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咏百八塔

《阿育王经》言:诸佛灭渡后,昼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数欤。《[ā,ē,a,á,à] [yù,yō] wáng jīng》yán:zhū fó miè dù hòu,zhòu yè yì guĭ shén zào tă wŭ qiān sì shí bā suŏ,yì zhĕ shì jí qí shŭ yú。

然海内郡县所见寥寥,独兹百八聚于一区,厥义未必无谓。rán hăi nèi jùn xiàn suŏ jiàn liáo liáo,dú zī băi bā jù yú yī qū,jué yì wèi bì wú wèi。

余生斯长斯,靡所究竟,率成俚句,请质高明。yú shēng sī cháng sī,[mĭ,mí] suŏ [jiū,jiù] jìng,[lǜ,shuài,shuò] chéng lĭ jù,qĭng zhì gāo míng。

百八浮图信异哉,无今无古壮山隈。băi bā fú tú xìn yì zāi,wú jīn wú gŭ zhuàng shān wēi。

降魔蜜顿金刚杵,说法偶成舍利堆。[jiàng,xiáng] mó mì dùn jīn gāng chŭ,shuō fă ŏu chéng shĕ lì duī。

只虑激湍穿峡破,故将砥柱挽波颓。zhĭ lǜ jī tuān chuān xiá pò,gù jiāng dĭ zhù wăn bō tuí。

谁能识得真如意,唱佛周遭日几回。shuí néng shí dé zhēn rú yì,chàng fó zhōu zāo rì jĭ huí。

译文

⑴这首诗选自《康熙朔方广武志》。百八塔,即一百零八塔,因塔数而名。位于今宁夏青铜峡市峡口山东麓,黄河自塔下向北流去。该塔是始建于元代的一座喇嘛教式塔(一说建于西夏时期),背山面河,依山凿石分阶而建。自上而下,按1、3、5、7、9……19,奇数12行排列,形成总体呈等腰三角形的巨大塔群。第一座塔高3.5米,其余均为2.5米。塔心正中立一木柱,内填土坯,外砌青砖,涂白色。塔顶为宝珠式,塔身如覆钵状、鼓腹尖锥状、葫芦状、宝瓶状,塔座均为束腰八角须弥座。

⑵阿育王:(?—前232),印度王,在位期间,因取半岛南端杀戮过多,遇一沙门说法,遂生悔意,归信佛教,在印度境内广建寺塔。对佛教发展很有影响。

⑶灭渡:佛教语,亦作“灭度”。谓僧人死亡。梵语涅槃、泥洹的意译。

⑷厥:其。

⑸靡:不。

⑹俚句:方言俗语。此用为对自己诗作的谦称。

⑺百八浮图:即一百零八塔。浮图:亦作“浮屠”,佛塔。

⑻山隈:大山弯曲的地方。

⑼蜜顿:蜜,似应为“密”,佛教 “密教”。主要宣扬身、口、意“三密相应”和“即身成佛”。顿,顿悟和顿渐,是佛教禅宗的两种修行方法。金刚杵:密宗用为护法摧魔的法器,亦称“降魔杵”,即佛寺中金刚塑像手执之杵。

⑽舍利:意译“身骨”。指死者火葬后的残余骨烬。通常指释迦的遗骨为佛骨或佛舍利。

⑾真如:佛教名词。佛教认为,用语言、思维等表达事物的真相,总不免有所增减,不能恰到好处。要表示其真实,只能用“照那样子“的”“如”来作形容。中国佛教学者,大都将它作为宇宙万有的本体之称,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⑿唱佛:信佛之人口念“阿弥陀佛”。 周遭:周围。

注释

⑴这首诗选自《康熙朔方广武志》。百八塔,即一百零八塔,因塔数而名。位于今宁夏青铜峡市峡口山东麓,黄河自塔下向北流去。该塔是始建于元代的一座喇嘛教式塔(一说建于西夏时期),背山面河,依山凿石分阶而建。自上而下,按1、3、5、7、9……19,奇数12行排列,形成总体呈等腰三角形的巨大塔群。第一座塔高3.5米,其余均为2.5米。塔心正中立一木柱,内填土坯,外砌青砖,涂白色。塔顶为宝珠式,塔身如覆钵状、鼓腹尖锥状、葫芦状、宝瓶状,塔座均为束腰八角须弥座。

