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论诗三十首·二十三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qū xué xū huāng xiăo shuō qī,pái xié nù mà qĭ shī yí?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jīn rén hé xiào gŭ rén zhuō,chú què yă yán dōu bù zhī。

赏析

作品赏析

该诗排斥俳谐怒骂的不良习气,体现元好问论诗尚雅的旨趣,论者多以为它是就东坡及其末流所发,一般征引三条资料作注。一是黄庭坚所说,东坡文章“短处在好骂”(《答洪驹父书》),二是严羽所说,“近代诸公……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沧浪诗话·诗辩》)。三是戴复古所论,“时把文章供戏谑,不知此体误人多”(《论诗十绝》)。严、戴二家之说,元氏未必获闻,倒是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有段话值得一读:“(参寥)尝与客评诗,客曰:‘世间故实小说,有可以入诗者,有不可以入诗者,惟东坡全不拣择,入手便用,如街谈巷说鄙俚之言,一经坡手,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自有妙处。”《风月堂诗话》为朱弁羁金时所作,在金有传本,元好问当能读到。他作此诗,心中必有此语,故能为前两句作注。 但是,其批评不限于东坡及其末流。元好问针对“汉谣魏什久纷纭”的现状,所持的雅正观特别苛严,甚至狭隘,连李白、杜甫也不完全符合其雅正标准。他批评那些不自珍重的诗人,说“诗人玉为骨,往往堕尘滓。衣冠语俳优,正可作婢使”(卷二《别李周卿》),他批评苏轼,“不能不为风俗所移”,创作“杂体”诗,并对振兴风雅传统感到悲观失望,说“诗至于子瞻,而且有不能近古之恨,后人无望矣”(卷三十六《东坡诗雅引》)。在他看来,众多诗人之所以不合格,原因之一就是多写杂体诗,也就是因为“衣冠语俳优”、“俳谐怒骂”,可见,“俳谐怒骂岂诗宜”是批评所有诗人“俳谐怒骂”的缺点,他的打击面要比黄庭坚、严羽等人宽得多。 元好问的这番言论,还特别针对“今人”而发,后两句说得很清楚,是说“今人”合该嘲笑古人之“拙”,只知道有雅,不知道有其他。这是批评今人不及古人纯正,以曲学、小说、俳谐怒骂入诗,据《归潜志》记载,李纯甫正是这类“今人”,他“幼无师传”(卷八),“平日喜佛学”(卷九),“南渡后,文学多杂葛藤,或太鄙俚不文”(卷十),如解释老子“道生一”,有“一二三四五,虾蟆打杖鼓”(卷九)之语,他的这一套应该在元好问所批评的“曲学”和“小说”的范围之内。李纯甫还喜欢以俳谐怒骂入诗,《归潜志》卷九曰:“李屏山视赵闲闲为丈人行,盖屏山父与赵公同年进士也。然赵以其才,友之忘年。屏山每见赵致礼,或呼以老叔,然于文字间未尝假借;或因醉嫚骂,虽愠亦无如之何。其往刺宁边,尝以诗送,有云:‘百钱一匹绢,留作寒儒裩。’讥其多为人写字也。又云:‘一婢丑如鬼,老脚不作温。’讥其侍妾也。又《送王从之南归》有云:‘今日始服君,似君良独难。惜花不惜金,爱睡不爱官。’亦一时戏之也。”这类戏谑之作传布甚广,也应在元好问的批评之中。 除李纯甫之外,当时以俳谐怒骂入诗的还有“颇善李屏山”的马天采④,其人“诡怪好异,又喜为惊世骇俗之行”,“南渡为史院编修官,殊无朝士风,杂学,通太玄数”(《归潜志》卷五)。元好问说其诗“欲别出卢仝、马异之外,又多用俳体作讥刺语,如云‘木偶衣冠休吓我,瓦伶口颊欲谩谁。啮骨取肥屠肆狗,哺糟得罪酒家猪’,如此之类,不得不谓之乏中和之气”(《中州集》卷七)。李纯甫、马天采等人的这种诗风,正是元好问这首诗在现实中的批评对象。至于“今人合笑古人拙”一句,是否别有所本,因文献阙如,已不得而知了。 --引自“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胡传志 金代文学研究http://www.shixue.net/”

诗人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420篇诗文

诗文推荐

礼备乐成,干健天行。

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海棠开后,红雨洒江濆。

春风路,窥杏非,剪葵榛。

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恨,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帘纤雨。

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颂祗之堂,芳以圭黻,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於穆圣祖,宅神皇极。

降鉴在下,子孙千亿。

羽衣玉佩,旗纛旄节。

巍巍煌煌,秩祀万国。

七佛已前只与麽,七佛之后亦复然。

片云生晚谷,孤鹤下辽天。

久晴不雨则旱,旱固可忧。

久雨不晴则涝,涝亦可忧。

不旱不涝,尤为可忧。

不曾下得春时种,空向田头望有秋。

世尊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瞎,世尊双眼明。

世尊双眼瞎,智门双眼明。

日面月面,霹雳闪电。

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出一丛林,入一丛林。

不具参方眼,难透祖师心。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白圭无玷,顽石点砂。

转关一拶,佛祖仇雠。

咦,咬猪狗汉转风流。

万椟之衬,一絇之丝。

妥之诵之,谁为此施。

归之后神,神日何为。

不宰之功,荡然四垂。

天得一以清,元正启祚。

地得一以宁,万物咸新。

且道衲僧得,一合作麽生。

太平歌有道,和气笑迎春。

元宵令节,且喜天晴。

高烧银烛,照佛光明。

风萧萧,雨萧萧。

天高地厚,水阔山遥。

达磨大师无端游梁历魏,二祖大师平白失了一臂。

水潦和尚不合吃马师一踏,天下大禅佛枉自吃了四藤条,说着令人恨不消。

簇簇上来,却之不回。

簇簇下去,留之不住。

於斯立片时,瞬目不扬眉。

言无展事,语不投机。

随言者丧,滞句者学。

逢人不得错举。

嘉栗旨酒,博腯牲牷。

神鉴孔昭,享兹吉蠲。

夙夜毖祀,孝以奉先。

永锡纯嘏,功格于天。

非衣不传於法,非法不授於衣。

衣既已授,法若为传。

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