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译文

⑴望日:旧历月的每月十五日。《乐府雅词》此首题作:“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此处转录《全宋词》。

⑵秋事促西风:言西风一起,秋事就促迫了。“秋事”,包括秋收、制寒衣等等。杜甫《泰州杂诗》二十首之四:“秋听殷地发。”

⑶殷:仄声,与“隐”通。状声音振动。本《诗经·召南·殷其雷》。

⑷瞰:俯视。

⑸叠鼓:谢眺《隋王鼓吹曲》十首之四《入朝曲》:“叠鼓送华辀。”《文选》李善注:“小击鼓谓之叠。”

⑹衰翁:作者自称。

⑺虎士:见《周礼》贾疏,后通称勇士,与虎臣、虎将用法相似。

⑻双雁落遥空:序言“连发三中的”,这里说一箭落双雁,事异而意同,盖极言其善射耳。

⑼回首:有北望中原意;“云中”如直作地名解,用冯唐事,似觉呆板。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咏善射与词意为合。

注释

⑴望日:旧历月的每月十五日。《乐府雅词》此首题作:“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此处转录《全宋词》。

⑵秋事促西风:言西风一起,秋事就促迫了。“秋事”,包括秋收、制寒衣等等。杜甫《泰州杂诗》二十首之四:“秋听殷地发。”

⑶殷:仄声,与“隐”通。状声音振动。本《诗经·召南·殷其雷》。

⑷瞰:俯视。

⑸叠鼓:谢眺《隋王鼓吹曲》十首之四《入朝曲》:“叠鼓送华辀。”《文选》李善注:“小击鼓谓之叠。”

⑹衰翁:作者自称。

⑺虎士:见《周礼》贾疏,后通称勇士,与虎臣、虎将用法相似。

⑻双雁落遥空:序言“连发三中的”,这里说一箭落双雁,事异而意同,盖极言其善射耳。

⑼回首:有北望中原意;“云中”如直作地名解,用冯唐事,似觉呆板。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咏善射与词意为合。

赏析

上片,首四句写与客习射西园的时间,深秋霜降,望天清澄,西风暂起,寒意阵阵,夜半时分,直入梧桐。西风凄紧,冬之将至,词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前方将士,该是为他们准备过冬的粮饷,赶制棉衣御寒的时候了。他曾兼总四路漕计补给馈响,军用不乏,全力支持抗战,冬季来临,自然使他因关切前方而心绪不宁。“起瞰高城”三句,心事重重的词人起身离座,登上城楼,向中原望去,却见千里关河、寂寥冷落,他虽致力于抗战,无奈宋廷坚持苟和,抗金事业沉寂无着。面对冷落的关河,山河破碎、国土沦亡之悲涌上心头,沉痛难耐,只能借酒浇愁,故曰与客同醉。在宴饮之后,天之将晓,军中鼓声响起,习武场上,武士们手持雕弓,走马飞驰,好一派习武驰射的豪壮场面,令人振奋不已。

  下片写西园习射。面对众人驰驱习射,六十开外的词人深感自己年老力衰,当年的豪气现在已经消失,哪能像虎士岳德那样,挥手弦响,双箭落地。这里有对虎士的赞许,更有对自己衰老的感叹。敌虏未灭而己身已老,不能驰骋疆场,使他深感遗憾,最后以“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作结,直抒胸臆。词人虽因无力报国而惭愧,但他身老志不衰,心系“云中”,情结边防,在垂暮之年,还以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为己任,表现了一个老年抗金志士的壮伟胸怀。

  本篇笔力雄杰,沉郁苍健,具有豪放风格。

  《乐府雅词》此首题作:“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这里转录《全宋词》,以便鉴赏本篇时作参考。

  吟读本篇,深深地被作者的爱国热忱所感动。在深秋的寒夜,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带病登城巡视,回望中原那一大片被金人夺去的土地,不能收复,南宋小朝廷也岌岌可危,他的心情沉重而且惆怅,那又怎么办呢?一味地借酒浇愁吗?不,他还要“与客习射”,走马练武,于是就出现了“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的场面,“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词作者曾为抗击金兵立下汗马功劳,现在年事已高,还想与客走马比武,以振当年雄风,却又“偶病不能射”,感愧老病,不能报效祖国于疆场,只好回首长望北方的云中郡,那魏尚和李广奋勇抗击匈奴的土地。作者不是一般地悼惜流年,感叹病老,而是热切地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只因为报国有心、回天无力而抱愧和感喟。虽有力不从心的悲慨,却仍然豪气逼人,给人以激励和振奋。

