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中年

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mò mò qín yún dàn dàn tiān,xīn nián jĭng xiàng rù zhōng nián。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qíng duō zuì hèn huā wú yŭ,chóu pò fāng zhī jiŭ yŏu quán。

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tái sè măn qiáng xún gù dì,yŭ shēng yī yè yì chūn tián。

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shuāi chí zì xĭ tiān shī xué,gèng bă qián tí găi shŭ lián。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人到中年后的一些感受。郑谷当时寓居长安,面临着新春的到来。漠漠秦云(长安旧属秦地),淡淡天色,正是西北春天的典型景象。望见这个景象,诗人自然会想到,又一个春天降临人间。但随即也会浮起这样的念头:跟着时光推移,自己的年岁不断增添,如今是愈来愈品尝到中年的滋味了。

  中年,往往是人的一生中哀乐感受最深切的时候。青春已逝,来日几何,瞻前顾后,百感交集。诗中不作过多的描述,只是抓住对花无语、借酒浇愁两个细节,就把那种思绪满怀的复杂心理状态烘托出来了,笔墨经济而又含蓄。

  那么,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底下一联为我们略作提示。“故第”,即旧时的住宅。寻找故第,只见苔色满墙,斑驳难认,意味着追怀平生,遗踪恍然。“春田”,指家乡的农田。由连夜雨声,触发起春田的忆念,暗示要弃官归隐,安度余生。上句是回顾,下句是展望,正体现了人到中年时的典型思想活动。作者借故第、春田、苔色、雨声等事物反映出来,形象鲜明而又富于概括力。

  然而,往事既不可追,来日也未必可期;现实的处境一时难以摆脱,衰迟的年华更无情地逐日而去。在这样的矛盾交织之中,除了翻出旧诗稿来修改几遍,琢磨一下自己作诗的技巧,还能用什么方法来排遣心头的烦恼呢?结末两句表面说的“自喜”,实际是在年事虚长、无所作为情况下的自我安慰。透过外在的平静气氛,分明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强自压抑下的无聊索寞心绪。

  郑谷的诗以轻巧流利见称,反映生活面不广,从本篇也可以得到验证。此诗涉及中年的苦闷,虽不无时代政治的投影,而主要仍限于个人的感兴,社会意义不大。但文笔清新,思致宛转,尤善于用简炼明白的语言表达凝蓄深沉的情思,在其作品中亦属上乘。

诗人简介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315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七十馀年真一梦。

朝来寿斝儿孙奉。

忧患已空无复痛。

心不动。

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

中年禅味疑天纵。

石塔成时无一缝。

谁与共。

人间天上随他送。

少年岂知酒,借醉以作狂;

