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
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胡城。
豺狼塞路人断绝。
烽火照夜尸纵横。
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
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
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
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胡城。
豺狼塞路人断绝。
烽火照夜尸纵横。
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
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
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黄鹤编在广德二年,盖天宝十四载至此为十年也。《杜臆》:此篇是杜集中七言排律。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失道非关出襄野①,扬鞭忽是过湖城②。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天子亦应庆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③。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④。江边老翁错料事⑤,眼暗不见风尘清。 (上八乱极思治之机,下四忧时虑患之意。《杜臆》:此为代宗不诛程元振而作。吐蕃入寇,逼乘舆,毒生民,祸皆起于程元振。所望一时君臣,翻然悔悟。当柳伉疏入,但削官放归,此诗所以有劈孽全生之叹也。岂知嬖孽不除,则兵不得解。兵不能解,则诛求仍不得息。其事之舛谬,真出于意料之外矣。然则风尘亦何由清,而太平将何时见乎。通篇一气转下,皆作怪叹之词。) ①【天台谢省注】代宗避寇奔走,非如黄帝迷道,却似明帝微行。《庄子》: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②《世说》:王大将军顿军姑熟,明帝著戎服,乘巴賨马,赍一金鞭,阴察军形势。敦昼寝,梦日绕城,忽惊觉曰:“营中有黄须鲜卑奴来,何不缚取。”命骑追之,不及。【朱注】按《晋书·明帝纪》,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王敦传》帝至芜湖,察敦营垒于湖,即芜湖也。地志:晋太康中,分丹阳置于湖县,即今当涂县地。又芜湖县有王敦城,此诗所云湖城也。自唐以来,皆破句读,故乐府有《湖阴曲》,张文潜始正之,云于湖为句。③《孝经钩命诀》:明王用孝升平致。又《梅福传》:升平可致。④《唐韦》:代宗在陕,削程元振官爵,归田里,广德二年春正月,以私入京师,配流溱州,复令于江陵府安置。苟悦《申鉴》:“省闼清净,劈孽不生。”⑤江边,指嘉陵江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瞿昙住西域,说法度群生。
群生所依怙,目以不动尊。
惟其不动故,群动皆摄受。
是时波旬种,百千万眷属。
排拫摧毁辱,蜂发雨矢集。
瞿昙如须弥,蜉蠓如予何。
亦如太虚空,云翳自变灭。
砥柱中惊波,古今无少损。
不动而坐胜,妙力固如是。
子道已末法,衲子沈世纷。
竞为住院计,匪利即趋名。
就常不待招,逐有栈豆恋。
实师住神居,四众所归向。
云何得归向,以师清修故。
虽为众归向,不作患失想。
翩然挈瓶锡,去若释峤云。
亦如箭辞弦,势若不可挽。
自师扫积弊,群魔尚遗种。
瞿昙昔去世,政以波旬故。
师行不回首,彼魔所愿欲。
虽无末法病,或昧不动意。
请答四众心,请为神居地。
柅车折蜚锡,山立镇故栖。
须弥自悲恙,太虚自空旷。
冲波沄沄去,砥柱屹不知。
群魔今末势,残雪行见晛。
我心寂不动,是瞿昙智力,是子大法权。
我不为子道,子道可概举。
庸酌四众心,为子说此偈。
瞿昙设住世,与子同首肯。
朱栏控带青璧烟,碧峰浮出丹枫颠。
东方铃铎西方磬,轻霞淡照横江天。
南厓高,北厓俯,群峰奔走如龙虎。
千寻巨石连空来,断处曾经巨灵斧。
天池阔,汤谷长,秋虹万里横苍茫。
渔舟尾挂金连环,鸳鸯飞出蒹葭霜。
浔阳潮有无,白帝在何处?
回望吴天雁,南翔又西翥。
孤帆远映青空来,绿树横分半江去。
重沙复岸束复张,鲸鳄横斜失依据。
海月缘沙生,珠子随潮来。
残阳尚悬壁,素魄先临台。
仙家瑶草九月寒,远公石上三花开。
燕子矶头饮牛客,偶来莫使世人猜。
青山对酒谁为主,惟有箫声晚自哀。
醉领玉川子,夜入支公院。
危阁邀共登,身在霜空半。
缺月穿云来,尘区未应见。
长飚荡寸霭,天宇痕无线。
坐久吹青灯,寒光可对面。
飘飖释苑秀,洒落儒林彦。
相逢爱忧清景,险语写幽玩。
野令才素悭,斗为吟毫健。
诗成万象索,孤影转楼殿。
游屦绝出门,高僧应作伴。
近鬓彩钿云雁细。
好客艳、花枝争媚。
学双燕、同栖还并翅。
我合著、你难分离。
这佛面、前生应布施。
你更看、蛾眉下秋水。
似赛九底、邮他三五二。
正闷里、也须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