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代父送人之新安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译文

毵毵(sānsān),形容柳条细长柔软。

注释

毵毵(sānsān),形容柳条细长柔软。

赏析

题中“代父”当指代父亲作送别诗,不是代父送客。“新安”是歙州(今安徽歙县)的别称。明万历年间于广东新设新安县,那已是陆娟之后的事情。

  这首诗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别图,后一句一幅,为江上行舟图。

  先说前二句。所写为江边一亭(“津”,江河),亭旁杨柳数行,条条缕缕,飘拂风中,新叶晶莹如碧玉。“碧”字透出光泽感,如画面上的亮色。树下站立着行者与送者,正在作最后的告别,彼此酒已半酣。著“东风”二字,关照上句的柳条,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带轻飏,衬托出酒后陶然之态。作者省略前后内容,单取一个视觉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画面。另外,通常离别诗,多抒写悲苦之情,而作者对此显然不愿渲染,因为恐怕破坏她所描绘的美丽图景。

  至第三句,已转入舟行江上。描写落花,暗借上句“东风”二字,呈现飞舞之态。“万点落花舟一叶”,映照得何等漂亮。似乎是漫天春色,环绕行人。这实在是一个画面的描摹。本来,即使夸张,也不可能有那许多落花飞到江面上去。但作为图画来看,因为是在一个平面上,“万点落花”便可与“一叶舟”相衬托。结句借助联想,想象舟行江南,一路均是飞花,始终可以满载春色。这句利用诗歌表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长处,将眼前景象,作无限延展,使诗中情味更浓。同时亦有祈祷行人一路平安欢乐的意思。

  此诗即为“代父”而作,当是在作者出嫁以前。按古时习惯,其年龄不会超过十七、八岁。所以在这首诗中,关于送别本身,着墨不多,离情别思,也虚淡若无。作者呈现的,全是一个少女对美丽春光的无限欢欣。

诗人简介

陆娟,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弘治时期。松江(今属上海市)人,能诗。华亭陆德蕴(润玉)之女,马龙妻。其父隐居北郭,有高行,曾为明代书画家沈周的老师。► 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儒之宫兮千柱眈如,峨冠绮袂兮群而趋。

食焉稻鱼兮隶焉诗书,我侈其成兮绎其初。

诲掖之孔敏兮築兴之不徐,偾於昔焕於今兮繄百年其有待。

企三贤而相攸兮遗躅未沫,匪若人之良茂兮吾将奚赖。

芹波摇日兮槐阴转午,一尘不栖兮重廊邃宇。

执经前兮仪仪而訏訏,君颜舒舒兮而究而语。

有粹其文兮有觌其古,风舞雩兮步趋绳矩。

鄙人留眼兮夫也接前人之武,人今翩鸿兮与南翔。

云气蓬瀛兮观虚皇,膏馥沾被兮淮之乡,君之惠兮乡之人不可忘。

老龟千年作一息,天地併入支床力。

何年生此石肠儿,非皮裹骨骨裹皮。

君家元绪不慎口,遂与老桑同一朽。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试与话禅当点头。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

故应为我发新诗。

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

还凭流水送人归。

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岁峥嵘以高逝兮,辰一往而不返。

夫君胡为乎,伏幽陵而连蹇。

邈佳人之怀余兮,策予马之不前。

亘川涂之修阻以纷错,兮雪漫漫而蔽天。

期百舍之不息兮,命予驾而勉旃。

海水缩,天风寒。

一阳破坤,六阴生乾。

君子之道日长,小人之道日消。

南山之瀑水兮,激石滈瀑似雷惊,人相对兮不闻语声。

翻涡跳沫兮苍苔湿,藓老且厚,春草为之不生。

兽不敢惊动,鸟不敢飞鸣。

白鼋涡涛戏濑兮,委身以纵横。

王人之仁兮,不网不钓,得遂性以生成。

西天末叶,东土初枝。

趑趄梁魏兮形影相吊,冷坐嵩少兮路径委蛇。

将谓单传直指,谁知一握乱丝。

骂底恨底患在为人之师。

今则枝枯叶陨,敷茂何期。

有屈明胆无雪处,临风只可自嘘戏。

聊陈菲供,来兮鉴诸。

望娟娟兮云之篁,结氤氲兮成堂。

百草棼而易蘦兮,孰与玩遗芳?

■美人之好饰兮,辟氛台而清凉。

岂大原之无所兮,若稽首乎西皇。

虚中以象迹兮,体员以用方。

又乌知吾之所兮,为西为东。

吾有车兮山之阿,吾有舟兮江之沚。

任重兮致远,欲行兮谁止。

车欲行兮山路槎牙,舟欲行兮底着平沙。

吾不能移王屋之山兮,通褒斜之孤。

此舟车兮,孰推孰挽。

将狶膏棘轴而强挽兮,畏颡泚兮力疲。

将编蒲结草而强挽兮,惮褰裳而汩其泥。

欲行石兮乘流,吾当求之梓人之与阳侯。

田彼黍矣,则食於秋。

我人之耕,载芟载薅。

岂不惮劳,将食无攸。

烹金之炉,铸人之模,净名一默。

国师三呼,你诸人又向甚麽处摸索。

行路难,归去来。

三日汝南城不开,天角隐隐闻轻雷。

掣电更划划,猛雨还漼漼。

稍添汪汪陂,渐淹高高台。

我欲晨兴出南郭,极目唯月白水漫蒿莱。

驿道安在哉,连山洑流相喧豗。

父母不复顾,婴孩弃之如尘埃。

戢戢生鱼头,人世永隔良可哀。

清都咫尺可以诉,谁挽北斗魁。

呜呼行路之难,邦人之灾。

我策我马将安求,人之悠悠谁适谋,言东之游。

有所思,藐何许,乃在洞庭之阳,潇湘之浦。

我欲访之限重阴。

水有吞舟之巨鱼兮,山有食人之猛虎。

有所思,藐何许,沉沉静夜愁风雨。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君子之去,亦如其来。

小人之来,亦如其云。

既有恩情,且无怨怒。

既有僧嫌,且无思慕。

彼云雨兮,曾莫之私。

黍稷繁芜兮,草木其宜。

田野不辟兮,其谁荒之。

远人之思兮,其谁来之。

其勤其施,惟先君之思。

高山如高人,可仰不可亵。

山中老锄犁,山前走车辙。

终日对孱颜,如目不见睫。

高人与高山,千里风期接。

妙思入青冥,毫端寄明灭。

况复簿领中,见此寒岌页。

悠然境意会,刍豢端自悦。

手板亦何为,趋势走背汗浃。

从渠且倒持,吾自支吾颊。

翳古人之寥寥兮,夫何思之弗谖,蹇余生之独后兮,曾不得与之周旋。

旷斯世而勿见兮,故增唏而永叹。

抚遗籍而玄览兮,幸所闻之可尊。

彼丹心之耿著兮,谅虽亡而实存。

苟逆风而遐契兮,尚何有于古今。

览元化兮无穷,感徂景兮如驶。

余发兮种种,余怀兮亩亩。

驷黄虬兮遐征,仰超然之高轨。

猗圣言兮如天,至道兮如海。

超鸿濛兮何极,窥浩茫兮无涘。

孰导余以正适兮,遵坦涂而容才。

惟谅友之昭昭,庶订余之懒愦。

鸣呼噫噫,古人之兮,惠我无疆。

忽不见兮心之伤,余之思兮心之伤,余之思兮曷云其忘。

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望。

非天人君之相和兮,谁逍遥以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