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
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
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
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与前诗亦同时作。 路出双林外①,亭窥万井中。江城孤照日,山谷远含风,兵革身将老,关河信不通②。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此章,乃登山亭而作也。上四叙景,下四感怀,八句皆整对。凭高遥望,故城照日而见其孤,谷含风而觉其远。世乱无家,止余数行之泪,忍对此百花丛中乎,伤心甚矣。) ①【朱注】《傅大士传》:“大士舍宅于松下建寺,因以树名双林。”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大士熏禅所憩,独在高岩。爱挺嘉木,是名梼树。擢本相对,似双槐于侠门;合干成阴,类双桐于空井。”②庾信《哀江南赋》:“提挈妻子,关河累年。”【赵汸注】吐蕃犹盛,故关河未通。张易之诗:“鸟吟千户竹,蝶舞百花丛。”上兜率寺 【鹤注】寺在梓州,当是广德元年作。洙曰:佛书有兜率天宫,故以名寺。《释迦成道记注》:梵云兜率陀,或云睹史陀,此云知足,即欲界第四天也。【钱笺】《图经》:兜率寺在梓州郪县南二里,《寰宇记》:前瞰郡城,拱揖如画。侯圭《东山观音寺记》云:梓州浮图大小十二,慧义居其北,兜率当其南,牛头据其西,观音距其东。《方舆胜览》云:兜率寺在南山,一名长寿寺,隋开皇中建,即苏轼诗所称“牛头与兜率,云木郁堆垅”者。其林泉纠合之势,山川表里之形,抽紫岩而四绝,叠丹崖而万变。连溪拒石,所以控引太虚;蒸云驾雨,所以荡洩元气。此见王勃寺浮图碑。 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①。江山有巴蜀②,栋宇自齐梁③。庾信哀虽久④,周颙好不忘⑤。白牛车远近⑥,且欲上慈航⑦。 (此章初上兜率寺而作也,上四言景,下四言情。兜率知名之寺,乃真如会法之堂,见其为禅宗也。江山兼有巴蜀,写其形胜。栋宇起自齐梁,推其古迹。庾信哀时,周颙好佛,皆属自喻。未言安得驾彼牛车,以藉慈航之一渡乎。)①《圆觉经略疏》:“圆觉自性,本无伪妄变易,即是真如。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梁简文帝诗:“当须耳应漏,然后会真如。”江总《入龙丘岩精舍》诗:“法堂犹集雁。”②【赵注】江山有巴蜀,犹羊叔子登岘山云“自有宇宙,即有此山”之义。王勃诗:“江山蜀道赊。”③向秀《思旧赋》:“栋宇存而不毁。”【朱注】王勃《郪县兜率寺碑》:“兜率寺者,隋开皇中之所建也。”此云自齐梁,疑未详考。④《北史》:庾信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⑤蔡曰:何颙见《后汉书·党锢传》,与诗义不类,或疑是周颙。周颙奉佛有隐操。朱注云:按蔡注本叶少蕴《避暑录》。《南史》:周颙音词辩丽,长于佛理,于钟山西立精舍,休沐则归之。清贫寡欲,终日长蔬,虽有妻子,独处山舍。公岳麓道林二寺诗用此,亦作何颙,盖周何字相近而讹耳。胡遁叟曰:史称周颙与何澈皆精信佛法,周娶妻,何食肉,各有其累。公盖误忆其姓用之耶。《文选》李善注引梁简文帝《草堂传》曰:周颙昔经在蜀,以蜀草堂林壑可怀,乃于钟岭雷次宗学馆立寺,因名草堂,亦号山茨。⑥《法华经》:“有大白牛,肥重多力,形体殊好,以驾宝车。”车远近,谓远近俱可到。⑦清凉禅师《般若经序》:“般若者,苦海之慈航,昏衢之巨烛。”梁昭明太子诗:“慧海渡慈航。”叶梦得曰: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唯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形迹捕诘。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则其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尽在有、自两字间,而吞吐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东泉千年流不休,西泉千年秘不流。
临海令君一念作,猿鸟未知泉已觉。
殿脚西头苍石根,向来元无泉眼痕。
一朝擘崖迸膏乳,却与东泉作宾主。
令君已升金掌中,白鹤古祠烟雨蒙。
父老思君难弃得,登亭饮泉三叹息,祝君公台寿千百!
君不见古来五关虎豹守,入仕艰难无不有。
兴能一札秋槐黄,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龙鳞万万手,咳唾骊珠万万口。
蓬莱无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邂逅登名岂不偶,选坑沉沦十八九。
光范三书徒尔忙,子公一纸焉所取。
书生身体纵著翅,飞声未办廷臣右。
还知气至天地春,花者必花柳必柳。
中庸末章八引诗,三诗首言士所为。
衣锦尚絅潜虽伏,屋漏不高天听卑。
至隐至微至显见,鬼神森列何中欺。
斗间有气射古剑,石上无根生瑞芝。
快雨乍晴虹霓起,蛰虫欲振雷霆驰。
静中根本动中发,暗处精神明处知。
禊帖昔秘永禅师,不过纸上王羲之。
御史萧翼百计取,公等乃有胸中奇。
胸中奇者五色笔,可以补天可活国。
宗彝作绘袞作火,可但能书梵王译。
此之所宝玉非石,求而不藏卞和泣。
良贾韫匵什其袭,藏而不求价倍百。
公等翰墨今第一,谁云识字不得力。
借径文艺以致身,勋名政要无心得。
九万里迅扶摇风,今日朝廷贞观同。
联翩房杜肩王魏,试人常何草封事。
瓮城高,盘径近。
十里笋舆稳。
欲驾还休,风雨苦无准。
古来多少英雄,平沙遗恨。
又总被、长江流尽。
倩谁问。
因甚衣带中分,吾家自畦畛。
落日潮头,慢写属镂愤。
断肠烟树扬州,兴亡休论。
正愁尽、河山双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