中年狂已歇,始觉酒味长,湛湛瘿樽绿,酌以红螺觞,醒醉不可名,兀坐万事忘。

,余闻而嘉之,故作此以赠满眼青山如画。

说甚玉堂金马。

头戴鹿皮冠,穿个布袍冬夏。

都罢。

都罢。

心上了无牵挂。

下马东山路。

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

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

试重上、岩岩高处。

更忆公归西悲日,正__、陌上多零雨。

嗟费却,几章句。

谢安雅志还成趣。

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

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

快满眼、松篁千亩。

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双白鸟,又飞去。

少年振臂入场屋,寸晷谩书夸拙速。

中年收敛归法度,不能为颜仅为谷。

晚岁颇为忧患困,弱腕不禁事物逐。

要之作字非所长,空腔仅存十年读。

有客来从析津头,翰墨多藏玉韫匵。

从我乞书戏我耳,为君小试知君蹙。

长笺净练雪不如,墙角鼠芒嗟已秃。

此邦椽笔广文翁,何用更向寒汀索野鹜。

蹴踘场中年少,秋千架上佳人。

三三两两趁芳辰。

玩赏风光美景。

日暖风和明媚,更加花草香馨。

红颜移步出闺门,偷揭绣帘相认。

休弹别鹤。

泪与弦俱落。

欢事中年如水薄。

怀抱那堪作恶。

昨宵月露高楼。

今朝烟雨孤舟。

除是无身方了,有身长有闲愁。

十二岁。

独立吹笙,声调婉抑,四座叹赏。

已而再拜乞词,为赋此曲。

洞府堂深花气满,娉婷绿展红围。

个中年少出琼姬。

双笼金约腕,独把玉参差。

子晋台前无鹤驭,人间空有清诗。

何如娇小贮帘帷。

仙风知有待,凉月渐当时。

壶山好,文字满胸中。

诗律变成长庆体,歌词渐有稼轩风。

最会说穷通。

中年后,虽老未成翁。

儿大相传书种在,客来不放酒尊空。

相对醉颜红。

脑海时时翻滚,心苗日日干枯。

昔年故我变今吾。

莫言今已老,不老更何如。

少岁没曾挣扎,中年落得空虚。

斜阳冉冉下平芜。

故人千里外,羞寄数行书。

莫向愁人说。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七八。

是则中年伤怀抱,客里何堪送客。

又添取、一襟凄咽。

岸柳凋零秋容澹,黯消凝、怎忍轻攀折。

重会面,甚时节。

杏花丽日梅花雪。

记当时、一觞一咏,楚云湘月。

别后君休劳春梦,转眼江南塞北。

莫漫被、闲愁萦结。

且判离筵今夕醉,霎时间、便见兰舟发。

空怅望,水云阔。

钟郎耐暑如被酒,亦复不闲读书口。

胸中莫可渚涯窥,笔下时作蛟龙吼。

老夫瞠若终后尘,儿子徒劳汗流走。

中年眼见花,养痾肘生柳。

漂然振我衰懦气,此士此诗今仅有。

亦思琢句与周旋,强敌当前难措手。

谈围曾蔽青绫帐。

林下中年敦素尚。

烟波偶趁一帆风,却锁云扃来就养。

自从悟得空无相。

身把虚空来作样。

大千沙界抹为尘,未比无生真寿量。

莫登楼,乐哉都人方竞游,楼阙夜气春烟浮。

玉轮东来从海陬,纤霭洗尽当空留。

灯光月色烂不收,火龙衔山祝千秋。

缘竿踏索杂幻优,鼓喧管咽耳欲咻。

清风嫋嫋夜悠悠,莹蹄文角车如流。

娅◇扶栏车两头,髧髦垂鬟娇未羞。

念昔年少追朋俦,轻衫骏马今则不。

中年病多昏两眸,夜视曾不如鸺鶹。

足虽欲往意已休,惟思睡眠拥衾裯。

人心利害两不谋,春阳稍愆天子忧。

安得四野阴云油,甘泽以时丰麦麰,游骑踏泥非我愁。

罗绮香浓尘满道。

耳热笙歌,又酌都城酒。

离别中年徒感旧。

骊驹抹电曾年少。

砧杵西风寒意早。

谢尽芙蕖、开到黄花了。

独客自怜音信沓。

异县相逢晚,中年作别难。

暮秋风雨客衣寒。

又向朝天门外、话悲欢。

瘦马行霜栈,轻舟下雪滩。

乌奴山下一林丹。

为说三年常寄、梦魂间。

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

新声谁唤出罗帏。

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

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

周郎去后赏音稀。

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弹地弦清,飘来笛脆,曲室诸郎歌管。

他乡风月佳无比,只是中年以后,心情顿懒。

遥忆故园妆楼上,镇玉臂云鬟凄断。

伤心处,何事尊前,一声河满。

却是绛河欲没,珠绳乍转。

画角谯楼哀怨。

旧事如尘,新愁似梦,可惜一场分散。

奈天涯滋味,瞒不过、南归鱼雁。

吮霜毫、才提还倦。

莫虑春寒,罗衾红泪暖。

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薰。

香螺脱黡来相群,能结缥缈风中云。

一灯如萤起微焚,何时度惊缪篆纹。

缭绕无穷合复分,绵绵浮空散氤氲,东坡持是寿卯君。

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释迦文。

共厄中年点蝇蚊,晚遇斯须何足云。

君方论道承华勋,我亦旗鼓严中军。

国恩当报敢不勤,但愿不为世所醺。

尔来白发不可耘,问君何时返乡枌,收拾散亡理放纷。

此心实与香俱焄。

闻思大士应已闻。

中年多病刚制酒,文字讥评慵挂口。

克家尚须狮子子,时踞风林一哮吼。

藏山有书当衣钵,端能太牛马走。

之齐莫操竽,名楚要穿柳。

未闻狗监荐子虚,聊遣吴王质非有。

独无鼓吹娱乃公,胜日不应长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