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èr yuè jiāng nán huā măn zhī,tā xiāng hán shí yuăn kān bēi。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pín jū wăng wăng wú yān huŏ,bù dú míng cháo wèi zĭ tuī。

赏析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诗中常见的是以乐景衬哀景,即反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量。

  下联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野外无烟,空气分外清新,景物尤为鲜丽可爱。这种特殊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新鲜愉快的感受,而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还会更使诗人墨客逸兴遄飞,形于歌咏。历来咏寒食诗就很不少,而此诗作者却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而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不独」二字轻轻一点,就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本质,寄寓着深切的不平。其艺术构思是别致的。将貌似相同而实具本质差异的事物对比写出,这也是一种反衬手法。

  此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作文章。试看晚唐张友正《寒食日献郡守》:「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就其从寒食断火逗起贫居无烟、借题发挥而言,艺术构思显有因袭孟诗的痕迹。然而,它言贫之意太切,清点了一番家产不算,刚说「堪笑」、「堪怜」,又道「惭愧」;说罢「断火」,又说「无烟」。不但词芜句累,且嫌做作,感人反不深。远不如孟云卿此诗,虽写一种悲痛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其三、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这说明诗忌刻露过火,贵含蓄耐味。而此诗也正由于命意新颖,构思巧妙,特别是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谐亦庄,耐人咀嚼,才使它成为难以数计的寒食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背景

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诗人简介

孟云卿,字升之,平昌(商河县西北)人。约生于725年(唐开元十三年)。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孟云卿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2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正如穷汉破衫袖,也不与万法为侣。

捺著头,掀尾举,西江吸尽铁船浮,活捉泥牛和角煮。

泼天大,些子许,君不见二月三月寒食天,桃花杏花落如雨。

一口吸尽西江水,栗棘金圈饶得底。

解道心空及第归,此去西天十万里。

岸压邮亭,路欹华表,堤树旧色依依。

红索新晴,翠阴寒食,天涯倦客重归。

叹废绿平烟带苑,幽渚尘香荡晚,当时燕子,无言对立斜晖。

追念吟风赏月,十载事,梦惹绿杨丝。

画船为市,夭妆艳水,日落云沈,人换春移。

谁更与、苔根洗石,菊井招魂,漫省连车载酒,立马临花,犹认蔫红傍路枝。

歌断宴阑,荣华露草,冷落山丘,到此徘徊,细雨西城,羊昙醉后花飞。

清山浮碧。

细风丝雨,新愁如织。

慵试春衫,不禁宿酒,天涯寒食。

归期莫数芳辰,误几度、回廊夜色。

入户飞花,隔帘双燕,有谁知得。

空城晓月。

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海山浮碧。

细风丝雨,新愁如织。

慵试春衫,不禁宿酒,天涯寒食。

归期莫数芳辰,误几度、回廊夜色。

入户飞花,隔帘双燕,有谁知得。

鸳鸯渚。

春涨一江花雨。

别岸数声初过橹。

晚风生碧树。

艇子相呼相语。

载取暮愁归去。

寒食烟村芳草路。

愁来无着处。

繁花满树似留客,应为主人休浣归。

一春苦沈阴,未省见桃李;

已逢暗寒食,更值雨甲子。

重云失南山,寸步困泥滓。

箨龙已(左角右戢)(左角右戢),一饱差可喜。

花朝月。

朦胧别。

朦胧也胜檐声咽。

亲曾说。

令人悦。

落花情绪,上坟时节。

花阴雪。

花阴灭。

柳风一似秋千掣。

晴未决。

晴远缺。

一番寒食,满村啼鴂。

人从平江来,却得福州信。

寒食拜新年,虚空突出柄。

咦,打破虚空笑不休,大家彻底验聱头。

海棠零落_花繁。

春意已将阑。

予告恰当寒食,邀宾同赏芳园。

湄湘台畔,杯盘楚楚,歌舞喧喧。

预约牡丹开后,更须重倒消尊。

寒食飞红满帝城。

慈乌相对立,柳青青。

玉阶端笏细陈情。

天恩许,春尽可还京。

鹊报倚门人。

安舆扶上了,更亲擎。

看花携乐缓行程。

争迎处,堂下拜公卿。

桐花寒食近,青门紫陌,不禁绿杨烟。

正长眉仙客,来向人间,听鹤语溪泉。

清和天气,为栽培、种玉心田。

莺昼长,一尊芳酒,容与看芝山。

庭闲。

东风榆荚,夜雨苔痕,满地欲流钱。

爱墙阴、成蹊桃李,春自无言。

殷勤晓鹊凭檐喜,丹凤下、红药阶前。

兰砌晓,香飘舞袖斓斒。

宝观岧山尧飞雉堞,登临恍欲升仙。

野桃官柳衬吴天。

春风寒食夜,遗恨在封绵。

闻道东溟才二里,银涛直与天连。

凭谁都卷入芳尊。

赋归欢靖节消渴解文园。

昨夜雨兼风。

断送残红。

老塞犹自著帘栊。

为问香篝人语道,翠被还重。

何处有疏钟。

惊起匆匆。

惜春休放酒杯空。

芳草天涯寒食又,归兴尤酉农。

黄金万缕风牵细。

寒食初头春有味。

[歹带]烟尤雨索春饶,一日三眠夸得意。

章街隋岸欢游地。

高拂楼台低映水。

楚王空待学风流,饿损宫腰终不似。

春欲来,每日望春门早开。

黄衫白马带尘土,逢著探春人却回。

御堤内园晓过急,九衢大宅家家入。

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

光风暾暾蝶宛宛,绕树气匝枝柯软。

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

少年即见春好处,似我白头无好树。

清明前,寒食后,处处扫松,家爱插柳。

祖意甚分明,茫然不知有。

三皇冢上绝人游,芳草连天髑髅吼。

暖烟笼细柳。

弄万缕千丝,年年春色。

晴风荡无际,浓于酒、偏醉情人调客。

阑干倚处,度花香、微散酒力。

对重门半掩,黄昏淡月,院宇深寂。

愁极。

因思前事,洞房佳宴,正值寒食。

寻芳遍赏,金谷里,铜驼陌。

到而今、鱼雁沈沈无信,天涯常是泪滴。

早归来,云馆深处,那人正忆。

小雨初收蝶做团。

和风轻拂燕泥干。

秋千院落落花寒。

莫对清尊追往事,更催新火续余欢。

一春心绪倚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