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登徒子好色赋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

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

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

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

至于好色,臣无有也。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

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

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

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

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

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

"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

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 、洧之间 。

是时向春之末 ,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

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

赠以芳华辞甚妙。

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

意密体疏,俯仰异观;

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复称诗曰:'寐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

'因迁延而辞避。

盖徒以微辞相感动。

精神相依凭;

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译文

  楚国大夫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他说:“宋玉其人长得娴静英俊,说话很有口才而言辞微妙,又很贪爱女色,希望大王不要让他出入后宫之门。”

  楚王拿登徒子的话去质问宋玉,宋玉说:“容貌俊美,这是上天所生;善于言词辨说,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至于贪爱女色,下臣则绝无此事。”楚王说:“你不贪爱女色确有道理可讲吗?有道理讲就留下来,没有理由可说便离去。”宋玉于是辩解道:“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楚国女子之美丽者,又没有谁能超过我那家乡的美女,而我家乡最美丽的姑娘还得数我邻居东家那位小姐。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她那眉毛有如翠鸟之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腰身纤细如裹上素帛,牙齿整齐有如一连串小贝,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阳城和下蔡一带的人们为之迷惑和倾倒。这样一位姿色绝伦的美女,趴在墙上窥视我三年,而我至今仍未答应和她交往。登徒子却不是这样,他的妻子蓬头垢面,耳朵挛缩,嘴唇外翻而牙齿参差不齐,弯腰驼背,走路一瘸一拐,又患有疥疾和痔疮。这样一位丑陋的妇女,登徒子却非常喜爱她,并且生有五个孩子。请大王明察,究竟谁是好色之徒呢?”

  在那个时候,秦国的章华大夫在楚国,趁机对楚王进言说:“如今宋玉大肆宣扬他邻居的小姐,把她作为美人,而美色能使人乱性,产生邪念;臣自认为我自己老实遵守道德,我觉得还不如宋玉.并且楚国偏远之地的女子,东临之子,怎么能对大王说呢?如果说我眼光鄙陋,大家的确有目共睹,我便不敢说了。”

  楚王说:“你尝试着再对我说点。”大夫说:“是。臣年少的时候曾经出门远游,足迹踏遍九州,足迹踏遍繁盛的城市。离开咸阳,在邯郸游玩,在郑卫两国的溱水和洧水边逗留。当时是接近春末,将有夏天温暖的阳光,鸧鹒鸟喈喈鸣叫,众美女在桑间采桑叶。郑、卫郊野的美女美妙艳丽,光彩照人。体态曼妙,面容姣好。臣看她们里面美丽的人,称引《诗经》里的话:‘沿着大路与心上人携手同行。’把她送给这芳华美女最妙了。那美人好像要来又没有来,撩得人心烦意乱,恍忽不安。尽管情意密切,但形迹却又很疏远。那美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众不同;偷偷地看看她,心中不由欣喜微笑,她正含情脉脉,暗送秋波。于是我又称引《诗经》里的话:‘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苏醒过来,一派新鲜茂密。那美人心地纯洁,庄重种持;正等待我惠赠佳音。似这样不能与她结合,还不如死去。’她引身后退,婉言辞谢。大概最终还是没能找到打动她的诗句,只有凭借精神上支持相依靠着;真的很想亲眼看看她的容颜,心里想着道德规范,男女之大防。口诵《诗经》古语,遵守礼仪,始终没有超越规矩的差错,所以也终于没有什么越轨的举动。”

