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喜达行在所三首(原注:自京窜至凤翔)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xī yì qí yáng xìn,wú rén [suì,suí] què huí。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yăn chuān dāng luò rì,xīn sĭ zhù hán huī。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wù shù xíng xiāng yĭn,lián fēng wàng hū kāi。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suŏ qīn jīng lăo shòu,xīn kŭ zéi zhōng lái。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chóu sī hú jiā xī,qī liáng hàn yuàn chūn。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shēng huán jīn rì shì,jiān dào zàn shí rén。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sī lì zhāng chū dŭ,nán yáng qì yĭ xīn。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xĭ xīn fān dăo jí,wū yàn lèi zhān jīn。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sĭ qù píng shuí bào,guī lái shĭ zì lián。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yóu zhān tài bái xuĕ,xĭ yù wŭ gōng tiān。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yĭng jìng qiān guān lĭ,xīn sū qī [xiào,jiào] qián。

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jīn zhāo hàn shè jì,xīn shŭ zhōng xīng nián。

赏析

作品赏析

愁思胡笳夕, 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事, 间道暂时人。司隶章初睹, 南阳气已新。喜心翻倒极, 呜咽泪沾巾。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极致的感情。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乘隙逃出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投奔在凤翔的肃宗。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到达了朝廷临时所在地(“行在所”),并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他刚刚脱离了叛军的淫威,一下子又得到了朝廷的任用。生活中这种巨大的转折在心底激起的波涛,使诗人简直不能自已。  冒死来归,“喜达行在所”,是应该高兴的时候了,可是诗人仿佛惊魂未定,旧日在长安近似俘虏的生活如历目前:“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凄凉”、“愁思”,那是怎样一种度日如年的生活呵!倏而,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今日”:“生还今日事”。今日值得庆幸;可是“生还”也只有今日才敢想的事啊!昨日在山间小路上逃命的情形就在眼前,那时性命就如悬在顷刻之间,谁还会想到“今日”!“间道暂时人”,正回味着昨日的艰险。诗人忽而又转向眼前“中兴”气象的描写:“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这两句用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重建汉室的典故,南阳,是刘秀的故乡。刘秀把汉王朝从王莽篡政的逆境中恢复过来,不正如眼前凤翔的景象吗?中兴有望,正使人欣喜至极。然而诗人却“呜咽泪沾巾”,哭起来了。这啼哭正是极致感情的体现,是激动和喜悦的泪水。从表面上看,这首诗的结构,东一句,西一句,似乎零乱而不完整,其实,艺术来源于生活,运用这种手法倒是比较适合表现生活实际的。诗人九死一生之后喜达行在所,感情是不平常的。非常的事件,引起的是非常的感情,表现形式上也就不同一般。在杜诗其他篇章中亦有这种情况。如《羌 村》,诗人写战乱与家人离散,生死未卜,突然的会见,使诗人惊喜万状:“妻拏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本来应该“喜我在”,生应当喜,怎么反倒奇怪了呢?说“怪”,说“惊”,说流泪,正是出乎意外,喜极而悲的情状。这首诗也是如此。所以宋人范温《潜溪诗眼》说:“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诗人真实地表达了悲喜交集,喜极而悲的激动心情。看来参差不齐,实则错落有致,散中见整。诗人从变化中求和谐,而有理殊趣合之妙。(王振汉)-------------------------------------  从《英华》诸本,无上六字。【朱注】《旧书》:至德二载,肃宗自彭原幸凤翔时,改扶风为凤翔郡。按旧注:公自京窜至凤翔,在至德二年夏四月。《汉书·武帝纪》:征诣行在所。蔡邕《独断》曰:天子以四海为家,谓所居为行在所。【颜注】当是行所在所也。  西忆岐阳信①,无人遂却回②。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③。茂树行相引④,连山望忽开⑤。所亲惊老瘦⑥,辛苦贼中来⑦。  (首章自京赴凤翔。眼穿落日,承西忆。心着寒灰,承无人。依树傍山,间道奔窜之迹。辛苦贼中,亲知惊问之词。)  ①岐阳即凤翔,在长安之西,故云西忆。《舆地广记》:岐阳县,汉美阳县地,《诗》所谓“居岐之阳”即此,唐省入扶风县,为岐阳镇。②却回,谓退回之人。③《庄子》:“心可如死灰乎?”鲍照诗:“寒灰灭更燃。”黄生曰:岐阳信,望官军之再举,唯眼穿心死,因始为脱身之计也。④刘向《新序》:“昼游乎茂树。”⑤莲峰,旧注指华州莲花峰。朱注云:公自金光门出,西归凤翔,不应走华阴道,当依赵次公作连山为是。谢眺诗:“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⑥《汉书注》:所亲,素所亲任也。曹植诗:“果得心所亲。”⑦李陵书:“不顾流离辛苦。”  其二  愁思胡茄夕①,凄凉汉苑春②。生还今日事③,间道暂时人④。司隶章初睹⑤,南阳气已新⑥。喜心翻倒极⑦,呜咽泪沾巾⑧。  (下二章,喜达行在所。此承上贼中来,故接以“愁思胡前夕”。今日生还,得睹中兴气象。间道暂免,尚觉呜咽伤心。三四分领,下段说出喜极而悲。苑中花木之地,春尚凄凉,以胡骑蹂躏其中也。暂时人,谓生死悬于顷刻。①秦嘉诗:“愁思难为数。”蔡琰诗:“胡笳动兮边马鸣。”②沈约诗:“凄凉霜野。”《三辅黄图》:汉有三十六苑。《通鉴》:禄山使安忠顺将兵屯苑中,以镇关中。③《后汉书》:班昭上书,乞超生还,复见阙庭。④又:“班超从间道至疏勒。”注:“间道,伺其间隙之道而行。”⑤《光武纪》:更始以帝行司隶校尉,置官属,作文移,一如旧章。傅亮《进宋元帝诏》:“东京父老,重睹司隶之章。”⑥《光武纪》: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春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⑦翻倒,翻喜为悲也。《木兰诗》:“喜极成悲伤。”⑧蔡琰诗:“行路亦呜咽。”曹植《哀词》:“泪流射而沾巾。”《世说》:桓玄以手巾掩泪。  其三  死去凭谁报①,归来始自怜②。犹瞻太白雪②,喜遇武功天④。影静千官里⑤,心苏七校前⑥。今朝汉社稷⑦,新数中兴年⑧。  (此承上“暂时人”,故接以“死去凭谁报”。瞻雪遇天,幸依行在矣。千官七校,亲睹朝班矣。新数中兴,从此治安矣。皆写出破愁为喜。【赵访注】脱一生于万死,在道时犹不觉,及归乃自怜耳,起语悲痛。奔波初定,故曰影静。精神顿爽,有似心苏。官指文臣,校乃武卫。) ①陶潜诗:“死去何所道。”报,报信也。②陶诗:“归来夜未央。”【顾注】前曰生还,此曰归来,总以君之所在为归耳。魏文帝诗:“私自怜兮孤栖。”③《地图记》:太白山甚高,上常积雪,无草木。《辛氏三秦记》:太白山,在武功县南,去长安三百里。《录异记》: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号为太白。其精化为白石,状如美玉,常有紫气覆之。《唐书》:凤翔府郿县有太白山。④《长安志》:京兆武功县,以武功山得名。《三秦记》:“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曰武功天,至此得见天日也。⑤《荀子》:古者天子千官。《汉书·严助传》:“奉千官之供。”⑥苏,苏醒也。《汉书》:京师有南北军屯,至武帝平百越,内增七校。注: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凡八校尉。胡骑不常置,故言七校。⑦《诗》:“以永今朝。”⑧《东皋杂录》:毛公《诗序》:“《烝民》,任贤使能,使周室中兴焉。”陆德明《释文》读去声。故云“新数中兴年”,又“百年垂死中兴时”。黄生曰:公若潜身晦迹,可徐待王师之至,必履危蹈险,归命朝廷,以素负匡时报主之志,不欲碌碌浮沉也。赵汸注:题曰“喜达行在所”,而诗多追说脱身归顺,间关跋涉之情状,所谓痛定思痛,愈于在痛时也。今按:首章曰心死,次章曰喜心,未章曰心苏,脉络自相照应。首章见亲知,次章至行在,未章对朝官,次第又有浅深。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太白峰前施小伎,渊嘿雷霆人自畏。

