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橘柚垂华实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

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因君为羽翼。

译文

柚:或作“櫾”,果名,橙类。首二句比喻自己本是怀才而隐居的人。

委身:托身。“委身玉盘”,比喻投入仕途。

芳菲:香气。

不相投:言不合意。以上二句是说橘柚具芳香而不能中人之意,比喻自己虽怀才而不见用,年华空掷。

欲我知:就是欲知我。末二句是说如有人注意到我,还借你的力量达到高飞的愿望。这是希望在位者推荐的意思。

注释

柚:或作“櫾”,果名,橙类。首二句比喻自己本是怀才而隐居的人。

委身:托身。“委身玉盘”,比喻投入仕途。

芳菲:香气。

不相投:言不合意。以上二句是说橘柚具芳香而不能中人之意,比喻自己虽怀才而不见用,年华空掷。

欲我知:就是欲知我。末二句是说如有人注意到我,还借你的力量达到高飞的愿望。这是希望在位者推荐的意思。

赏析

开头它就写道:“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橘柚挂满了美好的果实,但却生长在深山旁.前着一“垂”字,见出佳果累累,后以一“乃”字转折,见出所生非地、难为人知的遗憾。看来此橘并不“壹志”于“不迁”,而是觉得自己具备这样的美质,就要见食、见用。“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这里用第一人称了:听说您喜好我的甘美,我就暗暗自个修饰起来。“君”,指某位享用者。这表现了橘为人知时的欣喜、投其所好的心计。一旦听说就如此这般,也见出它的急不可待。由不为人知到为人知,这是橘的命运的一大转折。“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果然得以进献于某公了,托身于珍美光洁的玉盘中,更觉得殊荣莫比,这句顺承前句,有一种如愿以偿的快意。下句略作顿挫,说经历年月期待主人品尝,这既见它心情的迫切、专注,又微露主人的倦怠、冷淡,似有不祥的预兆。“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到底愿望还是落空了,主人不赏识它的美质。“芳菲”,是香气,“青黄”,是美色,也就是《橘颂》所云“纷媪宜修”、“青黄杂糅”。一个“忽”字见出打击的沉重。似为人知、终究还不见用,这又是一大转折,也是它命运挣扎中的失败。“人倘欲我知,因君为羽翼。”这两句说,人们倘若要了解我,还得凭借您作介绍啊。这是在“青黄忽改色”时还希望主人见食,主人见食它才能广为人知,若否,那就没有指望了.这是它忍着满腔的痛愤向主人恳求,见出心中的委屈、痛苦。此时它还没有完全绝望,用语也显得较委婉,可谓哀切。

  通篇将橘人格化,除头两句外,都用第一人称,让橘自我表白,它的希冀,它的用心,它的颀喜,它的怨望,表现得很是真切。《橘颂》的橘还是居于客体位置,此处已为主体,就便于曲曲传出它的内心了。此诗仅十句,组织得法,两个波折,显示了命运的挣扎情状,也易动人观感。这诗当是出身寒微的士人所作:他好不容易结识了一位显贵,委身于这位显贵的门下,期待引荐,但久不见动静,因而不免焦灼、怨望,作此诗投献,以期动其恻隐之心,这种志趣与屈原相较,自有高尚鄙俗之分,却也是那个时代士人的常情常态。吏治的腐败,察举的荒谬,士人为求进身,只得投靠当权者。攀附请托,因人成事,是汉末吏治一大特征,所以有这种诗的出现,有“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呼喊。

  此诗在后代的诗坛上有一定的影响。鲍照《绍古辞七首》其一即模拟此诗,江淹《杂体诗·刘文学感遇》大半是化用此诗的语意,至唐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七的“江南有丹橘”,也分明是这首古诗的遗响。这也见得此诗所揭橥的主题是带有较大的普遍性,易于感发人意从而为人所仿效了。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金石弃庭,珩璜在列。

