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馀干后溪

迹远亲鱼鸟,功成厌鼓鼙。jì yuăn qīn yú niăo,gōng chéng yàn gŭ pí。

林中阮生集,池上谢公题。lín zhōng ruăn shēng jí,chí shàng xiè gōng tí。

户牖垂藤合,藩篱插槿齐。hù yŏu chuí téng hé,[fān,fán] lí chā jĭn qí。

夕阳山向背,春草水东西。xī yáng shān xiàng bèi,chūn căo shuĭ dōng xī。

度雨诸峰出,看花几路迷。dù yŭ zhū fēng chū,kàn huā jĭ lù mí。

何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hé láo wèn qín hàn,gèng rù wŭ líng xī。

诗人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534篇诗文

诗文推荐

馀子不足数,此君何可无。

云气与山为态度,月华借水作精神。

北山迤逦自苍然。

扇列红鸾,赭黄日色明金殿。

御香葱茜。

宝仗香风暖。

咫尺天颜,九奏朝阳管。

群臣宴。

醉霞凝面。

午漏传宫箭。

雪底黄精与不疏。

顶雪抗春,目寒射人。

蓑裹江湖雨,斗浮河汉津。

拙忘机兮抱瓮,妙不传兮斲轮。

谷鸟岩华自声色,十方普现刹尘身。

冰解芳塘,雪消遥嶂。

东风水墨生绡障。

烧痕一夜遍天涯。

多情莫向空城望。

淡柳桥边,疏梅溪上。

无人会得春来况。

风光输与两鸳鸯,暖滩晴日眠相向。

俱登瀛馆,俱还洛社,各自健如黄犊。

不消外监与留台,也不要、嵩山崇福。

我如原父,君如贡父,且把汉书重读。

韩公当局等闲过,又看到、温公当局。

常宴坐,常危立。

一片虚凝,万境空寂。

岩前花雨已狼籍。

人要修行猛做,我心除尽堪为。

不将筋力谩胡施。

闲里真清渐自。

白雪变成姹女,黄芽养就婴儿。

两般消息有谁知。

悟彻分明便是。

恐伊不信是龙头,和书寄与三题草。

未欲修持,先通吉善,在家作福堪当。

晨参夜礼,长是名香。

渐渐财疏色减,看分寸、营养爷娘。

擒猿马,古来一句,柔弱胜刚强。

从长。

凡百事,先人后己,勤认炎凉。

与六亲和睦,朋友圆方。

宗祖灵祠祭飨,频行孝、以序思量。

逢佳节,欢欣访饮,齐唱满庭芳。

临池濯吾足,汲水濯吾缨。

尘埃一谢去,神与体俱清。

月明渐映檐东出,置枕东床夜萧瑟。

更无俗物败人意,唯有清风入吾室。

登莱潍密。

四海皆闻头插笔。

爱诤多词。

不肯饶人些子儿。

余今向道。

非似从前生计较。

好弱都休。

脑后如今没笔头。

问讯烧香,闲行静坐。

与麽分明,是个什麽。

一段江南绿。

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挥白羽,跨黄犊。

高情远继巢由躅。

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

算独有、渔舟来熟。

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寻胜地,访遗俗。

武之在卯,尧王八季。

我弃其寝,我去其扆。

深深然,高高然。

人不吾知,又不吾谓。

由今之后,二百馀祀。

焰焰其光,和和其始。

东方有兔,小首元尾。

经过吾道,来至吾里。

饮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

刻乎其壁,奥乎其义。

人谁以辨,其东平子。

三为众,一日寿。

粃糠前,珠玉后。

非面朋,乃益友。

松竹鹤,同耐久。

华亭满船犹不足,南泉骤步蹈不著。

自余眼底纷,总见月忘指。

大滩嶅嶅,小滩嘈嘈。

石芒荦荦容刀,崩洪斗落与石鏖。

风声悲壮波声豪,势如万马之奔、群熊之嗥。

并船欲上牵縴牢,浪头卷过船头刘。

篙工翻身齐刺篙,蹈桅倒挂如飞猱。

跻攀分寸相呼号,一落百尺争秋毫。

呜呼行路难如此,若此出俗无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