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钓台 / 夜发严滩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译文

大船只是因为谋利才去,小舟也是为了沽名而来。

先生的品德使往来的人惭愧,他们特地趁黑夜悄悄过钓台。

注释

⑴钓台:相传为汉代严子陵垂钓之地,在桐庐(今属浙江)县东南。西汉末年,严光(字子陵)与刘秀是朋友,刘秀称帝(汉光武帝)后请严江做官,光拒绝,隐居在浙江富春江。其垂钓之所后人为钓,亦名严滩。

⑵巨舰:大船。

⑶扁舟:小船。

⑷先生德:先生,指严光。北宋范仲淹守桐庐时,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并为之作记,其中云:“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⑸通宵过钓台:严光不为名利所动,隐居不出,后人每每自愧不如,故过钓台者,常于夜间往来。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赵基严台诗》记“汉严子陵钓台,在富春江之涯。有过台而咏者曰‘君为利名隐,我为利名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

赏析

前两句“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巨舰”指得是向往财富极力去获取财富的人。“扁舟”指通过结交认识权贵从而获取名利的人。这两句渲染追名逐利的凡夫俗子的多和繁忙。无论是为利,或者是为名,皆是一些向往钱财和权力的唯利是图的人,与隐者严子陵不为名利的高尚品德相违背,从而表现出隐者严子陵不图名利的高尚品格。

  后两句“往来有婉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先生德”指严子陵不图名利,在钓台隐居的高尚品德。句中使用了“用典”的手法,引用严子陵过钓台的典故,从而突出严子陵的淡泊不仕的情操。

背景

此诗另题作“夜发严滩”。公元1134年(宋高宗绍兴四年),李清照由临安去金华避乱,途经严子陵钓台,作此诗。

诗人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幽人山水心,独向新安去,应为一丝风,元非钓名具。

浪高滩七里,片石还如故。

浮生有几,叹欢娱常少,忧愁相属。

富贵功名皆由命,何必区区仆仆。

燕蝠尘中,鸡虫影里,见了还追逐。

山间林下,几人真个幽独。

谁似当日严君,故人龙衮,独抱羊裘宿。

试把渔竿都掉了,百种千般拘束。

两岸烟林,半溪山影,此处无荣辱。

荒台遗像,至今嗟咏不足。

九州雄杰溪山,遂安自古称佳处。

云迷半岭,风号浅濑,轻舟斜渡。

朱阁横飞,渔矶无恙,鸟啼林坞。

吊高人陈迹,空瞻遗像,知英烈、垂千古。

忆昔龙飞光武。

怅当年、故人何许。

羊裘自贵,龙章难换,不如归去。

七里溪边,鸬鸶源畔,一蓑烟雨。

叹如今宕子,翻将钓手遮日,向西秦路。

君不见钓璜溪上白发翁,一竿西去追冥鸿。

田车同载非罴熊,鹰扬烈飞如飘风。

又不风羊裘石濑垂纶叟,爽概凌天动星斗。

万乘故人亲访求,卧对銮舆忍回首。

圣贤遇合自有时,洁身乱伦非所知。

高风寥寥古已往,较然得失知者谁。

君有钓台临橘水,橘溪不与桐溪比。

收身欲摄渭老踪,笑抚长髯照清泚。

澄潭夜月秋光浮,撇波短艇沿汀洲。

长绳巨石不能系,飞帆片席归蓬丘。

巨钩沉饵牵九牛,一钓直掣金鳌头。

修鳞摆鬣浪山起,云鹏飞翻忽千里。

跨云凭翼上青冥,一点孤光厕箕尾。

久矣心空客路埃,兹行端为主恩来。

杜陵诗是吾诗句,卧病岂登江上台!

三年重到严滩路。

叹须鬓、衣冠尘土。

倚孤篷、闲自濯清风,见一片、飞鸿归去。

人间何用论今古。

漫赢得、个般情绪。

雨吹来云、乱处水东流,但只有、青山如故。

林居野处,而贯万事。

花落鸟啼,而成四时。

物有才德,水为官师。

空明湛群木之影,搏击下诸峰之巘。

游鱼静而知机,君子乐而忘归。

绝顶耸苍翠,清湍石磷磷。

先生晦其中,天子不得臣。

心灵栖颢气,缨冕犹缁尘。

不乐禁中卧,却归江上春。

潜驱东汉风,日使薄者醇。

焉用佐天子,特此报故人。

人知大贤心,不独私其身。

弛张有深致,耕钓陶天真。

奈何清风后,扰扰论屈伸。

交情同市道,利欲相纷纶。

我行访遗台,仰古怀逸民。

矰缴鸿鹄远,雪霜松桂新。

江流去不穷,山色凌秋旻.人世自今古,清辉照无垠。

汉包六合冈英豪。

一个冥鸿惜羽毛。

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渭滨一叟发垂素,西伯与之无雅故。

幡然为舍钓鱼竿。

八极风云生指顾。

先生少与文叔游,眼看日角兴炎刘。

胡为掉头不肯住,垂纶依旧披羊裘。

周文虚已师贤哲,光武规模欠宏阔。

三公清坐台阁尊,先生回首桐江月。

桐江月色无古今,白波苍嶂幽人心。

潺湲子陵濑,仿佛如在目。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

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七里滩边,江光漠漠山如戟。

渔舟一叶。

径入寒烟碧。

笑我尘劳,羞对双台石。

身如织。

年年行役。

鱼鸟浑相识。

落帆鸬鹚步,倚策羊裘轩。

纷披稚篠閒,森郁古木尊,幽蹊石齿齿,醉袖风翻翻。

缅怀台上人,老藓双骭存。

宁知天九重,不博月一痕。

咄哉侯君旁,坐受富贵吞。

先生无乃误,肯与痴人言。

吾诗亦赘矣,舐舌不可扪。

七十二年翁。

曾客吴中。

清游占断水晶宫。

几度藕花归棹晚,月烟钟。

追记已陈踪。

回首空濛。

凭高荒草夕阳同。

欲同谢公歌舞地,落叶鸣蛩。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闻个狂奴足,生平在草莱,不荣升帝腹,宁自蹋鱼台。

步武中朝下,胼胝故国回,沧浪重一濯,京雒有尘埃。

钓台千尺,问谁曾占断,一江新绿。

试拜先生眉宇看,何地可容荣辱。

遥想当年,故人邂逅,以足加其腹。

书生常事,可怜惊骇流俗。

应恨惹起虚名,平生正坐,误识刘文叔。

笑杀君房痴到底,燕雀焉知鸿鹄。

万叠云山,一丝烟雨,比得三公禄。

高风千古,冷香聊荐秋菊。

一水萦回。

参天古木,夹岸苍崖。

三十三年,客星堂上,几度曾来。

眼看变化云雷。

分白首、烟波放怀。

细细平章,钓台毕竟,高似云台。

七里滩边,江光漠漠山如戟。

渔舟一叶。

径入寒烟碧。

笑我尘劳,羞对双台石。

身如织。

年年行役。

鱼鸟浑相识。

曲径通幽,小亭依翠,春事才过。

看笋成竿,等花著果,永昼供闲坐。

苍苍晚色,临渊小立,引首暮鸥飞堕。

悄无人,一溪山影,可惜被渠分破。

百年似梦,一身如寄,南北去留皆可。

我自知鱼,翛然濠上,不问鱼非我。

隔篱呼取,举杯对影,有唱更凭谁和。

知渊明,清流临赋,得似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