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正月晦日

莫倦寻春去,都无百日游。mò juàn xún chūn qù,dōu wú băi rì yóu。

更堪正月过,已是一分休。gèng kān zhēng yuè guò,yĭ shì yī fēn xiū。

泉暖声才出,云寒势未收。quán nuăn shēng cái chū,yún hán shì wèi shōu。

晚来重作雪,翻为杏花愁。wăn lái [zhòng,chóng] zuò xuĕ,fān wèi xìng huā chóu。

诗人简介

李建勋[公元八七二年左右至九五二年]字致尧,广陵人。(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年约八十一岁。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公元九四一年)放还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91篇诗文

诗文推荐

集云峰头独立,仰祝圣寿无极。

百千甲子春秋,臣僧今日七十,乙酉正月初一。

瓶里梅花香正浓。

阶前更著锦熏笼。

且留幡胜明朝戴,共庆桑蓬此日逢。

眉镇绿,脸长红。

后堂无日不春风。

明年定又强今岁,会有明珠入掌中。

暖风吹雪。

洗尽碧阶今夜月。

试觅云英。

更就蓝桥借月明。

从教不借。

自有使君家不夜。

谁道由天。

光景随人特地妍。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

觅一毫旧相,了不可得,千年桃核里,元是旧时仁。

觅一毫新相,了不可得,新旧之相既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道泰时清万国宁,咸淳二年正月一。

大藏小藏,尽从者里流出。

放去千灯万焰,收来一月当天。

只如不收不放一句作麽生判断,上元定是正月半。

正月寒威渐渐回。

灵花九叶向东开。

玉液流时专益气,宝芝采处物生*。

养就重阳现两脸,蟠桃嫩脸笑琼钗。

七魄三尸随腊去,五方九转逐春

家法从来师静治,赵张高掩前踪。

清才八斗继宗风。

年年正月尾,桃李满城中。

已把长江成九酝,请将太白浮公。

更移春槛向房栊。

有花虽解语,莫负锦薰笼。

见说新来,把闲事、都齐阁束。

日用处、浑无凝滞,天机纯熟。

帘卷春风琴静好,庭移晓日兰芬馥。

笑可曾,些子上眉头,萦心曲。

吞宇宙,船明玉。

批风月,诗成轴。

问人间底处,升沈荣辱。

与我言兮虽我愿,不吾以也吾常足。

但年年、先后放灯时,篘新醁。

||

迦叶擎拳,阿鸡合掌。

黄面瞿昙,全无伎俩。

新乳峰一时见了,却烧沉香供养。

从教人道是罚是赏。

方交正月一,又过了五日。

世事冗如麻,光阴劈箭急。

曾记宴蓬壶。

寻思认得无。

醉归来、事已模糊。

忽对画图如梦寐,又因甚、下清都。

拍手笑相呼。

应书缩地符。

恐人间、天上同途。

隔水一声何处笛,正月满、洞庭湖。

闹处莫出头,冷地著眼看。

明暗不相干,彼此分一半。

一种作贵人,教谁卖柴炭。

向你道,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没崖岸。

相唤相呼归去来,记取明年正月半。

今朝正月已半,是处灯火缭乱。

满城罗骑骈阗,交互往来游玩。

文殊走入闹篮中,普贤端坐高楼看。

斗柄转春城,向暖小桃开彻。

不似今年正月,过深冬时节。

故将新巧发阴机,春事未容说。

且就驱云风帚,埽西山晴雪。

今朝正月初一,一举上上大吉。

吉无不利,春风和气。

散入花梢百草头,尘尘刹刹转风流。

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门。

玉佩琼琚下冷云。

银界见东君。

桃花髻暖双飞燕,金字巧宜春。

寂寞溪桥柳弄晴。

老也探花人。

世尊不说说,正月孟春犹寒。

迦叶不闻闻,二月仲春渐暄。

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

剩落瑶花衫月明。

嫌怕有纤尘。

凤口衔灯金炫转,人醉觉寒轻。

但得清光解照人。

不负五更春。

倬彼见象,於昭于天。

维南有极,离丙之躔。

既明且大,应圣乘乾。

诞受景福,亿万斯年。

镜中失画双青鬓。

懒更占花信。

小梅半谢雨垂垂。

未许轻红破蕾、缀桃枝。

社前归燕穿帘语。

似说人憔悴。

自缘老去少欢悰。

不是春寒料峭、怯东风。

自古及今,灯灯相续。

匝地普天,灯灯无间。

助发实相义,今朝正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