  于是楚王同意说好,宋玉就不离去了。

注释

1.登徒子:复姓登徒,未知是否真有其人,可能仅为文学上的虚构角色。

2.楚王:这里是指楚襄王。

3.短:这里指攻其所短。

4.闲丽:文雅英俊。

5.微辞:不满的话。

6.止:与下文"退"相对,指留下。

7.东家之子:东边邻家的女儿。

8.著(zhuó):搽。

9.施朱:涂烟脂。

10.束素:一束白色生绢。这是形容腰细。

11.惑阳城,迷下蔡:使阳城、下蔡两地的男子着迷。阳城、下蔡是楚国贵族封地。

12.窥:偷看。

13.未许:不同意,没有答应。

14.挛(luán):卷曲。

15.齞(yàn)唇历齿:稀疏又不整齐的牙齿露在外面。齞:牙齿外露的样子。历齿:形容牙齿稀疏不整齐。

16.旁行踽(jǔ)偻(lóu):弯腰驼背,走路摇摇晃晃。踽偻:驼背。

17.又疥且痔:长满了疥疮和痔疮。

18.使有五子:使她生有五个儿女。

19.孰察:孰,通“熟”。仔细端详。

20.秦章华大夫在侧:当时秦国的章华大夫正在楚国。章华:楚地名。这里是以地望代称。

21.愚乱之邪:美色能使人乱性,产生邪念。

22.彼:他,指宋玉。

23.南楚穷巷之妾:指楚国偏远之地的女子,也即“东邻之子”。

24.周览九土:足迹踏遍九州。九土:九州。

25.五都: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

26.咸阳:当时秦国都城,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27.熙邯郸:在邯郸游玩。熙:游玩。邯郸:当时赵国都城,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28.从容郑、卫溱(zhēn)洧(wěi)之间:在郑卫两国的溱水和洧水边逗留。从容:逗留,停留。郑、卫:春秋时的两个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到滑县、濮阳一带。溱洧:郑国境内的两条河。《诗经·郑风·溱洧》写每年上巳节,郑国力女在岸边聚会游乐的情况。

29.向:接近,临近。

30.迎夏之阳:将有夏天温暖的阳光。迎:迎接,将要出现。

31.鸧(cāng)鹒(gēng)喈(jiē)喈:鸧鹒鸟喈喈鸣叫。

32.群女出桑:众美女在桑间采桑叶。

33.此郊之姝(shū):意指郑、卫郊野的美女。

34.华色含光:美妙艳丽,光彩照人。

35.称诗:称引《诗经》里的话。

36.遵大路兮揽子祛(qū):沿着大路与心上人携手同行。祛:衣袖。《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

37.怳(huǎng):同“恍”。有望:有所期望。

38.忽:与怳为互文,恍忽:心神不定的样子。这两句是说,那美人好像要来又没有来,撩得人心烦意乱,恍忽不安。

39.意密体疏:尽管情意密切,但形迹却又很疏远。

40.俯仰异观:那美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众不同。

41.窃视流眄(miǎn):偷偷地看看她,她正含情脉脉,暗送秋波。

42.寐春风兮发鲜荣: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苏醒过来,一派新鲜茂密。寐:苏醒。

43.洁斋侯兮惠音声:那美人心地纯洁,庄重种持;正等待我惠赠佳音。斋:举止庄重。

44.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似这样不能与她结合,还不如死去。

45.因迁延而辞避:她引身后退,婉言辞谢。

46.微辞:指终于没能打动她的诗句。

47.目欲其颜:很想亲眼看看她的容颜。

48.心顾其义:心里想着道德规范,男女之大防。

49.扬《诗》守礼,终不过差:口诵《诗经》古语,遵守礼仪,也终于没有什么越轨的举动。过差:过失,差错。

50.足称:值得称道。

赏析

“登徒子”一向被作为好色之徒的代名词。便是从赋后始。其实此赋中登徒子,说他是一个谗巧小人还可,说其好色,则有些令人啼笑皆非。赋中写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诋毁宋玉好色,宋玉则以东家邻女至美而其不动心为例说明他并不好色。又以登徒子妻其丑无比,登徒子却和她生了五个孩子,反驳说登徒子才好色。作者描写的登徒子妻岂止是丑,简直令人恶心,而登徒子“悦之”,若好色如登徒子,可称为“色盲”。其实,作者是根据《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推而广之,目的是指斥嫉贤妒能的谗巧小人而已。同时,更是借章华大夫的“‘发乎情,止乎礼’来假以为辞,讽于淫也”(李善《文选》本赋注),曲折地表达讽谏楚王之意。

