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译文

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

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

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

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注释

青帝:掌管春天的神,又称东君,东皇。

赏析

朱淑真是位知名度相当高的才女,她的《断肠集》不知感动过多少同样在深闺中惆怅无限的女子。不少人对央视版《红楼梦》中的这一幕记忆犹新:苦命的香菱,于深夜里对着滴泪红烛正在读这本《断肠集》。然而,此时却传来夏金桂的一声狮吼,她悚然一惊,忙丢下诗集去服侍那个悍妇。蜡烛红泪点点,滴在这“断肠”两个字上。

  《千家诗》编选者大概是一些老儒,他们选的诗,士大夫气浓,头巾气冲,重男轻女,对于才女们的诗几乎不选。但奇怪的是,他们不选李冶、薛涛、鱼玄机,也不选李清照,却偏偏选了两首朱淑真的诗。这让一贯喜?八卦的江湖夜雨不禁相信起原来一直不大相信的传闻——朱淑真是朱熹的侄女。前面一再说过,《千家诗》选编者最“粉”程朱,只要和程朱有关系的,优先录入。

  不过朱淑真的作为,可和程朱那一套截然相反,她曾“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也曾“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做出一系列放纵大胆、惊世骇俗的举动。

  《千家诗》的旧本原注说:“花正开而芳姿艳丽于连理枝头,如少年夫妇燕婉和谐也,花开而遇嫉妒之风雨相催,百花摇落如夫妇不幸,中道分离乖阻也,安得青帝常主四时,使连理花常开并蒂,而无风雨纷纷之摇落也。”?对于朱淑真来说,她对“连理枝”的态度,前后是大不一样的。

  这首诗想必是作于朱淑真的少女时代。何以见得?因为这首诗中还句句怜惜“连理枝”来着,此时的朱淑真,心中的“连理枝”应该不是她未来嫁的老公那样子。少女时的朱淑真,对将来的另一半要求挺高的,她有首《秋日偶成》诗这样写道:“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

  哪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据载,朱淑真后来嫁了个庸俗不堪的商人,明《尧山堂外纪》中称:“其夫村恶,蘧篨戚施,种种可厌。”对于这几句的注解,不妨借柏杨先?笔下的文字来诠释:

  “巧妇嫁了拙夫,真是人间最大的不公平,人人见了都要跺脚,盖深惜之也。像《断肠诗词》的作者朱淑贞女士,以一代才女,竟嫁了个不识之无的庄稼汉,死后她的丈夫把她的诗稿词草,一把火烧掉,其愚如猪,虽把他碎尸万段,不能消心头之恨,跟那种男人同床共枕,简直是奇耻大辱……”

  所以,后来朱淑真写的诗,就不惋惜“连理枝”了,她恨死“连理枝”了,后来她又写了这样一首诗:

愁怀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相爱的人在一起,婚姻是快乐天?;不爱的人在一起,婚姻是恐怖地狱。有情人相伴,是喜结连理;无情人厮守,是刑械桎梏。

诗人简介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1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日日闲看燕子飞。

旧巢新垒画帘低。

玉历今朝推戊已,住衔泥。

先自春光留不住,那堪更著子规啼。

一阵晚香吹不断,落花溪。

夕阳无赖小桥西,春事阑珊意亦迷。

锦里门前溪好浣,黄陵庙里鸟还啼。

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带牛酥嘱膳。

万宝千钿真可惜,归来直欲满筐携。

银鸳金凤画暗销。

晓帘栊、新翠渐交。

算多少、相思恨,被东风、吹上柳梢。

罗窗夜夜梨花瘦,奈月明、香梦易消。

便拟倩、题红叶,趁落花、流过谢桥。

飞雨隔愁横笛后,残镫照梦落花前。

东风无迹秀芳草,野鸟不言衔落花。

风飘万点落花飞。

残红枝上稀。

平芜叶上淡烟迷。

那堪春鸟啼。

风细细,日迟迟。

轻纱叠雪衣。

多情多病懒追随。

玉人应恨伊。

结庐胜境,似旧日曾游,玉连佳处。

万花织组。

爱回廊宛转,楚腰束素。

度密穿青,上有燕支万树。

探梅去。

正竹外一枝,春意如许。

奇绝盘谷序。

更碧皱沿堤,绮霏承宇。

柳桥花坞。

问何人解有,玉兰能赋。

老子婆娑,长与春风作主。

彩衣舞。

看人间、落花飞絮。

花如颊。

梅如叶。

小时笑弄阶前月。

最盈盈。

最惺惺。

闲愁未识、无计定深情。

十年空省春风面。

花落花开不相见。

要相逢。

得相逢。

须信灵犀,中自有心通。

落花凝恨夕阳中。

寻,帘外无端堕玉簪。

笼灯去,休待落花深。

素面偏宜酒晕,晓妆净洗啼痕。

只疑身是玉梅魂。

长为春风瘦损。

冉冉烟生兰渚,娟娟月挂愁村。

落花飞絮耿黄昏。

又是一番新恨。

邪法如冰霜,正道若太阳。

杲日丽天无不照,冰霜仁消洋。

佛说三乘十二部,会来只是一医方。

长年有病不寻药,五千余卷枉施张。

魔王眷属成群队,朝夕巴歌作道场。

唯有普庵真实要,同音异口赞吾皇。

稽首摩耶大肚皮,无忧树下手攀枝。

母子至今无觅处,落花啼鸟示全机。

银鸳金凤画暗销。

晓帘栊、新翠渐交。

算多少、相思恨,被东风,吹上柳梢。

罗窗夜夜梨花瘦,奈月明、香梦易消。

便拟倩、题红叶,趁落花、流过谢桥。

落花时节,杜鹃声里送君归。

未消文字湘累。

只怕蛟龙云雨,后会涉难期。

更何人念我,老大伤悲。

已而已而。

算此意、只君知。

记取岐亭买酒,云洞题诗。

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

千里月、两地相思。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

池塘梦晓,阑槛辞春。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金泥捍拨春声碎。

恨入相思泪。

醉欺秋水绿云斜。

浑似梦中重到、阿环家。

主人著意留春住。

不醉无归去。

只愁银烛晓生寒。

明日落花飞絮、满长安。

日正暄,春已暮,落花片片随流去。

拄杖枝头一点红,馨香遍界无人顾。

要相逢,恰相逢。

画舫朱帘脉脉中。

霎时烟霭重。

怨东风,笑东风。

落花飞絮两无踪。

分付与眉峰。

崇梵僧,崇梵僧,秋归覆釜春不还。

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

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

与君此时初别离。

金瓶落井无消息。

令人行叹复坐思。

坐思行叹成楚越。

春风玉颜畏销歇。

碧窗纷纷下落花。

青楼寂寂空明月。

两不见。

但相思。

空留锦字表心素。

至今缄愁不忍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