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和盛集陶落叶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译文

⑴盛集陶——盛斯唐,字集陶,安徽桐城人,清初寓居南京,常以诗与林古度、钱谦益唱和。

⑵劫尘——即劫灰,佛教中指烧毁一切的大火后所剩的灰烬。

⑶玉露——白露。

⑷素娥——即嫦娥。

⑸履霜——踩着霜。《易经·坤卦》:“履霜坚冰至。”意谓踩霜即预示着严寒将至;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⑹华林——曹魏时的皇家园林,此泛指美好的树林园苑。

注释

⑴盛集陶——盛斯唐,字集陶,安徽桐城人,清初寓居南京,常以诗与林古度、钱谦益唱和。

⑵劫尘——即劫灰,佛教中指烧毁一切的大火后所剩的灰烬。

⑶玉露——白露。

⑷素娥——即嫦娥。

⑸履霜——踩着霜。《易经·坤卦》:“履霜坚冰至。”意谓踩霜即预示着严寒将至;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⑹华林——曹魏时的皇家园林,此泛指美好的树林园苑。

赏析

秋已深了,远望南京城东的钟山,万物凋零,寒山肃杀,犹如劫后余烬,一片寥落荒芜的气象。首二句紧扣题面,从落叶下笔,“万物稀”三字说明已是落叶纷飞的时候了。“秋老”的“老”字下得很重,表明金陵一带笼罩在萧飒的气氛之中,而“劫尘”二字已说出江山易代的沧桑之痛。杜甫本有“玉露凋伤枫树林”的句子,但如今木叶尽脱的景象使人感到的并不是风霜之侵袭,而是作为帝王之都的金陵气数已尽。所以三、四两句更明显地揭露出政治的变幻是诗人悲秋感伤的真正原因。就是在三年以前,清军南下的铁蹄践踏了这紫金山前、玄武湖畔的大好河山,弘光政权随之倾覆,钱谦益虽然觍颜事敌,偷生苟活,而心中却也充满着矛盾与痛苦,故他于诗中每每发泄其故国之思。“金陵王气”显然是用了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句子,而这里分明是指明王朝的衰败。故这两句中对明亡的惋叹是十分清楚的,说叶落缘于王气衰竭二非关金风秋露,自然是故作痴语,但用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确是十分沉痛的。

  李商隐的《霜月》中说:“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即借咏物而表现处于严峻环境中的乐观态度,然钱谦益则反其意而用之。嫦娥独自依月,涂有桂树相伴,青女履霜无依,倍感凄寒。五、六两句由落叶而想到月中的桂树,想到摧落黄叶的严霜,然分明以素娥、青女自况,暗示了自己于严峻肃杀的政治氛围中所感到的孤独与忧伤。最后两句归结到落叶上,原先一片葱翠茂密的树林,如今已是荒败如沙漠,在那广漠无垠的寒空中一只孤雁掠过,更增加了秋林的荒寒落寞之感,给全诗平添了低沉灰暗的调子。而那寒空中孤独的飞雁,岂不是诗人自身的象征吗?

  这首诗借咏物而自抒怀抱,表现了钱氏此诗的故园江山之思。这一方面自然出于他降清后未得重用、而又身系囹圄的处境;另一方面也有感于清政府的残暴肆虐,因此他的心情是颓丧的。

  王士祺论明末清初有三派,以为“虞山源于少陵,时与苏近”(《分甘余话》);钱谦益的弟子瞿式耜也说“先生之诗,以杜、韩为宗”(《牧斋先生初学集目序》),都说钱氏的诗源本杜甫,即以此诗为例,风格沉郁顿挫,遣词造句、用典使事都极为娴熟,也近于杜甫的诗风,所以向来被视为钱谦益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简介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16篇诗文

