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相知可喜。
才厮见、说山说水。
颠倒烂熟只这是。
怎奈向,一回说,一回美。
有个尖新底。
说底话、非名即利。
说得口干罪过你。
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
【注释】 ①疑作于庆元六年(1200)。时稼轩罢居瓢泉。苦俗客:苦于俗客的骚扰。 此亦讽刺小品。或谓上片言高士,下片言俗客,当非。题为“苦俗客”,说明专指俗客。上片当是讽嘲故作清高、附庸风雅之俗客。下片则谓俗中之最,尤不足与语,惟离坐洗耳。词为“俗客”画像,又紧扣一个“苦”字,以抒高洁胸怀。通篇冷讽热嘲,语辞浅俗俏皮,流畅犀利。 ②相知:犹言相好的。 ③厮见:相见。 ④只这是:只是这一些。指说来说去老一套。 ⑤怎奈向:如何,怎么办,此宋人习用口语。向,语尾助词,起加强语气作用。 ⑥尖新底:别致的,特殊的。底:犹今之“的”。 ⑦罪过:难为,多谢。今江苏北部仍用此语。但词人于此作反语,有讽嘲意。 ⑧不罪:不要责怪我。 ⑨洗耳:今言“洗耳恭听”,表示对说话人的恭敬。此处相反,表示厌闻其语。据《高士传》载,古代著名隐士许由洗耳于颍水之滨。其友巢父问其故,许由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天上宝玉琴,星徽点瑟瑟。
仙人手摩拂,变化通灵术。
忽随琴声起,委蜕如蝉质。
飞翔下绿云,风翅含寒碧。
人间清昼长,游览喜自得。
见我瓶中花,群游过帘额。
高戏乱疏幌,低舞侵堕帻。
却疑午梦酣,身是濠梁客。
栩栩出虚庭,兴阑有归色。
应闻调絃声,惊去无欻迹
稠塘旧是花千树。
曾泛入、溪深误。
前度刘郎重唤渡。
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
一年一度相思苦。
恨不抛人过江去。
及至来时春未暮。
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
一明玄理,二曜交宫。
三才四象究穷。
通五彩霞光,来往清雨ㄨㄨ。
六欲七情涤尽,八衢流、运转回风。
九窍内,十分颠倒,显现真功。
十极晴空虚白,九重门开阐,金玉重重。
八色琉璃洞里,卧虎眠龙。
七宝花开六出,五方中、四位归宗。
三光照,二仪相从,一个神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