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冬夜集张尹后阁

乘龟兼戴豸,白面映朱衣。

安石还须起,泉明不得归。

应门常吏在,登席旧寮稀。

远客长先醉,那知亚相威。

诗人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270篇诗文

诗文推荐

海棠开后,红雨洒江濆。

春风路,窥杏非,剪葵榛。

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恨,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帘纤雨。

玉性金真,人人皆可化。

玉液金丹,频频迎迓。

玉兔金乌,光光相次亚。

照玉阑干,种玉芽。

玉蕊金茎,长长生不谢。

玉女金童,常常看舍。

玉锁金匙,六门开阐下。

赏玉堂春,对玉花。

保墓贤人别有思,痛心考古播邪辞。

三皇五帝推翻后,稻桶[道统]灰飞大圣悲。

鹤云旦起,鸟星昏集。

律候新风,阳开初蛰。

至德可飨,行潦斯挹。

锡以无疆,蒸人乃粒。

乾坤秀气孕三奇,勋人间有口碑。

台近常阴遗法在,楼辉秋萼起人思。

后先玉季金昆政,多少丹山碧水诗。

世事荡来尚胶轕,赖君一手纷丝。

一书仅达缺嗣音,蔀屋有梦定山林。

贤者即今在所,陈人不忧第墙阴。

或着容连鸳鹭后,闻道结知君相深。

时遣吴姝近酒盏,更防蜀鸟摇归心。

凝空寂湛。

眩集神风明自鉴。

洞达遥天。

一性寥寥点桂圆。

地入净悄。

湛静冷波风浩渺。

宝炷轻烟。

烟彻丹霄降瑞仙。

北上郊原一据鞭,华林清集缀儒冠。

方塘春先渌,密竹娟娟午更寒。

流渚酒浮金凿落,照庭花并玉阑干。

君恩倍觉丘山重,长日从容笑语欢。

无边春色。

人情苦向南山觅。

村村箫鼓家家笛。

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

商行贾坐农耕织。

须知此意无今昔。

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九重盛旦薰风候。

佳气氛氲横永昼。

眉心烟彩拥群仙,华宴重开同圣后。

箫韶宫殿锵金奏。

香绕祥云腾宝兽。

三千嫔御奉严宸,亿万斯年祈圣寿。

飞雨隔愁横笛后,残镫照梦落花前。

留得菖蒲酒一杯。

与公今日寿筵开。

灵山排闼送青来。

须信南州高士后,持荷持节照苏台。

瑞云深处是三台。

谁道飘零不可怜,金炉断尽小篆香,人生何处似尊前?

见了又休还似梦,坐来虽近远如天,断来能有几回肠?

三春彭兮,和气弸兮。

季于孟仲,和之英兮。

至英收凝,天相丕乎。

公生裕裕,集春之成。

青牛妪,曾避路。

文学之目,名重一时。

为君子儒,作魏侯师。

不要后礼,始可言诗。

假盖小嫌,圣亦不疵。

心洞明,眼豁开。

未后句,绝安排。

未曾展卷,明月自来。

睡里搜寻,眠中做作。

目*认正恒欢乐。

想成三宝自神灵,结成九转真丹药。

攒聚祥云,往来碧落。

后随前引唯鸾鹤。

白光万道绕园生,红光

相看情未足。

离觞已催促。

停歌欲语眉先蹙。

何期归太速。

如今去也,无计追逐。

怎忍听、阳关曲。

扁舟后夜滩头宿。

愁随烟树簇。

愁随烟树簇。

明明英后,仁孝敛恭。

丕喃丕承,增光祖宗。

继志述事,遵制扬功。

万邦作孚,盛德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