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代北有豪鹰,生子毛尽赤。

渥洼骐骥儿,尤异是龙脊。

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辈伯。

人间好少年,不必须白晰。

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

十九授校书,二十声辉赫。

众中每一见,使我潜动魄。

自恐二男儿,辛勤养无益。

乾元元年春,万姓始安宅。

舟也衣彩衣,告我欲远适。

倚门固有望,敛衽就行役。

南登吟白华,已见楚山碧。

蔼蔼咸阳都,冠盖日云积。

何时太夫人,堂上会亲戚。

汝翁草明光,天子正前席。

归期岂烂漫,别意终感激。

顾我蓬屋姿,谬通金闺籍。

小来习性懒,晚节慵转剧。

每愁悔吝作,如觉天地窄。

羡君齿发新,行己能夕惕。

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

回身视绿野,惨澹如荒泽。

老雁春忍饥,哀号待枯麦。

时哉高飞燕,绚练新羽翮。

长云湿褒斜,汉水饶巨石。

无令轩车迟,衰疾悲夙昔。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此是乾元元年春在谏省作。【朱注】《唐书·宗室世系表》:舟字公受,虔州刺曳、陇西县男。父岑,水部郎中、眉州刺史。《旧书》:梁崇义逆命,命金部员外李舟谕旨以安。柳宗元《石表先友记》:李舟,陇州人,有文学俊辩,高志气,以尚书郎使危疑反侧者再,不辱命。被谗妒,出为刺史,废痼卒。杜诗凡题中纪韵者,皆系排律。此篇乃五古,不当纪韵,疑属刊误。  代北有豪鹰①,生子毛尽赤②。渥洼骐骥儿③,尤异是虎脊④。李舟名父子⑤,清峻流辈伯⑥。人间好少年,不必须白皙⑦。十五富文史⑧,十八足宾客。十九授校书,二十声辉赫⑨。众中每一见,使我潜动魄⑩。自恐二男儿,辛勤养无益(11)。  (首叙校书才望出众,从父说到其子。【卢注】李舟于德宗朝奉使诣刘文喜,陈以祸福,帐下杀文喜以降。又奉使诣梁崇义,谕旨安之,劝崇义入朝,言颇切直。观公此诗,知少年时便已杰出矣。二男,公子宗文、宗武也。)  ①《国策》;代三十六县。《汉书》:雁门、代郡,皆晋地也。今为代州。②魏彦深《鹰赋》:“白如散花,赤如点血。”③《史记》:田光谓燕太子丹曰:“臣闻骐骥壮盛之时,一日千里。”④《天马歌》:“虎脊两,化若鬼。”⑤《汉·萧育传》:王凤以育名父子,除为功曹。言育为名父之子也。⑥《魏志·常林传》:林节操清峻。沈约奏弹:“玷辱流辈。”⑦《陌上桑》:“为人洁白皙。”⑧萧琛诗:“文中更区分。”古乐府:“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此四语所本。又后汉人《为焦仲卿妻诗》:“十三能织绮,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亦四语叠叙。⑨《洛阳伽蓝记》:“炎光辉赫,独绝世表。”⑩钟嵘《诗品》:“陆机所拟十四首,惊心动魄。”(11)《抱朴子》:“怀损命之辛勤。”  乾元元年春①,万姓始安宅②。舟也衣彩衣③,告我欲远适。倚门固有望④,敛衽就行役⑤。南登吟《白华》⑥,已见楚山碧⑦。蔼蔼咸阳都⑧,冠盖日云积⑨。何时太夫人,堂上会亲戚。汝翁草明光⑩,天子正前席(11)。归期岂烂漫(12),别意终感激(13)。  (此送别而记其孝思,从母说及其父。舟父向为眉州刺史,天宝之乱必寓家于此,故其母倚门而望。楚山,母在之处。咸阳,迎母还京。岂烂漫,归时不远。终感激,不忍离父也。)  ①《肃宗纪》:乾元元年二月丁未,大赦,免陷贼诸州三岁税,天下非租庸,无辄役使。②《诗》:“其究安宅。”③《列士传》:老莱子行年七十,作婴儿娱亲,著五采■烂衣。《困学纪闻》:曹植《灵芝篇》:“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欷欷泪沾巾。”今人但知老莱子,而不知伯瑜耳。④《后汉书》:薛包事母孝,出入有时,至期,母必倚门望之,包必至矣。略与王孙贾同。⑤《魏都赋》:“敛衽魏阙。”出行皆谓之行役,如公还成都,自云“他乡复行役”,不必奉使者称行役也。《诗》:“予季行役。”⑥刘庭芝诗:“南登汉月孤。”《诗序》:“《白华》,孝子之洁白也。”束皙《补亡诗》:“白华朱萼,被于幽薄。粲粲门子,如磨如错。终晨三省,匪惰其格。”⑦《史记·秦纪》:楚自汉中,南有巴黔,惠文王十三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据此,则蜀汉本属楚地,故云“楚山碧”。宋武帝诗:“楚山带旧苑。”⑧左思诗:“蔼蔼东都门,群公饯二疏。”咸阳,乃长安所都。⑨《孝文帝纪》:“冠盖相望,结辙于道。”《汉书》:列侯妻,称夫人。列侯子复为列侯,称太夫人。⑩《三秦记》: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内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金■玉阶,昼夜光明。《汉官仪》:尚书直宿建礼门,奏事光明殿下,下笔为诏策,出言为诰令。(11)《贾谊传》:上从宣室至夜半,文帝前席。(12)《庄子》:“性命烂漫矣。”《琴赋》:“留连漫烂。”(13)孙万寿诗:“别意凄无已。”  顾我蓬屋资①,谬通金闺籍。小来习性懒②,晚节慵转剧③。每愁悔吝作④,如觉天地窄⑤。羡君齿发新⑥,行己能夕惕⑦。临歧意颇切⑧,对酒不能吃⑨。  (此临别而自伤衰老。通籍,时为拾遗也。悔吝,抗疏蒙谴也。前云意感激,指李言。此云意颇切,公自言。) ①顾,念也。《抱朴子》:“窜绳枢之蓬屋。”②梁吴均诗:“小来重意气。”《书》:“习与性成。”③慵,懒也。剧,甚也。④《易大传》:“悔吝者,忧虞之象也。”⑤天地窄,犹《诗》言高厚跼蹐。⑥缪袭诗:“齿发行当堕。”⑦《论语》:“行己有耻。”《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⑧阴铿诗:“临岐悯圣情。”⑨李陵《别苏武》诗:“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回身视绿野①,惨澹如荒泽②。老雁春忍饥,哀号待枯麦③。时哉高飞燕④。绚练新羽翮⑤。长云湿褒斜⑥,汉水饶巨石⑦。无令轩车迟⑧,衰疾悲宿昔⑨。  (此惜别而兼叙情景。回身,李去而回顾也。长安乱后,故野如荒泽。雁饥,自叹其贫。燕飞,李行之壮。褒斜,汉中所经之地。末二,嘱其早还以慰己也。此章,前二段各十六句,后二段各十句。) ①萧子范诗:“回身隐日扇。”谢灵运诗:“春晚绿野秀。”②《世说》:道壹道人曰:“先集其惨澹。”八泽、八荒,见《淮南子》。③《诗》:“鸿雁于飞,集于中泽。”“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桓帝时童谣:“大麦青青小麦枯。”④《诗》:“有鸟高飞。”⑤《赭白马赋》:“别辈超群,绚练敻绝。”注:“绚练,疾也。”何逊诗:“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⑥《芜城赋》:“晬若断岸,矗似长云。”《后汉·顺帝纪》:罢子午道,通褒斜路。注:褒斜,汉中谷名。南谷曰褒,北谷曰斜,首尾七百里。汉水亦在汉中。何仲默《三秦志》:自秦入蜀,有三谷:西南曰褒谷。南曰骆谷,从洋入。东南曰斜谷,从郿入。其所从皆殊。⑦兴元府为汉中郡。汉水出嘉州。《江赋》:“巨石硉矹以前却。”⑧古诗:“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⑨张华诗:“衰疾近殆辱。”徐于诗:“宿昔当离别。”王嗣奭曰:此明是一篇送人序,韵而为诗,语皆工炼。而气独流畅。  黄常明《诗话》:数物以个,谓食为吃,字近鄙俗,独杜屡用。如“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却绕井栏添个个”。又如“楼头吃酒楼下卧”,“但使残年饱吃饭”,“梅实许同朱老吃”,《送李校书》云“临歧意颇切,对酒不能吃。”盖篇中大概奇特,不妨映带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新符旧历。

