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三十韵

南征为客久,西候别君初。

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荆门留美化,姜被就离居。

闻道和亲入,垂名报国馀。

连枝不日并,八座几时除。

往者胡星孛,恭惟汉网疏。

风尘相澒洞,天地一丘墟。

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钩陈摧徼道,枪櫐失储胥。

文物陪巡守,亲贤病拮据。

公时呵猰貐,首唱却鲸鱼。

势惬宗萧相,材非一范睢。

尸填太行道,血走浚仪渠。

滏口师仍会,函关愤已摅。

紫微临大角,皇极正乘舆。

赏从频峨冕,殊私再直庐。

岂惟高卫霍,曾是接应徐。

降集翻翔凤,追攀绝众狙。

侍臣双宋玉,战策两穰苴。

鉴澈劳悬镜,荒芜已荷锄。

向来披述作,重此忆吹嘘。

白发甘凋丧,青云亦卷舒。

经纶功不朽,跋涉体何如。

应讶耽湖橘,常餐占野蔬。

十年婴药饵,万里狎樵渔。

扬子淹投阁,邹生惜曳裾。

但惊飞熠耀,不记改蟾蜍。

烟雨封巫峡,江淮略孟诸。

汤池虽险固,辽海尚填淤。

努力输肝胆,休烦独起予。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歟寄此生。

夜梵通云窦,秋香满石丛。

寂寂珠帘蛛网满。

无端风雨送清秋。

天气冷飕飕。

行人先自离索,直是不禁愁。

思往事,忆前游。

泪难收。

重阳近也,黄花依旧,谁伴清瓯。

穹旻锡祐,盛德日章明。

见地平天成。

垂衣恭己干戈偃,亿载祐黎甿。

羽旄饰驾当春候,款谒届殊庭。

精衷昭感膺多福,夷夏保咸宁。

圣君御宇,祗翼奉三灵。

已偃革休兵。

区中海外鸿禧浃,恭馆励虔诚。

九斿七萃著声明。

徯后徇舆情。

丕图宝绪承繁祉,率土仰隆平。

普韵连天风月和,大千沙界一音闻,妙契非声能几个。

乳源言中藏剑戟,这僧奸裹放痴憨。

西来的的意,斫额望扶桑。

巧尽拙出,水到渠成。

举足下足,十字纵横。

三千里外,已被南山换却眼晴。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沃野桑麻涵细雨,严城鼓角送斜阳。

谁能采芹,不适有获。

果蓏树之,则食其实。

岂弟君子,孔敬且力。

寄语高人来问法,莫辞门外立齐腰。

论行藏。

盍在凌烟阁上。

”因次其韵妙墨龙蛇飞动,新词雪月交光。

论文齿颊带冰霜。

凤阁从来宫样。

寿菊丛开三径,清姿高压群芳。

折花聊尔问行藏。

曾见横飞直上。

青山岭可人家,芳草满樵路。

猿鹤未归来,残月照烟树。

乡于宗桃,维圣于之孝。

参胜素虬,还归自庙。

端闱百常,声环七校。

万邦倾瞻,天若覆奉。

金花落烬灯,银砾鸣窗雪。

夜深微漏断,行人绝。

风扉不定,竹圃琅玕折。

玉人新间阔。

著甚情悰,更当恁地时节。

无言欹枕,帐底流清血。

愁如春后絮,来相接。

知他那里,争信人心切。

除共天公说。

不成也还,似伊无个分别。

苦涩菖蒲茶,胶粘青蒻粽。

嗅著鼻头辛,咬得牙关肿。

佛病祖病蠲除,妖星怪星惊悚。

善才采药,颺在壁根。

天师书符,搞藏衣笼。

和盘掇出宴佳宾,山鸟山花欣然。

锦绣铺陈,笙簧品弄。

啰啰招,啰啰送,莫怪空疏,伏惟珍重。

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

(《寄李补阙》,出《诗式》)。

更作丹花满烟叶,欲令佳客剩迟留。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