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洛阳春(丁香花)

冷艳幽香奇绝。

粉金裁雪。

无端又欲恨春风,恨不解、千千结。

曲槛小池清切。

倚烟笼月。

佳人纤手傍柔条,似不忍、轻攀折。

诗人简介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1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

冲冲来往乘仙飚,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

考之溱洧功何辽,

琼闺钏响闻。

瑶席芳尘满。

要取洛阳人。

共命江南管。

情多舞态迟。

意倾歌弄缓。

知君密见亲。

寸心传玉盌。

高台不可望。

望远使人愁。

连山无断乚包。

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

洛阳南陌头。

可望不可见。

何用解人忧。

蹋阳春,人间二月雨和尘。

阳春蹋尽西风起,肠断人间白发人。

鸣鸠乳燕春闲暇。

化作绿阴槐夏。

寿酒舞红裳,睡鸭飘香麝。

醉此洛阳人,佐郡深儒雅。

况坐上、玉麟金马。

更莫问、莺老花谢。

万里相依,千金为寿,未厌玉烛传清夜。

不醉欲言归,笑杀高阳社。

厅前柏,知君曾对罗希奭.我本癫狂耽酒人,何事与君为对敌。

为对敌,洛阳城中花赤白。

花赤白,囚渐多,花之赤白奈尔何。

当年文焰。

蜀锦词华烂。

年正少,声初远。

手攀天上桂,书奏蓬莱殿。

人尽道,洛阳盛事今重见。

千尺青苍干。

直节凌霄汉。

天未识,应嗟晚。

饮残长寿盏,归奉春皇燕。

金叶满。

擗麟且受麻姑劝。

记得旧诗章,花多数洛阳。

[旧诗云:洛阳城东面,今来花似雪。

又云:更待城东桃李发。

又云:花满洛阳城。

]及逢枝似雪,已是鬓成霜。

向后光阴促,从前事意忙。

无因重年少,何计驻时芳?

欲送愁离面,须倾酒入肠。

白头无藉在,醉倒亦何妨。

红紫纷纷难共席,芝兰冉冉或同舟,洛阳花谱今存否,借问谁居第一流。

东归不称意,客舍戴胜鸣。

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

魏侯池馆今尚在,犹有太师歌舞台。

君家盛德岂徒然,时人注意在吾贤。

莫令别后无佳句,只向垆头空醉眠。

东风冷落旧梅台。

犹喜山花拂面开。

绀色梁衣春意静,水沈熏骨晚风来。

柔条不学丁香结,矮树仍参茉莉栽。

安得方盆载幽植,道人随处作香材。

桂影团团光正满。

更似菱花,齐把匀娇面。

非镜非蟾君细看。

元来却是吴姬扉。

一曲阳春犹未遍。

惊落梁尘,不数莺喉啭。

好著红绡笼玉腕。

轻敲引入笙歌院。

好在章台杨柳。

不禁春瘦。

淡烟微雨面尘丝,锁一点、眉头皱。

忆自灞陵别后。

青青依旧。

万丝千缕太多情,忍攀折、行人手。

苔根抱古,透阳春、挺挺林间英物。

隔水笛声那得到,斜日空明绝壁。

半树篱边,一枝竹外,冷艳凌苍雪。

淡然相对,万花无此清杰。

还念庾岭幽情,江南聊折,赠行人应发。

寂寂西窗闲弄影,深夜寒灯明灭。

且浸芳壶,休簪短帽,照见萧萧发。

几时归去,郎吟湖上香月。

酒到横波娇满。

和香喷面。

攀花落雨祝东风,诮不借、周郎便。

背立腰肢挪捻。

更须回盼。

多生不作好因缘。

甚只向、尊前见。

十年鳌禁谪仙人。

冰骨冷无尘。

紫诏十行宽大,白麻三代温淳。

天开寿域,人逢寿日,小小阳春。

要见神姿难老,六峰多少松筠。

天宇绿无云,迟日江山如绣。

是日轻衫团扇,笑折花相授。

南山之北北山南,星鸟尚依旧。

谁在松风高卧,作嵩阳春昼。

||

镇日春阴漠漠。

新燕乍穿帘幕。

睡起不胜情,闲拾瑞香花萼。

寂寞。

寂寞。

没个人人如昨。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

花柳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

衷肠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淹罗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