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山下水

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泠泠一带寒。

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

诗人简介

周濆,生平不详。《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其集1卷,已佚。《粤诗搜逸》卷一谓是五代末至宋初昭州(今广西平乐)人周渭之弟,未详所据。《全唐诗》存诗4首。另《永乐大典》卷二八〇九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4篇诗文

诗文推荐

鸡寒上树,鸭寒下水。

三百馀会不能宣,九年面壁徒瞌睡。

休瞌睡,上是天兮下是地。

深默而耀,至虚而灵。

我亡黑白,谁为丹青。

一上噗落机纽,万缘分化形。

月下水而明洁,云出岫而轻盈。

善应无方果如此,这回随处立门庭。

年年团扇怨秋风。

愁绝宝杯空。

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

而今休矣,花残人似,人老花同。

莫怪东篱韵减,只今丹桂香浓。

之调水符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

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

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

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刹刹尘尘,随应现身。

百川之月,百华之春。

阿你随宜手眼快,更谁敢议骨头贫。

道交德邻,主主宾宾。

三世混融,据本来而合同;

六门变通,在今日而亡功。

下钱胡饼案,放手馒头笼。

南山起云兮北山下雨,古佛露柱兮互换家风。

还还,不消下水及登山。

左右逢源名实相,从斯周匝卧云闲。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

明月临关。

几阵西风落叶干。

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

笔墨生寒。

曾说离愁千万般。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

明月临关。

几阵西风落叶干。

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

笔墨生寒。

曾说离愁千万般。

黄公山下官悰冷,应有新吟续七哀。

静而无像,动而无功。

湛兮秋下水,应也树头风。

到处随缘成佛事,超情只个是神通。

来时露裛衣香润。

彩绦垂鬓。

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更、花相近。

西去阳关休问。

未歌先恨。

玉峰山下水长流,流水尽,情无尽。

不如归,烧痕青青春蕨肥。

茅篱数掩山四围,有秫可酿荷可衣。

世间何地非危机,曷不长守西山饥。

君不见秋崖醉眠钓鱼矶,六年不出山下扉。

不如归,长安道上烟尘飞,莫向山家怨落晖。

同住西山下。

是天地中间,爱酒能诗之社。

船向少陵佳处放,尘世必无知者。

暑不到、雪宫风榭。

楚竹忽然呼月上,被东西,几叶云萦惹。

云散去,笑声罢。

清尊莫为婵娟泻。

为狂吟醉舞,毋失晋人风雅。

踏碎桥边杨柳影,不听渔樵闲话。

更欲举、空杯相谢。

北斗以南如此几,想吾曹、便是神仙也,问今夜,是何夜。

九月尽,十月初。

山下开田,山上开炉。

开田要博饭吃,开炉暖热身躯。

登黄楼,望黄州,黄州望不见,楼下水东流。

水流何可留,浮云更悠悠。

伤心泽畔客,憔悴楚兰秋。

箕踞狂歌老瓦盆,燎毛燔肉似羌浑。

传呼草市来携客,洒扫渔矶共置樽。

山下黄童争看舞,江干白骨已衔恩。

(时詹方议葬暴骨。

)孤云落日西南望,长羡归鸦自识村。

何处龙山事不偏。

晋王祠下水浮天。

参空铁树三千丈,刻石名臣五百年。

歌浩荡,酒如川。

暂陪珠履对风烟。

自怜白发无能事,只有丹心在日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

尽日测测轻寒,帘底吹香雾。

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

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

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

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

共剪西窗蜜炬。

山头种石悬苍云,山下急流风卷纹。

何年荒碑当岭立,龟趺圭首犹鳞皴。

神龙驱毫鬼输墨,羊公精神荆楚色。

想当意匠经营初,已尽东南烟雾迹。

从来登览非真游,襄人正乐吴人愁。

尊前邹湛亦不恶,江山千古同悠悠。

君不见征南后来人姓杜,自喜作碑心更苦。

祗留陈迹笑痴迷,行客何曾泪如雨。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

红妆翠盖木兰舟。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

一尊白酒寄离愁。

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