  此赋写了三种对待男女关系的态度:登徒子是女人即爱;宋玉本人是矫情自高;秦章华大夫则好色而守德。作者以第二种自居,是为了反击登徒子之流,实则作者赞同的是第三种,即发乎情止乎礼,这种态度近于人性而又合乎礼制是我国古代文人大夫对待两性关系代表性的态度。和道学家或滥淫者比较,这确也是一种可取的态度。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时有反映。

  此赋极尽刻画之形容,如:“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这种方法,继承了前人,如《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只是此赋的描写更细腻更极尽刻画形容之能事。

  这篇《登徒子好色赋》问世以后,登徒子便成了好色之徒的代称。然而只要细读此文,就不难发现,登徒子既不追逐美女,又从不见异思迁,始终不嫌弃他那位容貌丑陋的妻子,这实在非常难得。登徒子在夫妻生活方面感情如此专一,绝非好色之徒所能办得到的,因而有实事求是地加以澄清的必要。

  宋玉此赋之所以影响巨大,主要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女的肖像。文中有这么几句:“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段话不但一直被后世引用,而且还有人仿效其方法写作。如乐府民歌《陌上桑》在描写采桑女罗敷的美貌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诗中写道:“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究竟有多么美丽,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只写出挑担子的人撂下担子,青年人脱下帽子,农夫忘记了犁地和锄草,甚至招来家人的怨怒,就因为观赏罗敷去了。这种描写美女的手法,一直沿用至今。号称“西部歌王”的王洛滨,在创作《在那遥远的地方》一歌时,也采用了此种手法。他在歌词中是这样描写那位美貌牧羊姑娘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人们为什么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呢?就因为那位牧羊姑娘长得实在太漂亮了,乃至使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愿变一只小羊,躺在她的身旁,每天让她用皮鞭轻轻地打在我的身上。”黄梅戏的《夫妻观灯》,也是同样。正月十五元宵夜,一对年轻夫妻去观花灯,看着看着,小伙子对周围观众不去看灯,而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漂亮的妻子看很是不满。用此种烘托的手法去描写美女,可说已经成了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追本溯源,盖出于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

背景

此赋作于战国后期楚襄王时期,当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相传此赋是作者为讽刺楚襄王的淫乐无度生活而作。

诗人简介

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 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6篇诗文

诗文推荐

张帆欲去仍搔首。

更醉君家酒。

吟诗日日待春风。

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

记著尊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

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彭生作赋茶三片,毛氏传诗酒半升。

帝乡春色浓於雾。

谁遣双环堆绣户。

金张公子总封侯,姚魏弟兄皆列土。

碧纱窗下修花谱。

交颈鸳鸯娇欲语。

绛绡新结转官球,桃李仆奴何足数。

锦帐如云处。

高不知重数。

夜深银烛泪成行,算都把、心期付。

莫待燕飞泥污。

问花花诉。

不知花定有情无,似却怕、新词妒。

幼则随群,长而异众,一心法?行持。

书符咒水,治病救灾危。

建德和偷不显,厌华丽、粝食粗衣。

亲曾遇,重阳师父,传授入希夷。

自知功行满,速来访我,径就归期。

便怡然拂袖,应限宜时。

此者彭城了了,马风风、当赋新词。

长生得,携云仙去,跨鹤赴瑶池。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

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

」亦可见矣。

丁末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换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