绘画乾坤,形容日月。

巍巍功德,赤赤谟烈。

垂亿万年,鸿徽昭揭。

来时露裛衣香润。

彩绦垂鬓。

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更、花相近。

西去阳关休问。

未歌先恨。

玉峰山下水长流,流水尽,情无尽。

火景方中南讹秩。

靡草云黄含桃实。

维君兮桂舟,酌余酒兮揽君留。

君何为兮此野,菊菲菲兮蜨下。

韡韡兮煌煌,烂金敷兮袭余堂。

茱萸兮芙蓉,众芳越兮乱五风。

饥咀兮灵芝,君歌乐兮余和之。

日下兮野阴,澹忘归兮中林。

橘栋兮梅宇,纷琼茅兮被南荣。

白羽兮黑翮,邀仙人兮语此文。

余高驰兮世之外,君猋举兮先余至。

襟带兮东方旦,争门兮汶之阳。

大野兮始波,翔鶬鹳兮嘷鴐鹅。

群宿兮迷址,旅食兮殚穗。

霜肃肃兮叶方下,君欲济兮淹回。

水信道兮躞蹀,冠如箕兮带长铗。

里千室兮士一喙,余不善兮纷余谇。

世谓折扬好兮,余白雪而莫知弃。

火布而以为垢兮,胡不浣炎而振之。

彼镆邪而能言兮,工谓余以不祥。

聊逍遥而挫鋭兮,蒙黯黮而益光。

皇天降物,屡化若神。

圣实先识,躬以教民。

功被天下,为万世丈。

币以过志,庶几弃闻。

达得真如理,三界唯心起。

如今心地也无,六道凭谁拟。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风定华犹落,鸟啼山更幽。

只麽天真无少剩,莫於里许著丝头。

翦翦寒花小更垂。

阿琼愁里弄妆迟。

东风烧烛夜深归。

落蕊半黏钗上燕,露黄斜映鬓边犀。

老夫无味已多时。

说时不借口,用处不依身。

天寒绝飞鸟,潭净无游鳞。

点活眼,著精神,野草闲华自在春。

大道无方,至尊无位。

睿哲文明,垂衣而治。

尧风舜日万斯年,举世无思不戴天。

黍稷彧彧,去其螟螣。

实维丰年,我庾维亿。

萧萧风竹千蛟舞。

云阁催诗雨。

中秋时节变新凉。

又是一番红叶、下三湘。

君如膝上王文度。

早晚乡关去。

绣香佳处且留连。

正好橙黄橘绿、未寒天。

灵园同佳称。

幽山有奇质。

停采久弥鲜。

含华岂期实。

长愿微名隐。

无使孤株出。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梵语华言译不成,玉几重新添注解。

安义炳然,无人邻解。

赖有同风知,点头道奇怪。

彷彷佛佛,一似东山瓦鼓歌。

腔调宛同,声无高下。

彭八剌拶,未在未在。

等是垂慈,初门无户。

璞玉既分兮可观,梵仪顿举兮难睹。

凌霄峰顶看云人,普化堂中第一祖。

报本之记,载于申令。

灵坛昭告,神既来听。

入彼豆笾,精诚斯声。

实惟岂年,农天之庆。

杨岐栗棘蓬,吞著碍喉咙。

东山铁馂馅,浑仑苦磝磝。

诸人若要省力,不如参一个平实。

楚王渡江得萍实。

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眉低不愁,眼深非恶。

鼻孔累垂,口唇龌龊。

月明破夜兮野水怀秋,霁色摩霜閒云投壑。

能错落纵横十字兮,妙提一著。

大哉圣王,实王生德。

作乐以崇,时祀无矣。

清酤惟声,嘉牲孔硕。

荐羞神明,庶几昭格。

南极储祥,少微呈瑞,八旬应现人寰。

水云疏散,金鼎炼神丹。

玩尽长春洞府,逍遥占、物外高闲。

无衰老,龟旋鹤绕,相对且怡颜。

殷勤重祷祝,温炉澹炷,劫外旃檀。

念亘初容貌,不许凋残。

通古今如旦暮,蟠桃见、几度华繁。

常常在,金壶碧酒,高会到仙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