  上半阕前四句写“霜降”、“碧天”、“秋事”、“西风”、“梧桐”,表明到了深秋,气候已经开始寒冷起来。“起瞰”三句,写作者年老偶病,在大风之后的寒夜,登上高城,遥望北方大片沦陷了的土地,无奈与客同饮,借酒浇愁,说的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中的活动。“叠鼓”二句写武士操练、演习骑射的热闹场景:天将破晓,鼓棰小击,声声细密而急促;闹鼓声中,武士飞马上场,拉弓搭箭,射向目标。这是多么令人振奋和跃跃欲试的场面啊!以上写的都是客观的景物和事象,却又处处表现着作者的内在心情和心理。如:写秋寒以表现作者的老病忧国;写“起瞰”、夜饮等活动,以表现作者的国愁;写骑射活动场面,以表现作者的爱国豪情和民族自强的精神。景中有情,象中有意,所以才能写得情景历历,意象生动,境界鲜明。

  下半阕抒发议论,但那议论都被情感化、形象化了的,而且设客争笑问难,生活气息极浓。所发感慨,同上半阕写出的时令、气候、活动场景紧密相连,所以毫不感觉突兀。“岁将晚”以下七句,说作者已到垂暮之年,有位客人同他说笑话,问他这个病弱的老人:你平生的豪迈气概跑到哪里去了?你往昔奔马骑射为谁争雄,还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今你哪能比得酒筵上的武士,举手拉弓,弦声响处,便见有双雁从远空堕落。结尾“老矣”二句,作者回答了自己因年老力衰而不能为国效力,抒发了“真堪愧”的悲凉、痛苦心情,然而他还在“回首望云中”,向往历史上抗击异族侵略者的爱国志士。

  关注《题石林词》评说叶词,说他“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这篇《水调歌头》系梦得晚年作品,用关注的话来评判,是符合实际的。毛晋《石林词跋》也说作者叶梦得晚年“不作柔语殢人,真词逸品也。”

诗人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112篇诗文

诗文推荐

花有重开月再圆。

星煌煌。

酒阑客过别船去,木叶萧萧下如雨。

船中醉卧忘西,睡觉犹闻梦中语。

此时月落天将曙,隔屋鸡啼欲起舞。

西风满天鸿雁声,瑟瑟菰蒲响秋渚。

漠。

洗涤蓬莱阁。

蓬莱阁。

浮动,撼摇琼廓。

炉炼丹阳药。

镇日精神恶。

精神恶。

钰得诀,无堕落。

故人携客作幽寻。

三人证龟作鳖,有口都不能说。

须弥顶上浪滔滔,大洋海里遭火爇。

别别,金色头陀曾漏泄。

一即三,三即一。

剩足不足,少则有余。

相续得去底,道将一句来。

七十三,八十四。

欲罢不能聊一吟。

无人马为二,对饮月成三。

掉发睦州,脱赚灵树。

赤体露金风,清波无透路。

阿师脚跛不能行,休对乾峰南岳去。

惟动有几,万变形之。

视听与方,难遏者私。

具高与舟,同朝天子。

一发五豝,二君皆至。

直下犹通信班会,寻言转更赊。

若言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刘公听劝。

学佛修仙凭识见。

割弃心尘。

不在焚烧舍┾身。

些儿修炼。

锻炼神丹须九转。

功行圆周。

相继海蟾的祖刘。

紫岩广兮,作镇坤位。

尽臣之道,厚德以载。

开国南阳,厥绪光大。

是似是续,福禄未艾。

黄面老汉,至死脱空。

分明病背,特故摩胸。

当日无人知此意,年年花鸟诉春风。

空外水光风动月,暗中花气雪藏梅。

七佛命之为师,法王称之为子。

五时开演,始终辅赞世尊。

三昧常行,谈笑发挥龙女。

曾现百千妙相,迦叶椎不能举。

自言我真文殊,其科是甚伴侣。

惟月卿曹重,占星使者贤。

费尽骚人词与诗。

咨尔父老,尚演厥义。

其讽其歌,于乡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