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李清照避难金华,投奔当时在婺州任太守的赵明诚之妹婿李擢,卜居酒坊巷陈氏第。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此楼系南朝齐隆昌元年(494),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建造。峻工后沈约曾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一首《登元畅楼》云:“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中有凌风谢,回望川之阴。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云生岭作黑,日下溪半阴。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并在此基础上又增写了八首诗歌,称为《八咏》诗,是当时文坛上的长篇杰作,传为绝唱,故从唐代起,遂以诗名改元畅楼为八咏楼。北宋至道年间定今名。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扩建,将沈约的八咏诗勒于石碑。元皇庆年间(1312一1313)楼毁于火,碑亦不存。明洪武五年(1372)重造宝婪观,八咏楼废址建玉皇阁,后玉皇阁毁。万历年间(1573一1620)重建八咏楼。现存八咏楼为清嘉庆年间(1796一1820)重建,1984年大修。

诗人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凤楼帘卷鳌山对。

久居深林幽寂中,虽隐德不耀。

遇春阳姁妪,笑弹玉指,十倍精神。

真珠市拥碧扶阑,十万人家着眼看。

独恨登临最高处,举头犹不见长安

乡于宗桃,维圣于之孝。

参胜素虬,还归自庙。

端闱百常,声环七校。

万邦倾瞻,天若覆奉。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

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

赤车使者传琵琶,翩然雌凤随凰去。

岂不怜此女儿心,父母生身远有祖。

平生父母九原恨,得幸一朝收拾取。

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

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

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

谁将一樽内库酒,招此芳魂亦何有。

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巍巍之功惟陛下,万岁百男固宗社。

赫赫雷电暂出车,陶陶韶濩咏归马。

墨庄侍读如尚在,应有好辞献寿斝。

儒生读书不贵书,枕头阁脚醉梦余。

反不若浮屠,宝贝为函金作字,海龙扶出凌空虎。

君今收拾一万卷,置在高楼截云汉。

想当日月出没间,玉轴牙签互璀璨。

我欲牵车驾黄犊,往发缣缃焕心目。

论孟久荒缘老病,请君为我删严令。

檐牙缥缈小倡楼。

凉月挂银钩。

聒席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

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

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

离离水上蒲。

结水散为珠。

间厕秋菡萏。

出入春鳬雏。

初萌实雕俎。

暮蕋杂椒涂。

所悲塘上曲。

遂铄黄金躯。

城边一水抱城流,城外群山拥郡楼。

苑门辟千扇。

苑户开万扉。

楼殿闻珠履。

竹树隔罗衣。

龙章凤姿,挥斥八极。

天心月胁,照映万物。

孟子之气,庄周之文。

瞻之在前,尚有典型。

红日升兮,慧目明而不晦。

白云吐兮,慈容露而不遮。

林木交加兮胸题卐字,峰峦重叠兮足蹑千花。

好个天然古释迦。

若谓今朝始诞梵王家,苦哉佛陀耶,苦哉佛陀耶。

师子哮吼,象五回旋。

左顾右盼,七穴八穿。

平地和声便拶,等闲{左孛右攵}跳上天。

筑著梵王香案,然后退身归本位,叉手而立。

自去法徽伏修台旨,未敢自专。

楚山无人,群戏树颠。

或据大石,如君长然。

楼前流水悠悠。

驻行舟。

满目寒云衰草、使人愁。

多少恨,多少泪,谩迟留。

何似蓦然拚舍、去来休。

两客呼船一急行,树林半落半犹青。

诸峰最是中峰好我,欲峰头筑小亭。

谁家牯,谁家犊。

溪东溪西,水甘草足。

宜乎后夜当春耕,怀袖应难秘斯轴。

夕阳无赖小桥西,春事阑珊意亦迷。

锦里门前溪好浣,黄陵庙里鸟还啼。

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带牛酥嘱膳。

万宝千钿真可惜,归来直欲满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