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虞师晋师灭夏阳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

虞无师,其曰师,何也?

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

其先晋何也?

为主乎灭夏阳也。

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灭夏阳而虞、虢举矣。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

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

”公曰:“此晋国之宝也。

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

”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

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

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

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也。

”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

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

少长于君,则君轻之。

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

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公遂借道而伐虢。

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

”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

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齿寒。

’其斯之谓与!

”挈其妻、子以奔曹。

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

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译文

  不是国都而说灭,是看重夏阳。虞国的军队不足一个师,《春秋》说是师,为什么呢?因为虞国写在晋国之前,不可以不说师。它写在晋国之前是为什么呢?灭夏阳是它为主的。夏阳,是虞、虢交界处虢国的一个要塞。夏阳一失,虞、虢两国都可占领了。虞国为什么要为主灭夏阳呢?晋献公想要讨伐虢国,荀息说:“君主为什么不用北屈出产的马,垂棘出产的璧,向虞国借路呢?”献公说:“这是晋的国宝,如果受了我的礼物而不借路给我,那又拿它怎么办?”荀息说:“这些东西是小国用来服事大国的。它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受了我们的礼而借路给我们,那就是我们从里面的库藏里拿出来,而藏在外面的库藏里,从里面的马房里拿出来,而放在外面的马房里。”献公说:“宫之奇在,一定不让的。”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心里明白,可是怯懦,又比虞君大不了几岁。心里明白,话就说得简短,怯懦就不能拚命谏阻,比虞君大不了几岁,虞君就不尊重他。再加上珍玩心爱的东西就在耳目之前,而灾祸在一个国家之后,这一点要有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到。臣料想虞君是中等智力以下的人。”献公就借路征伐虢国。宫之奇劝谏说:“晋国的使者言辞谦卑而礼物隆重,一定对虞国没有好处。”虞公不听,就接受了晋国的礼物而借路给晋国。宫之奇又谏道:“俗语说:‘唇亡齿寒。’岂不就说的这件事吗!”他带领自己的老婆孩子投奔到曹国去了。晋献公灭了虢国,五年以后占领了虞国。荀息牵着马捧着璧,走上前来说:“璧还是这样,而马的牙齿增加了。”

注释

虞:周文王时就已建立的姬姓小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

晋:西周始封姬姓国,晋献公时都于绛(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

师:可泛指军队,也可专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荀子·礼论》:“师旅有制。”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下面传文说“虞无师”,就是专指二千五百人的军队编制。

夏阳:虢邑,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约三十五里。《左传》作下阳,因另有上阳,以作下阳为是。夏、下同音通假。

虢:周初始封姬姓国,有东、西、北虢之分,东虢、西虢已先亡于郑、秦。晋献公所伐为北虢,占地当今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一带,建都上阳(今河南陕县李家窑村)。

举:攻克,占领。

晋献公(?——前651):名诡诸,晋武公之子,在位二十六年。在此期间伐灭了周围一些小国,为其子晋文公称霸打下了基础。据《史记·晋世家》,晋献公伐虢的借口是虢国在晋国内乱中支持了他先君的政敌。

荀息(?——前651):晋献公最亲信的大夫,食邑于荀,亦称荀叔。献公病危时以荀息为相托以国政,献公死后在宫廷政变中为里克所杀。

屈:即北屈,晋地名,在今山西省吉县东北。

乘(shèng):古以一车四马称为一乘。这里专指马。

垂棘:晋地名,在今山西省潞城县北。

府:古时国家收藏财物、文书的地方。

宫之奇:虞大夫,刘向《说苑·尊贤》说:“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死不寐。”

曹:西周始封姬姓国,都陶丘(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

马齿:马每岁增生一齿。

加长(zhǎng):增添。

诗人简介

谷梁赤,战国经学家。名或作喜、寘、俶,字子始,山东省菏泽定陶人。相传为子夏弟子。治《春秋》,初仅口说流传,至谷梁赤,为《春秋》残亡,多所遗失,乃为经作传,称《春秋谷梁传》。► 2篇诗文

诗文推荐

晋兴由师让,楚败以师喧。

佛灭二千有余载,五逆儿孙浑不采。

一夜雷轰雨滂霈,诸天亦为尀耐。

惠和官尚小,师达禄须干。

江之永矣,其流汤汤。

整我六师,告成于王。

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

事上官当以主。

溢美而言,是谓私徇。

唐君果何人,面临是此于宝晋。

予盖于是三叹,则前朝之得士,而未暇及笔法之神隽也。

儿勿啼,屠兵来,赵宗一线何危哉。

千金卖儿儿不死,真儿却在深山里,妾今有夫夫有子。

死兵易,立孤难,九原下报无惭颜。

赵家此客还此友,穿何故亡盾何走。

谁言赵客非晋臣,当时婴杵为何人?

乔松落润节轮囷,诗书万卷终经纶。

日华隔雾光难晨。

公独知其堕凡尘,何当一为问大钧。

赤肉凿窍,乾骨裹皮。

自然无我,你道是谁。

双瞳秋点点,两鬓雪丝丝。

筇倚床头不去诸方行脚,口挂壁上欲学古人住持。

渊默有句,真得无师。

崖蜂春採薝蔔华,海鸟梦卧珊瑚枝。

独步邪见林,高据魔王殿。

说欺凡罔圣禅,现夜叉罗刹面。

欣翻巨岳,彻底放悬。

打破牢关,突出难辨。

阿呵呵,见也麽?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不参鼻祖禅,不使冬瓜印。

倒拈定命索,单提不犯令。

天堂地岳莫能收,佛界魔宫任意游。

因寻清水闸,误入赤城州。

文学之目,名重一时。

为君子儒,作魏侯师。

不要后礼,始可言诗。

假盖小嫌,圣亦不疵。

何处龙山事不偏。

晋王祠下水浮天。

参空铁树三千丈,刻石名臣五百年。

歌浩荡,酒如川。

暂陪珠履对风烟。

自怜白发无能事,只有丹心在日

于穆我皇,之德之纯。

涵濡群生,矧我遗民。

连齐跨晋,输贡效珍。

土宇日闢,一视同仁。

松漠骄无信,渔阳广聚兵。

移书侮中国,决意背齐盟。

直气轻轺入,英辞左衽惊,虏归烽火灭,宇县复升平。

虽有两条眉,不识一个字。

露柱未怀胎,面目却相似。

说心说性,来与三斤麻。

撒屎撒尿,演出一大事。

阿呵呵,见也麽?

江南生皂树,江北出在萝。

因遇风仙,头分丫角。

从今陡顿忘形壳。

攀援爱念上心来,被予慧照先知觉。

景灭澄明,道光遥邈。

炉中露就灵灵雹。

功成专待紫书来,胎仙

羲之之墨池,渊明子醉石。

人生嗜好亦天然,岂顾书淫与酒癖。

一时声价动宇宙,千古林泉记踪迹。

书固吾不能,酒亦久不吃。

支筇葱翠畔,鉴影泓澄侧。

萧然欣会间,颇类师也辟。

所慕不靳能,舍此山南宅。

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

诸尘入正受,一尘三昧起。

三昧与正受,门{左木右户下加上四下衣}作碓觜。

起灭无定时,恰如眼见鬼。

正受非正受,云何作道理。

一去寥寥七百年,下载清风今未已。

按轮王剑,全生杀机。

豁开正眼,当头者谁。

从来无忌讳,底事没商量。

赵州密意凭谁诉,铁作心肝也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