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注释

①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②难为:这里指“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③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④取次:草草,仓促,随意。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例:宋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⑤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

⑥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⑦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

⑧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

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莺莺的原型,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又有人说此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二十七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背景

本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贬官江陵府士曹参军时。一说作者因怀念年少时的恋人崔莺莺而作此诗。另一说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妻子韦丛而作。

诗人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671篇诗文

诗文推荐

进旅退旅,载执干戚。

不愆于会,容服有赫。

式妥式侑,神保存是格。

发鉴孔昭,孝思维则。

都邑浩穰,民物富盛。

主以灵祗,昭乃丕应。

玉帛牲牲,鼓钟筦声。

祗直攸歆,归于至静。

具高与舟,同朝天子。

一发五豝,二君皆至。

晨社未升,天宇肃穆。

祗或元祀,将以带玉。

神以格思,三献茅缩。

明灵怿豫,下土是福。

民生地中,动作食息。

兴我周旋,莫匪尔极。

捕鲽东海,搴茅南山。

彼劳如何,矧升降间。

正偏融融而路断於鸟道之表,君臣堂堂而容俨於玉殿之中。

到底难说,妙处绝同。

别得傍道,见万年松。

有炜弥文,克隆宏杓。

贻此燕谋,具膺多祐。

嶰律吹莩,偿尊奠酒。

佐乃沈潜,永祈同末。

乌兔东西不住天,平生奔走亦茫然。

向来鞅掌真堪笑,烂熳如今独自眠

日吉辰良,礼备乐作。

精诚内孚,俎豆交错。

升歌清越,侑此三爵。

黎民不寒,幽吉同乐。

我享我将,声兹精意。

陟降左右,维天兴契。

齐明乃心,祗肃在位。

于万斯年,百福来备。

龙见而雩,神之来格。

牲象精良,威灵赫奕。

周穆王季,晋美帝文。

明明盛德,穆穆齐芬。

藏用四履,屈道参分。

铿锵钟石,载纪鸿勋。

昭穆亲祖,自室徂堂。

礼备乐成,肃然裸将。

瑟瓒黄流,条此芬芳。

气达渊泉,神孚来享。

肃肃灵坛,昭昭上天。

洁粢岂盛,以享以虔。

百神咸萃,六乐斯县。

介兹景福,斯于有年。

秤鎚捻得汁出,石人喝得汗流。

临机应变,随分知羞,乘时推上五峰头。

天天惟健,天步惟安。

圣子中立,臣工四环。

民无能名,三不过颜。

宋德宜颂,汉德可删。

既临下土,复归于天。

神之报贶,受福无边。

淳风布政常无欲。

至道防人能变俗。

求仁义急于水火。

用礼让多于菽粟。

屈轶无佞人可指。

獬豸无繁刑可触。

王道荡荡用无为。

天下四人谁不足。

龙门和尚,阐提潦倒。

不信佛法,灭除禅道。

拶破毗卢向上关,猫儿洗面自道好。

赫赫神游,周流八极。

德声上闻,于焉来格。

不腆酒朵,用伸悃愊。

神其歆之,民用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