瓦砾翻成释梵宫,古佛门风重振起。

不堕功勋,等闲游戏。

金毛狮子忽翻身,草木昆虫俱收泪。

不在瞻星礼月,何须诵戒看经。

今朝与汝付叮咛。

生死须凭性命。

道启遍知无上,神通法界圆明。

不劳作用自功成。

志在无为清净。

六月三湘风日闲,偶随樵客到禅关。

尊尊叶成幄,璀璀花落架。

花前离心苦,愁至无日夜。

人去藤花千里强,藤花无主为谁芳。

相思历乱何由尽,春日迢迢如线长。

云峰咫尺。

竹静芭蕉静。

鹤绕苍苔行又立。

不见高堂素壁。

簿书*骑匆匆。

暂时留住衰翁。

一片归心难画,野亭绣水秋风。

铁蛇在握,毒气烁烁。

拟议不来,劈口便著。

水不洗水,金不博金。

青天白日,自古自今。

三门佛殿,一见便见。

踢倒净瓶,撼动门扇。

时临秋九,不寒不热。

瓦砾鸣秋蛩,茅檐挂残月。

各自著便宜,正是好时节。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

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

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

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

山鸟,林花发。

玉杯冷,秋云滑。

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

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

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

黄龙结制不寻常,只用阎罗断命方,生铁一团红晏下,死中再活获清凉。

第七个没尾巴,不落群队独露爪牙。

拟心凑泊终难见,须信莲开火里花。

肃庄绅緌,吉蠲牲牺。

于皇明祀,荐登惟时。

神之来兮,肸乡之隋。

神之云兮,休嘉之贻。

博硕肥腯,以炰以烹。

嘉栗旨酒,有瀰斯盈。

殽蔌维旅,肃肃蒸蒸。

吉蠲备物,享于克诚。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玄三叹有一音。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白沙浥夜雨,苍松弄朝日。

清风满行路,駸駸能上能下蹄疾。

溪声静如漱,岚翠浓欲滴。

我岂山中僧,前身饱游历。

布袋头一结,百城消息绝。

蜡人冰不冰,万里一条铁。

珊瑚枝枝撑著月。

等闲应问岂安排,一句全提隐顕该。

薄雾依依笼古径。

孤峰终不露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