交割新年余七日。

谁识春华。

元住东川太守家。

一年一曲。

拟尽形容无可祝。

愿似庭梅。

长向春风伴斗魁。

烟漠漠。

醉里看春都错。

过了清明迟一著。

牡丹重约摸。

晓日渐明檐角。

天与芳辰难却。

驻得韶华元有药。

桃源谁共约。

言无展事,语不投机。

随言者丧,滞句者学。

逢人不得错举。

毫末非轻,丘山非重。

按佛祖云头,穿衲僧鼻孔,剖破方知无罅缝。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木平搬土,石霜泥壁。

范山断足,仰山作息。

澄翠门下,朝朝入室。

如上所供,并皆诣实。

春寒欲尽复未尽,二十四番花信风。

儒之宫兮千柱眈如,峨冠绮袂兮群而趋。

食焉稻鱼兮隶焉诗书,我侈其成兮绎其初。

诲掖之孔敏兮築兴之不徐,偾於昔焕於今兮繄百年其有待。

企三贤而相攸兮遗躅未沫,匪若人之良茂兮吾将奚赖。

芹波摇日兮槐阴转午,一尘不栖兮重廊邃宇。

执经前兮仪仪而訏訏,君颜舒舒兮而究而语。

有粹其文兮有觌其古,风舞雩兮步趋绳矩。

鄙人留眼兮夫也接前人之武,人今翩鸿兮与南翔。

云气蓬瀛兮观虚皇,膏馥沾被兮淮之乡,君之惠兮乡之人不可忘。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此心如江水,日夜东复东。

不惟爱吾庐,顾瞻几临风。

向来御史驄。

在我何得失,人自分悴丰。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

惊起陕府铁牛,撞倒石霜角虎。

时节既相当,因缘难莽卤。

入门一句,宾主历然。

不劳弹指,天宽地宽。

壶中消息异人间。

户牖见通,墙壁生碍。

簸箕有唇,洞庭无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倒栽石上无根树,枝叶通身一夜萌。

情尘未脱,有眼如盲。

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

且作麽生是真说,屋头泉溜响无休,砌下寒蛩声更切。

天悠悠,云悠悠。

辊底浪花翻雪,竞龙舟。

觉性中,圆无不融。

闻时富贵,见后贫穷。

穷则变,变则通,草鞋狞似虎,拄杖活如龙。

无心游此国,有心复宋国。

有心无心中,通天路头活。

拄杖头边胱日月。

水不洗水,金不博金。

青天白日,自古自今。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阿呵呵,知不知,青毡元是吾家物,好看金牛作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