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赏析

和刘禹锡一样,苏轼也历经贬谪,在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心境中度过人生的大半光阴。不过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本年冬苏轼侍父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便写下了上面这首五言古诗。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相比楚地民俗来,更触动苏轼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因此他不是在纪实性的叙写中展开作品,而是付之以精神史的追溯。投饭和竞渡不是呈现为娱乐化的热闹的民俗场景,而是祭祀与追怀的真正仪式,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强烈的情绪活动。作者一再用反衬的笔法来强化议论的力度,如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如事之无凭与人情之殷切,富贵之短暂与声名之无穷,世人之澌灭与屈原之不朽,最终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一联贯之,屈原持志之高洁与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都不待言而自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就像是一个预言,宣示了作者未来的志节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后来苏轼毕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生活理想,身处逆境而不妥协苟合,同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始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重峦千仞塔。

危磴九层台。

石关恒逆上。

山梁乍斗回。

阶下云峰出。

窗前风洞开。

隔岭钟声度。

中天梵响来。

平时欣侍从。

于此蹔徘徊。

塔拥平山银瓮小。

老衲殷勤,说与游人道。

劫火残灰填翠沼。

断阶花隐双龙爪。

藤压荒篱蟠桧老。

井塌青苔,满地棘针草。

**悲风生木杪。

寺老柳遮塔,雨多春碍船。

呜呼刚兄,相识半生。

慧林勤旧,崇先寓名。

五旬戒腊,八十寿龄。

平居慷慨,末后分明。

超山之麓,示人无生。

松鹤移巢,月冷风清。

梅兮何等花,意似幽人作。

芳不待三熏,胜自专一壑。

屈原语醉醒,孺子歌清浊。

醉如糟可餔,清亦足可濯,

五明教已设。

三元法复开。

鱼山将鹤岭。

清梵两边来。

香烟聚为塔。

花雨积成台。

空心论佛性。

贞气辨仙才。

露盘高掌滴。

风乌平翅回。

无劳问待诏。

自识昆明灰。

金甃蟠龙尾,莲开舞凤头。

凉生宫殿不因秋。

门外莫寻尘世,卷地江流。

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洲。

月华清泛浪花浮。

今夜蓬莱归梦,十二琼楼。

无缝塔,见还难,澄潭不许苍龙蟠。

层落落,影团团,千古万古与人看。

寂寞万峰头,佳节成虚度。

贫无一盏灯,好有多般事。

洞山姜索价太穹,无缝塔入门辩主。

厕筹子动地放光,利市官招财满库。

不作佛法商量,亦非世谛流布。

黄梅果熟,白藕花开。

问唯佛性。

种异凡胎。

衣传南岭人将去,松老西山我再来。

两借皮囊成底事,一壶风月湛无埃。

道树将摧皇佑间,力扶危处几多难,因思今日安然者,忍数空庭竹几竿。

鼯鼠声中,颠来倒去。

马颔驴腮,不须解注。

往岁封川秋水肥,板舆行色照莱衣。

江鱼来处使君去,吊鹤飞时孤子归,脂泽一奁留旧蔼,铭诗千古载馀辉。

阿参与我同题塔,慰问苫茨涕欲挥。

祖道已传,黄梅妙龄。

幻泡忽灭,白净无形。

真相堂堂照膏火,教音默默鸣风铃。

老松挂月寒方夜,冻鹤巢云梦未醒。

一点墨漆,元无缝罅。

罗汉云居,天上天下。

出入奋迅,三界无家。

以除恼禅,打鼓弄琵琶。

沈却法船,留下戽斗。

欲得不沈,戽乾劄漏。

长安王霸都,中更九朝业。

城夷池亦堙,复孰窥浩劫。

旧物奚所存,独有慈恩塔。

高标穹昊摩,壮阯坤倪压。

缅怀唐盛时,士子重科甲。

石间所题名,先后纷杂遝。

岁月曾几何,声光俱濌々。

吾将登绝顶,俯仰凌六合。

天风从东来,凉意客怀惬。

我铭师塔,而不识面。

一瞻顶相,烂烂岩电。

横说贤说,不待饶舌。

涂毒一声,百兽脑裂。

化藏经语,结般若因,度有缘众。

一卷一千,共亦不共,才出头来,便得受用。

此经无价,拟议不中。

除非自肯,破尘了梦。

见佛不空,塔成无缝。

半偈舍身,古今尊重。

劫火不烧,魔不能动。

佛祖皆宗,天龙普供。

万莫放过,千亿珍重。

老人痴钝已逃寒,子复辞行理亦难。

要到卢龙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

(余昔年辞免使北。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三苏。

(予与子由入京时,北使已问所在。

后余馆伴,北使屡诵三苏文。

)那知老病浑无用,欲问君王乞镜湖。

始忆庚寅降屈原,旋看蜡凤戏僧虔。

随翁万里心如铁,此子何劳为买田。

(时犹子迟侍行。

右渔村夕照。

孤塔望中青,钟声隔洞庭。

苍山不可及,烟阔浪冥冥。

忆似寒山寺,枫桥半夜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