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闽中秋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yŭ yún zĭ jú cóng cóng sè,fēng nòng hóng jiāo yè yè shēng。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bĕi pàn shì shān nán pàn hăi,zhĭ kān tú huà bù kān xíng。

译文

秋雨使丛丛紫菊颜色浓淡均匀,金风吹拂片片红蕉叶飒飒有声。

闽中北面是高山南临汹涌大海,便于成图作画而道路崎岖难行。

注释

⑴北畔是山:指闽中地势,北边是连绵的山脉。南畔海:指闽中南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⑵只堪:只能的意思。图画:指画画。不堪行:指行走起来十分困难。

赏析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诗的开篇,即写闽中秋景。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以雨中紫菊的艳丽色彩和风里红蕉的清脆乐音,新鲜生动地写出了南国特点。前句的一个“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在那动人的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的温情而善解花意,是它,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浓淡均匀,让人赏心悦目;而后句的“弄”字,则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闭着眼想想,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这该是怎么的一种情致。这样的一幅声色俱备的图画,是很容易让人陶醉的。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诗人有意地拓开一笔,将笔触延伸到人们的目力的尽处:“北畔是山南畔海”,诗句看似极为平实,却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北边是山,山道弯弯;南边是海,海浪滔滔。风景美妙得可以入画,可以为诗,可以作为旁观者兴奋地指手画脚,可是,真的走马行船却实在不易。于是,便有了结句的“只堪图画不堪行”。这不仅是诗人由衷地慨叹,也是全诗旨意之所在。

  诗为诗人客中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过这些“紫”、“红”的耀眼色彩,透过那些音韵和谐的声响,不难发现,诗人抒写的,原来是浓浓的思乡情怀,诗人笔下的景色,也都不知觉地印上了深深的乡愁的印记。于是,“菊”也好,“蕉”也好,乃至那“山”,那“海”,都成为诗人一种情感的载体,成为诗人以景抒情的绝佳选择。这就是所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了。

  诗人跋涉异乡,旅途艰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怀乡之感,则成为一种必然。可诗人在诗中,却有意识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将极和谐的风景与不堪行走的矛盾娓娓地道出,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借此,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缘于内心深处的隐痛。于是,一种叫作“乡愁”的东西,也就隐逸于其中,弥漫于其中。

诗人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444篇诗文

诗文推荐

张使君仲谋中秋多雨。

常是尊罍狼藉去。

今夜云开。

须道姮娥得得来。

不知云外。

还有清光同此会。

笛在层楼。

声彻摩围顶上头。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

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已是三堪乐,更是百无忧。

山朋溪友呼酒,互劝复争酬。

钓水肥鲜鳊鳜,采树甘鲜梨栗,罢稏一齐收。

树底飞罢盖,溪上放轻舟。

笑鸱夷,名已谢,利还谋。

蜗蝇些小头角,何事被渠钩。

春际鹭翻蝶舞,秋际猿啼鹤唳,物我共悠悠。

倚棹明当发,归梦落三洲。

王母庆生辰,方过中秋五日。

子舍文场鏖战,想功名来逼。

看看喜德捷音传,果信名登桂籍。

行拜君恩爵赏,寿萱堂永锡。

细雨弄中秋。

雨歇烟霄玉镜流。

唤起佳人横玉笛,凝眸。

收拾风光上小楼。

烂醉拚扶头。

明日阴晴且漫愁。

二十四桥何处是,悠悠。

忍对嫦娥说旧游。

春色满三湘,送师还故乡。

穿霞逢黑yU,乞食得红姜。

大化宗门辟,孤禅海树凉。

傥为新句偈,寄我亦何妨。

鹏海风波,鹤巢云水,梦残身寄尘寰。

老来穷健,无闷也无欢。

随分饥餐困睡,浑忘了、秋热春寒。

清平世,闲人自在,乘兴访溪山。

渔竿。

要老伴,浮江载酒,舣棹观澜。

倩轻鸥假道,白鹭随轩。

直到垂虹亭上,惊怪我、却做仙官。

中秋月,披襟四顾,不似在人间。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

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

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

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

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

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

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

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

臬官难称是闽中,遗爱堂堂得比公。

姓字丹青太史笔,岁时笾豆素王宫,一生姜桂那时辣,百死江湖必向东。

从古仁贤有家世,名郎台阁已生风。

碧天无际,乍雨清烟霭,风开云月。

人在南楼,剧谈胜咏,拥碧油旌节。

银阙腾辉,冰轮驾彩,颢气资高洁。

大星不见,更容萤火明灭。

须烦翠杓琼杯,华笺象管,与我酬清绝。

谁使琵琶声到耳,轻赋荻花枫叶。

露脚斜飞,河阴低转,香篆环三杰。

莫辞终日,舞腰重看回雪。

解。

少间,月出云静,瞻天容如鉴。

上喜,以诗句书扇,卧谨以临江仙歌之连夜阴云开晓景,中秋胜事偏饶。

十分晴莹碧天高。

台升吴岫顶,乐振海门潮。

桂影一庭香渐远,四并都向今朝。

宸欢得句付风骚。

围棋消白日,赏月度清宵。

禁城遥想催银箭,灯火相望人语断。

门外流尘任自高,中秋好月来相伴。

依楼委砌冰皎洁,射隙侵棂雪凌乱。

同僚二公迹见亲,相应顾影为三人。

吟咏清景临佳树,骨爽襟寒不能去。

颇疑宵梦到蟾宫,欲把秋毫分玉兔。

中山美酒生微波,银瓶快泻金叵罗,相邀一醉君如何。

昨夜中秋今夕望,十分桂影团圆。

玉人相对绿尊前。

素娥有恨,应是妒婵娟。

人静小庭风露冷,歌声特地清圆。

醉红醺脸髻鬟偏。

翠裙轻皱,端的为留仙。

过了中秋后,今夜月方佳。

看来前夜圆满,才自阙些些。

扫尽乌云黑雾,放出青霄碧落,恰似我情怀。

把酒自斟酌,脱略到形骸。

问渠侬,分玉镜,断金钗。

少年心事,不知容易鬓边华。

千古天同此月,千古人同此兴,不是旋安排。

安得高飞去,长以月为家。

碧梧秋老。

满地琅玕纷不扫。

门掩黄昏。

惟有年时月照人。

凄凉满眼。

肯作六年灯火伴。

莫说凄凉。

来岁如今天一方。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

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摧渚芰,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

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从谁倒。

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

须信道。

狂心未歇情难老。

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

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

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飚千里,鸥鹭亦翩翩。

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

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

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

欲酹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空击五湖船。

不用知余事,莼鲈正芳鲜。

节届中秋,凉飚四起。

万里无云,一天如洗。

明皎皎月上孤峰,香拂拂桂飘庭际。

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天公意向人情满。

灯月教同看。

中秋虽是十分明,不比今宵处处、有华灯。

艳桃秾李歌阑后。

更醉青楼酒。

不妨饮尽玉东西。

横笛声中春色、要君知。

金飙乍歇,冰轮欲上,万里秋空如扫。

一年十二度团圆,甚恰限、今宵最好。

烹麟脍凤,幕天席地,争似杯盘草草。

明年应更胜今年,但只恐、朱颜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