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贺新郎·端午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译文

  深深的庭院里石榴花开得正艳。彩绘的帷帘敝开,我身穿粗麻衣服,手摇丝绢小扇。中午的清风驱散暑气,显得格外清亮。青年们纷纷炫耀自己的节日装束。头上插着钗头彩符,身上佩着艾草扎成的老虎。争先恐后的来渡口观看赛龙船。我年纪大了,不愿再去与人拥挤,只是站在远处观看。任凭那些年轻人摇旗擂鼓呐喊,船浆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飞舞。屈原的精神千古永存,屈原的风致万世流传。他生平带着芳草,胸襟怀抱如美酒清醇甘甜。谁信在千载之后,他在江底的灵魂还会把米粽垂涎。说什么是怕蛟龙发怒,才把粽子扔进江中给蛟龙解谗。唉,这些传说是多么荒诞。假如他一直活到今天,倒不如与世皆醉死在当年,反而省去许多苦恼怨烦。想到这里便有兴作此词以为笑谈,凭吊一下千古含冤的屈原。

注释

①綀衣:葛布衣,指平民衣着。

②结束:妆束、打扮。

③钗符艾虎:《抱朴子》:“五月五日剪采作小符,缀髻鬓为钗头符”。《荆门记》:“午节人皆采艾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

④观渡:《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

⑤灵均标致:屈原风度。屈原字灵均。

⑥纫兰佩:联缀秋兰而佩于身。

⑦椒:香物,用以降神;醑:美酒,用以祭神

⑧角黍:粽子。

⑨“把似”句:假如屈原而今醒过来。

赏析

上片写端午节时当地的民俗风情及作者的感受。开篇三句点明时节。作者用物巧妙,石榴花开于五月,照应端午。 “画帘开、綀衣纨扇”写出气温特点,清爽宜人。接下写自己的轻闲自在,意在笔外,实质也含有“闲愁最苦”的意味,从反面见意。“儿女”三句写青年们争夸装束,兴高采烈,游人观渡,万人空巷,热闹非凡。虽纯系写景,却寓含深意。“纷纷”二字描绘出少年们争先恐后、兴高采烈的模样,词人这里用少年的年轻活跃为下文衬托自己的年老疏懒做铺垫。自己的“综衣纨扇”与儿女们的“新样钗符艾虎”对比鲜明,以儿女们的欢乐反衬出自己的无聊及年华已逝的落寞心绪。而“钗符艾虎”四字再次写实景点节令,切题之“端午”。“老大”与少年”、“慵”与“争”相对比、“作戏”与“旗鼓”相呼应,生动地刻画出词人旁观者的姿态。“溪雨急,浪花舞”本是自然景色,这里借自然景色的变化描绘年轻人争渡的场面,极富动态之美。在这生龙活虎的“少年”的衬照下,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种年华已晚,身遭废弃的抑郁不平之情,隐然可感。

  下片写对屈原的怀念及歌颂,对投粽民俗表示不认同的态度,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灵均标致高如许”是对屈原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使作者对屈原的崇敬跃然纸上 。“忆平生”二句回想以前自己以屈原为楷模,但却生不逢时。“纫兰佩”、 “怀椒醑”则是引用《离骚》中的诗句,展现出原生前的高风亮节。“谁信”三句,词人认为投粽入江祭屈原的风俗属无稽之谈。 “谁信”是反诘,意即不信。词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往水里投几个粽子无济于事,那些神话传说荒诞不经,倒不如学一学屈原精忠为国、高洁不污的品格,比搞这些表面文章强多了。“蛟馋龙怒”暗指嫉贤谗能的阴暗小人,此处词人实质上是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这几句忧愤尤深,意谓屈原若在今世,还会忧愤满腔再度投江的。与其清醒而苦恼,还不如“醉死差无苦”。这既是说屈原,也是说自己。如今当政者苟且偷安,不思振作,自己又能做什么呢?只有长歌当哭而已。“聊一笑”,实是苦中作笑,含泪的笑,足见词人对当权者极度的失望乃至绝望之情。

  全词从院内写到陌头,是一幅端午风俗图,但深有寄托,暗含着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抑郁不平之情。