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年才逾壮早相知,北骑南船几别离。

二老皆邻八旬寿,一生谁赋万篇诗,特承枉顾元无说。

获侍同行识者谁,流水桃花别天地,碧山许到果何时。

水满平塘过雨,洗妆红褪芙渠。

绿荷美影荫龟鱼。

无限闲中景趣。

潇洒高堂邃馆,那堪左右图书,凌云赋得似相如。

多少风流态度。

酌酒殷勤。

尽更留春。

忍无情、便赋余花落,待花前细把、一春心事,问个人人。

莫似花开还谢,愿芳意、且长新。

倚娇红、待得欢期定,向水沈烟底,金莲影下,睡过佳辰。

不如归去,苍山茂树。

独胡为乎,空此号呼。

前日对花赋三诗,醉后谁复记当时。

雪溪公子忽呈似,一见如梦中见之。

世閒何事非虚妄,啸里著句岂狂痴。

富公园有凌霄树,独立不蔓今古希。

碧鸡坊头海棠花,共开如屋树丈围。

洛与蜀,今已非,虽欲胜赏将何归。

我家贫极花未厌,我亦未敢轻抛离。

茶一盏,酒数卮,邀朋命友长娱嬉。

今日何日晴且暖,三花相得心自知。

旁观索赋不须讶,要问底蕴自有造物儿。

醉捻花枝舞翠翘。

十分春色赋妖娆。

千金笑里争檀板,一搦纤围间舞腰。

行也媚,坐也娇。

乍离银阙下青霄。

檀郎若问芳笄记,二月和风弄柳条。

有甚闲愁可皱眉。

老怀无绪自伤悲。

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

怕寻酒伴懒吟诗。

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舞鹤亭空亭,无鹤胡为名。

亦如西山赋招鹤,无鹤可招也不恶。

何必玄裳缟袖二八真娉婷,想像标致便足使人毛骨清。

仙翁好鹤非徒尔,鹤德从来比君子。

坡仙自谓吾不如,今翁与坡岂其殊。

苍苔白石有余乐,一似箪瓢甘澹泊。

笑杀飞鸢太不灵,贪腥嗜腐哗然争。

九皋一唳醒人耳,又如片言之善应千里。

更笑荒林老木终日号皆逋,说吉说凶谁听渠。

仙翁爱鹤爱其德,我读翁诗三叹息。

便好从翁痛饮醉倒斯亭边,振袂起舞学胎仙。

玉沁唇脂,香迷眼缬,肉红初映仙裳。

湘皋春冷,谁翦茜云香。

疑是潘妃乍起,霞侵脸、微印宫妆。

还疑是,寿阳凝醉,无语倚含章。

绛绡,清泪冷,东风寄远,愁损红娘。

笑李凡桃俗,蝶喜蜂忙。

莫把杏花轻比,怕杏花、不敢承当。

飘零处,还随流水,应去误刘郎。

阆苑喜新晴。

正桂华、飘下太清。

宝御凉秋,梦祥明月,天开辅盈成。

宫闱女职遵慈训,见海宇仪型。

奉东朝、晨夕趋承。

化内外、咸知柔顺,已看彤管赋和平。

宴坤宁。

香腾金猊,烟暖秘殿彩衣轻。

六乐丝竹,绕云萦水,总按新声。

天临帝幄,亲颁寿酒,恩意兼勤。

雁行缀、宰府殊荣。

愿万亿斯年,南山并永,坤厚赞尧明。

闰余有何好,一岁两中秋。

霁云卷尽,依旧银汉截天流。

长记芗林堂上,静对小山丛桂,尊俎许从游。

遥想此时兴,不减上南楼。

引玉觞,看金饼,水云头。

醉听哦响,宁羡王粲赋荆州。

此夕翻成愁绝,未斫广寒丹桂,犹衣敝貂裘。

万事付谈笑,斗酒且宽忧。

病绕梅花酒不空。

齿牙牢在莫欺翁。

恨无飞雪青松畔,却放疏花翠叶中。

冰作骨,玉为容。

当年宫额鬓云松。

直须烂醉烧银烛,横笛难堪一再风。

西园曾为梅花醉。

叶翦春云细。

玉笙凉夜隔帘吹。

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

娉娉袅袅教谁惜。

空压纱巾侧。

沈香亭北又青苔。

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莺。

能语,多情。

春将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复集东城。

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

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

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