⑵阿育王:(?—前232),印度王,在位期间,因取半岛南端杀戮过多,遇一沙门说法,遂生悔意,归信佛教,在印度境内广建寺塔。对佛教发展很有影响。

⑶灭渡:佛教语,亦作“灭度”。谓僧人死亡。梵语涅槃、泥洹的意译。

⑷厥:其。

⑸靡:不。

⑹俚句:方言俗语。此用为对自己诗作的谦称。

⑺百八浮图:即一百零八塔。浮图:亦作“浮屠”,佛塔。

⑻山隈:大山弯曲的地方。

⑼蜜顿:蜜,似应为“密”,佛教 “密教”。主要宣扬身、口、意“三密相应”和“即身成佛”。顿,顿悟和顿渐,是佛教禅宗的两种修行方法。金刚杵:密宗用为护法摧魔的法器,亦称“降魔杵”,即佛寺中金刚塑像手执之杵。

⑽舍利:意译“身骨”。指死者火葬后的残余骨烬。通常指释迦的遗骨为佛骨或佛舍利。

⑾真如:佛教名词。佛教认为,用语言、思维等表达事物的真相,总不免有所增减,不能恰到好处。要表示其真实,只能用“照那样子“的”“如”来作形容。中国佛教学者,大都将它作为宇宙万有的本体之称,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⑿唱佛:信佛之人口念“阿弥陀佛”。 周遭:周围。

诗人简介

字嘉言,号澹庵,别号青铜。 祖籍明代北直隶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因先辈参军到陕西,安家于咸宁(今陕西宜川境内)。曾祖父时又迁居宁夏西路中卫广武营(今青铜峡广武),入籍宁夏。15岁入学,20岁中举,次年登进士。► 2篇诗文