背景

咸淳三年时值端午节,作者看到路上行人精心打扮,一片喜悦氛围,殊不知国家危如累卵,又想到自己年近八十,却“前后四立朝”,仕途坎坷,屡遭挫折,胸中有许多牢骚不平之气,便借屈原事一吐为快,创作此词。

诗人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3863篇诗文

诗文推荐

旧日采莲羞半面,至今回首匆匆。

梦穿斜日水云红。

痴心犹独自,等待郑公风。

海上颓云潮不返,侧身空堕辽东。

人间天上几时同。

宫衣元不遇,无语醉醒中。

霜日寒如洗。

问梅花、经年何事,尚迷烟水。

梦著翠霞寻好句,新雪阑干独倚。

见竹外、一枝横蕊。

已占百花头上了,料诗情、不但江山耳。

春已逗,有佳思。

一香吹动人间世。

奈何地、丛篁低碧,巧相亏蔽。

尽让春风凡草木,便做云根石底。

但留取、微酸滋味。

除却林逋无人识,算岁寒、只是天知已。

休弄玉,怨迟暮。

雪鬓难重绿。

但_然、黄庭境界,抱藏龟六。

也向无何乡里去,白堕舟边漾渌。

算种种、尘缘都足。

争那名缰锋系绊,尽辜他、猿鹤双溪曲。

时又夏,暑将溽。

虚舟飘瓦何烦_。

奈羊肠、千歧万折,近来纯熟。

怅望老仙烟水外,惟把江云送目。

想裴墅、碧梧金竹。

安得结庐相近傍,买闲田、数亩躬耕筑。

已梦断,大槐国。

溪上收残雨。

倚画栏、薄绵乍脱,日阴亭午。

闹市不知春色处,散在荒园废墅。

渐小白、长红无数。

客子虽非河阳令,也随缘、暂作莺花主。

那可负,瓮中醑。

碧云四合千岩暮。

恨匆匆、余方有事,子姑归去。

趁取群芳未摇落,暇日提鱼就煮。

叹激电、光阴如许。

回首明年何处在,问桃花、尚记刘郎否。

公莫笑,醉中语。

此别情何限。

最关情、一林醒石,重湖宾雁。

几度南楼携手上,十二阑干凭暖。

肯容我、樽前疏散。

底事匆匆催人去,黯西风、别恨千千万。

截不断,整仍乱。

三年瞥忽如飞电。

记从前、心情双亮,意词交划。

千古黎苏登临意,人道于今重见。

又分付、水流冰泮。

满腹余疑今谁问,上牛头、净拭乾坤眼。

聊尔耳,恐不免。

辇路东风里。

试回头、金闺昨梦,侵寻三纪。

岁晚岿然灵光殿,仆与君侯而已。

漫过眼、几番桃李。

珠履金钗常满座,问谁人、得似张公子。

驰骥_,佩龟紫。

宿云收尽檐声止。

玳筵开、高台风月,后堂罗绮。

恰近洛人修禊节,莫惜飞觞临水。

怕则怕、追锋徵起。

此老一生江海客,愿风云、际会从今始。

宁郁郁。

久居此。

扑尽征衫气。

小夷犹、尊罍杖履,踏开花事。

邂逅山翁行乐处,何似乌衣旧里。

叹芳草、舞台歌地。

百岁光阴如梦断,算古今、兴废都如此。

何用洒,儿曹泪。

江南自有渔樵队。

想家山、猿愁鹤怨,问人归未。

寄语寒梅休放尽,留取三花两蕊。

待老子、领些春意。

皎皎风流心自许,尽何妨、瘦影横斜水。

烦翠羽,伴醒醉。

鸣蜩惊早夏,◇草及良辰。

共荐菖华酒,君王寿万春。

问讯绂麟何日是,腊月生辰十九。

万里归朝去。

倚江亭、绿波碧色,一川晴絮。

赢得威名留草木,玉垒雪山高处。

未应减、平淮裴度。

见说金瓯书字久,待公来、便作商岩雨。

休忘却,蜀都赋。

旌旗回首在城暮。

听樯头、飞燕似把,人情低诉。

两两三三鸥鹭里,拍拍船儿一羽。

算惟有、清芬载取。

百万人家儿样恋,恨柳风、不为留连住。

离梦绕,沙堤路。

行乐尤宜少。

忆坡公、洞箫听罢,划然长啸。