诗文推荐

集云不会禅不会道。

横画不识,竖画不晓。

日里三餐,夜后一觉。

年来老且病,转见不唧{左口右留}。

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

大厦非一木可支,巨舟须众手可济。

众手既集亦复同心,南北东西无往不利。

兀兀陶陶,借书借不得。

陶陶兀兀,问字问不得。

是醒是醉,佛也会不得布衣簪绂,有人扶便得。

我卜我居,居非一朝。

龟不吾欺,食此江郊。

废井已塞,乔木干霄。

昔人伊何,谁其裔苗。

庆事集朋亲,孙枝喜气新。

歌云停碧落。

舞雪眩青春。

暖日花君子,清樽酒圣人。

一春行乐地,不负牡丹辰。

阿堵不解醉,谁欤此颓然。

误入无功乡,掉臂嵇阮间。

饮中八仙人,与我俱得仙渊明岂知道,醉语忽谈天。

偶见此物真,遂超天地先。

醉醒可还酒,此觉无所还。

清风洗徂暑,连雨催丰年。

床头伯雅君,此子可与言。

方诸上。

上云人。

业守仁。

摐金集瑶池。

步光礼玉晨。

霞盖容长肃。

清虚伍列真。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目前一机,万化千变。

甚处见得,西风一阵来,落叶两三片。

彼鸣在阴,亦白其羽。

声闻于天,来集斯斯。

勉勉我王,咸遂厥宇。

播于异物,受天多祜。

淳清育物,瑞木成文。

元气陶治,非烟人氛。

玄贶昭格,至和所熏。

登歌裸献,肸乡如闻。

管磬升,膻芗集。

上公进,嘉币执。

信以通,僾如及。

恢帝功,锡后邑。

四维张,百度立。

绵亿载,邈难挹。

觌体全彰,曾无覆藏。

蝉声集古寺,鸟影底寒塘。

眼里无筋,偷观即瞎,耳中有窍,绝听何伤。

堪笑勤川孟八郎,不积压诸佛出身处,错抟量。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引得傍人斗热荒,鹊石何曾解放光。

破晓庭皋一叶风,年华苒苒覉穷。

独携拄杖行溪曲,恐有挐音出苇丛。

世界大千尘偶集,人生三十日方中。

只须饱饭随比过,矰缴何曾到塞鸿。

严太寝,容礼绎前经。

仰苍粹,钦厚顺,式报生成。

至信洽,上格神灵。

太和凝气象,霄宇澄清。

圭币列,鼓钟铿。

群品荐丰盈。

熙事既备,大仪交举,百嘉允集,万福来迎。

兹炉之先,鲸波空际。

有国曰韩,以陶以器。

奉之函丈,宝烟轻细。

此一瓣香,用严报地。

玉性金真,人人皆可化。

玉液金丹,频频迎迓。

玉兔金乌,光光相次亚。

照玉阑干,种玉芽。

玉蕊金茎,长长生不谢。

玉女金童,常常看舍。

玉锁金匙,六门开阐下。

赏玉堂春,对玉花。

日月机上梭,年华东注波,未惊凉叶坠,已见白发多。

牧马归方健,调弓力渐和,篱边剩晓菊,陶令奈贫何。

富儿种卮敌封君,贫翁结柳呼奴星。

物理亏盈蛇夔蚿,惟有读书可以逃天刑。

守玄老死天禄阁,巧宦三入承明庭。

人生得失雉枭庐,惟有知道可以垂芳馨。

嗟予钝甚炉底矿,陶写淬濯谁为硎。

买书充屋手点勘,杞菊门巷槐花零。

九流七略宗六经,大川小浍趋东溟。

骚人墨客几汗青,秦姬赵女争娉婷。

圣贤气脉眇如线,义理门户元无扃。

圆冠方屦弗见道,金貂玉櫑空图形。

君年正壮眼如漆,一过万字披不停。

借书一郗走赤脚,灯前急雨鸣高瓴。

扶舆磅礴天两目,渟蓄云气藏风霆。

钩深造极猛着力,会插八翼搏青冥。

泥新乌栋初巢燕,萍匝荒池已集蜻。

栽时白露,开时谷雨。

培养工夫良苦。

闲园消息阿谁传,算只是、司花说与。

寒梢一拂,芳心寸许。

点破凡根宿土。

不知魏紫是姚黄,到来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