空惭万壑千岩。

不如休也,一庵归去,依旧云山。

〔熙宁十年,诏以龙山废佛祠为表忠观。

元丰二年,通教自杭来,见予于吴兴。

问:“观亦卒工乎?

”曰:“未也,杭人比岁不登,莫有助我者。

”余曰:“异哉,杭人重施轻财,是不独为福田也,将自托于不朽,今岁成矣,子其行乎?

”及还,作诗送之。

”〕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意深。

堕泪行看会祠下,挂名争欲刻碑阴。

凄凉破屋尘凝座,憔悴云孙雪满簪。

未信诸豪容郭解,却従他县施千金。

青山开四面,白水绕三禺。

野阔时闻籁,人闲旧据梧。

画船留上客,遗迹问田夫。

事少日常饮,才疏世未须。

决河初荐至,胜事偶相俱。

燕子卑无取,滕王远可橅。

飞涛隐睥睨,落日丽浮图。

同舍新持节,专城敢遽呼。

未迎行部驾,已放下淮舻。

试问登消暑,如何楚与吴。

〈吴兴有消暑楼。

绿净无痕,过晓霁清苕,镜里游人。

红柱巧,彩船稳,当筵主、秘馆词臣。

吴娃劝饮韩娥唱,竞艳容、左右皆春。

学为行雨,傍画桨,从教水溅罗裙。

溪烟混月黄昏。

渐楼台上下,火影星分。

飞槛倚,斗牛近,响箫鼓、远破重云、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

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满袖余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