诗文推荐

灵烟漠。

红光紫雾成楼阁。

成楼阁。

鸾飞凤舞,往来琼廓。

神仙队仗迎丹药。

虚无造化龙生恶。

龙生恶。

蓬莱三岛,横铺碧落。

摇风碎朝翮。

拂汗落毛衣。

定似回溪路。

将军垂翅归。

铜雀羽仪丽,金龙光彩奇。

潜倾邺宫酒,忽作商庭漦.若怒鳞甲赤,如酣头角垂。

君臣坐相灭,安用骄奢为。

无花敢与姚黄比。

对对鸳鸯起。

谶他金带万钉垂。

谁向麒麟楦里、卸猴绯。

潜溪以上难为说。

自是君恩别。

后来西子避无盐。

又道君王捉鼻、又何嫌。

||

贯钱石八豆,充肠备粱糗。

饱嬉游手儿,初不事耕耨。

好衣好食街市女,汗珠滴滴田妇苦。

夫耘妇饷日卓午,朝夕南山捕蟲鼠。

丹岩今良士,南塘古当时。

馆餐未有适,义图以助之。

渠渠推毂心,终莫副所思。

遇合各有缘,天只非人为。

裴回明月枝。

乃在海一涯。

一字以拔人,我惭蔡子尼。

遂使文字交,远迈为人师。

骚坛不可即,比兴安所施。

唱酬怀旧章,绚若辞藻摛。

细玩二君咏,形神坐欲驰。

踪迹有聚散,情意无盈亏。

非晚即簪盍,宁久成诀离。

停云思亲友,且和渊明诗。

奸黠人人常不逊。

外装内喜能谈论。

艳色衣裳香远喷。

频整顿。

重重结里粗如囤。

眼去眉来常骋俊。

前攀后拽夸身分。

我便去前亲去问。

休风韵。

遮藏臭腐并堆粪。

塔拥平山银瓮小。

老衲殷勤,说与游人道。

劫火残灰填翠沼。

断阶花隐双龙爪。

藤压荒篱蟠桧老。

井塌青苔,满地棘针草。

**悲风生木杪。

寂寞万峰头,佳节成虚度。

贫无一盏灯,好有多般事。

洞山姜索价太穹,无缝塔入门辩主。

厕筹子动地放光,利市官招财满库。

不作佛法商量,亦非世谛流布。

绿树成阴后,群芳稍歇时。

谁将新濯锦,挂向最长枝。

卷箔香先入,凭栏影任移。

赏频嫌酒渴,吟苦怕霜髭。

架迥笼云幄,庭虚展绣帷。

有情萦舞袖,无力罥游丝。

嫩蕊莺偷采,柔条柳伴垂。

荀池波自照,梁苑客尝窥。

玉李寻皆谢,金桃亦暗衰。

花中应独贵,庭下故开迟。

委艳妆苔砌,分华借槿篱。

低昂匀灼烁,浓淡叠参差。

幸植王宫里,仍逢宰府知。

芳心向谁许,醉态不能支。

芍药天教避,玫瑰众共嗤。

光明烘昼景,润腻裛轻rG.丽似期神女,珍如重卫姬。

君王偏属咏,七子尽搜奇。

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蛮素。

独立踌躇肠欲断,一段若耶溪女。

水底新妆,空中香袖,斜日疏风浦。

向人欲语,垂杨清荫多处。

便好花里唤船,碧筒白酒,微吸荷心苦。

佳月一钩天四碧,隐约明波横注。

雪藕逢丝,擘莲见薏,枕簟凉如雨。

一双宿鹭,伴人永夜翘伫。

小盆池,新压藕,翠盖已擎雨。

巧弄红妆,明艳便能许。

自怜华发萧萧,风流无分,醉时眼、何妨偷觑。

黯然伫。

回首今是何时,逢花笑还语。

梦里西湖,双落泪如缕。

斜阳十里烟芜,六桥风浪,有谁掉、采莲舟去。

袆褕盛服,有恪其容。

是陟是降,相以尚容。

金殿玉阶,聿来于中。

展诗应律,载咏肃雍。

波中植甚固,磔磔如虾须。

涛头倏尔过,数顷跳鯆cr.不是细罗密,自为朝夕驱。

空怜指鱼命,遣出海边租。

帝揆三微历,郊严七里坛。

对修清庙飨,来接上神欢,阊阖开金狄,鉤陈扈玉銮。

轩游葩盖密,汉兆紫营宽。

电策千驺躍,云柯万戟攒。

清尘风命伯,占表日名官。

瑞羽丛斋邸,仙琼饮露盘。

启毛牲辨栗,啐爵醑浮兰。

合乐迎天籁,高烟破夕寒。

六飞回左御,双阙敞南端。

雍鹭翔宾绂,星鸡集赦竿。

即时恩作解,先此化胜残。

善颂康衢溢,鸿名宝牒刊。

贡图包禹计,王丛咏豳难。

户有更钱复,朝无赏印刓。

史臣叨从祀,宣美愧濡翰。

朱鸟开辰,苍龙启映。

大帝昭飨,群生展敬。

礼备怀柔,功宣舞咏。

旬液应序,年祥协庆。

帝俞赓载下方壶。

雨随车。

旷时无。

尽道南丰,仙骨秀而都。

光照丹丘人快睹,金腰褭,玉蟾蜍。

自怜老景病仍臒。

芘微躯。

驻安舆。

暗润赤城,风露喜踟蹰。

行矣相门还入相,看惠爱,咏猗欤。

度桥犹徙倚。

坐石未倾壸。

浅草开长埒。

行营绕细厨。

沙洲两鹤逈。

石路一松孤。

自可寻丹灶。

何劳忆酒垆。

风晴日暖摇双竹,竹间对语双瞿?鹆。

瞿?鹆之肉不可食,人生不才果为福。

子舟之笔利如锥,千变万化皆天机。

未知笔下瞿?鹆语,何似梦中蝴蝶飞。

具足人难得,聪明别是非。

具足人难得,志诚符感应,清静扣玄机。

道大雄名久,真邪有顺违。

精专闲彼我,万法一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