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

也不记、金莲曾照。

老没太官糕酒分,把茱萸、便准登高了。

齐得丧,等嘻笑。

集无韩子潮州表。

数当时、南迁者众,北归人少。

赤壁玉堂均一梦,此岂蛮烟能夭。

与同叔、俱尝知道。

谁问进贤冠底说,画出来、不似眉山帽。

秋菊盏,献公_。

英昼永汗沾衣,正是君王访问时。

应笑开元瓷骄乐,粉团争射学儿嬉。

天意然乎否。

待相携、风烟五亩,招邀迂叟。

屋上青山花木野,尽可两朋三友。

笑老子、只堪棋酒。

似恁疏顽何为者,向人前、不解高叉手。

宁学圃,种菘韭。

春猿秋鹤皆依旧。

怪吾今,鬓已成丝,胆还如斗。

谁与庐山麾之去,尔辈何留之有。

黯离绪、暮江搔首。

非我督邮犹束带,这一归、更落渊明后。

君试问,长亭柳。

薄暮垂虹去。

正江天、残霞冠日,乱鸿遵渚。

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

问弱水、神仙何处。

翳凤骑麟思往事,记朝元、金殿闻钟鼓。

环佩响,翠鸾舞。

梦中失却江南路。

待西风、长城饮马,朔庭张弩。

目尽青天何时到,赢得儿童好语。

怅未复、长陵抔土。

西子五湖归去後,泛仙舟、尚许寻盟否。

风袂逐,片帆举。

老去光阴驶。

向西风、疏林变缬,残霞成绮。

尚喜暮年腰脚健,不碍登山临水。

算自古、英游能几。

客与桓公俱臭腐,独流传、吹帽狂生尔。

后来者,亦犹此。

篮舆伊轧柴桑里。

问黄花、没些消息,空篱而已。

赖有一般芙蓉月,偏照先生怀里。

且觅个、栏干同倚。

检点樽前谁见在,忆平生、共插茱萸底。

欢末足,饮姑止。

|

汉使来何许。

到如今、天边又是,薰弦三度。

见说山深人睡稳,细雨自催茶户。

向滴博、去间看取。

料得权奇空却后,指浮去、万里追风去。

跨燕越,抹秦楚。

不妨且为斯人驻。

正年来、忧端未歇,壮怀谁吐。

顷刻阴晴千万态,怎解绸缪未雨。

算此事、谁宽西顾。

待洗岷峨凄怆气,为八荒、更著深长虑。

间两社,辅明主。

轻明暑气微,静披图史监前徽。

堪嗤唐室耽游燕,谩借裙褚作妓衣。

昵昵骈头语。

笑黄花、重阳去也,不成分数。

倾国容华随时换,依旧清歌妙舞。

苦未冷、都无星暑。

恰好良辰花共酒,斗尊前、见在阳台女。

朝共暮,定何许。

蓼红徙倚明汀渚。

正萧萧、迎风夹岸,淡烟微雨。

笃耨龙涎烧未也,好向儿家祝取。

是有分、分工须与。

以色事人能几好,愿衾稠、无缝休离阻。

心一片,丝千缕。

老作星沙守。

问今年、平头六十,翁还知否。

暑葛霜砧都历遍,还著回旋舞袖。

奚所用、皤然一叟。

欲觅金丹驻颜色,纵铁鞋、踏破终无有。

空自诧,不龟手。

西风又近中秋候。

记相将、桂华开未,月儿圆又。

弧矢四方男子事,争奈灰心也久。

何以报、国恩深厚。

了却官痴归去好,有竹窗、蓬户生涯旧。

姑一笑,付杯酒。

额扣龙墀苦。

对南宫、春风侍女,掉头不顾。

烽火连营家万里,漠漠黄沙吹雾。

莽关塞、白狼玄兔。

如此江山俱破碎,似输棋、局满枰无路。

弹血泪,迸如雨。

轻帆且问夔州戍。

俯江流、桑田屡改,阵图犹故。

抱此孤忠长耿耿,痛恨年华不与。

但月落、荒洲绝屿。

君与鹤山皆人杰,倘功名、到手还须做。

平滟滪,洗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