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译文

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

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

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

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

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

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

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

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

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

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

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

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注释

⑴范饶州: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人。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时范仲淹知饶州(今江西鄱阳)。

⑵荻(dí)芽:荻草的嫩芽,又名荻笋,南方人用荻芽与河豚同煮作羹。

⑶杨花:即柳絮。

⑷不数:即位居其上。

⑸莫加:不如,比不上。

⑹封豕(shǐ):大猪。

⑺怒目:瞪着眼睛。吴蛙:吴地青蛙。《韩非子·内储说》记有越王伐吴,见怒蛙而行礼事。

⑻“庖(páo)煎”句:说如果烹调得不得法。

⑼镆铘(mò yé):古代宝剑名。

⑽资齿牙:犒赏牙齿,这里指吃。

⑾党护:袒护。矜夸:自夸,这里指对河豚夸赞不绝。

⑿美无度: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

⒀死如麻:死去的人像麻一样多。

⒁咄嗟(duō jiē):叹息。

⒂“退之”二句:退之即韩愈。韩愈贬官潮阳,有《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云:“唯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

⒃“子厚”二句:子厚,柳宗元。柳宗元谪柳州,韩愈有《答柳柳州食虾蟆》诗,中有“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句。

⒄舛(chuǎn)差:差错,危害。

⒅曾:岂,难道。

⒆“甚美”句: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甚美必有甚恶”,意谓美与恶往往互相依附。称,相当。

赏析

诗虽然是率然成章,不像梅尧臣大多数作品经过苦吟雕琢,但诗风仍以闲远洗练为特色,尤多波折。全诗分五层写,中间多转折。首四句直写河豚鱼,即一般咏物诗的着题。诗说当春天小洲上生出荻芽,两岸柳树飘飞着柳絮时,河豚上市了,十分名贵。这四句诗,一向被人称道。一是由于起二句写景很得神似,而又以物候暗示河豚上市的时间;二是接二句明写,而以鱼虾为衬,说出河豚的价值。这样开篇,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欧阳修分析说:“河豚常出于春末,群游而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陈衍《宋诗精华录》也说这四句极佳。不过,也有人指出,河豚上市在早春,二月以后就贱了,“至柳絮时,鱼已过矣”(宋孔毅父《杂记》)。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对此又反驳说,待柳絮飞时江西人才吃河豚,梅诗并不错。略去事实不谈,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及后世影响都很大。此诗开篇很好,欧阳修曾说:“故知诗者诵止破题两句,已道尽何豚好处。”(《六一诗话》)

  以下八句忽作疑惧之词,为一转折。“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二句先总括。以下再分说其“怪”与“毒”。河豚之腹较其他鱼大,有气囊,能吸气膨胀,眼镜突出,靠近头顶,故形状古怪。诗人又加夸张,称其“腹若封豕(大猪)”、“目犹吴蛙(大蛙)”,加之“忿”、“怒”的形容,河豚的面目可憎也就无以复加了。而更为可畏的是,河豚的肝脏、生殖腺及血液含有毒素,假如处理不慎,食用后会很快中毒丧生。诗人用“入喉为镆铘(利剑)”作比喻,更为惊心动魄。诗人认为,要享用如此美味,得冒生命危险,是不值得的。“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二句对河豚是力贬。

  但是,怕死就尝不着河豚的美味,而尝过河豚美味的人,则大有不怕死的人在。“持问南方人”以下,写自己与客人的辩驳。河豚既然这么毒,不应该去吃,可是问南方人,却说它的味道鲜美,闭口不谈它能毒死人的事。对此,作者发出了感叹。诗先引了韩愈在潮州见人吃蛇及柳宗元在柳州吃虾蟆的事作一跌,说似乎任何可怕的东西,习惯了也不可怕。在举了蛇及虾蟆,呼应了前面的“怪”字后,诗进一步呼应“毒”字,说蛇及虾蟆虽怪,但吃了对人没有妨害,而河豚则不然,“中藏祸无涯”。最后,作者得出结论:河豚鱼味很美,正如《左传》所说“甚美必有甚恶”,人们难道能不警惕吗?这样评论,表面上是揭示人们为求味道的适口而视生命不顾,取小失大;如果联系现实生活的各方面来看,是在讽刺人世间为了名利而不顾生命与气节的人。

  从“我语不能屈”句至篇终均写作者的反省。这部分可分两层。诗人先征引古人改易食性的故事,二事皆据韩愈诗。韩愈谪潮州,有《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说:“唯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柳宗元谪柳州,韩愈有《答柳柳州食虾蟆》诗说:“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诗人综此二事,说可憎如“笼蛇”、“虾蟆”,亦能由“始惮”至于“甘食”,所以食河豚也是无可厚非。然而他又想到蛇与虾蟆虽形态丑恶,吃它们终究于性命无危害,不像河豚那样“中藏祸无涯”。联系上文,河豚的味道“美无度”,又是蛇与虾蟆所不可企及的。

  “美无度”,又“祸无涯”,河豚正是一个将极美与极恶合二而一的奇特的统一体。于是诗人又想起《左传》的一个警句:“甚美必有甚恶。”他认为以此来评价河豚,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欧阳修说:“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刻而成,遂为绝唱。”《历代诗话》卷五十六载,刘原父因梅尧臣作这首诗,认为可称他为“梅河豚”。梅尧臣的诗力求风格平淡,状物鲜明,含意深远。欧阳修在《书梅圣俞稿后》说他“长于体人情,状风物,英华雅正,变态百出”,这首诗正符合这一评价。梅尧臣处在西昆体诗统治诗坛的年代,他反对堆砌词藻典故,主张学习风雅,提倡诗歌将下情上达、美刺时政,写了不少反映下层生活的诗。这首写河豚的诗,也是通过咏河豚,隐讽社会,所以被当作梅尧臣的代表作之一。欧阳修是梅尧臣的知己,清代姚莹《论诗绝句》有“宛陵知己有庐陵”句。欧阳修作诗学韩愈,喜发议论,杂以散文笔法,梅尧臣这首诗也带有这些特点,所以被欧阳修推为“绝唱”。欧阳修还在《书梅圣俞河豚诗后》说:“余每体中不康,诵之数过,辄佳。”还多次亲笔抄写这首诗送给别人。

背景

1038年(景祐五年),梅尧臣将在建德县(今属浙江)卸任,范仲淹时知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阳),约他同游庐山。在范仲淹席上,有人绘声绘色地讲起河豚这种美味,引起梅尧臣极大兴趣,写下此诗记下当时情景。

诗人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2912篇诗文

诗文推荐

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

恨不坐通宵。

南溟浮天,旁通百兹。

风樯迅疾,琛舶来还。

民商永赖,坐消寇奸。

荐兹嘉觞,弭矣惊润。

多买潮来蟹,催烹带得鱼。

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落。

鸟飞毛坠,鱼行水浊,要识真麒麟,只有一只角。

坐激鲜飙湘竹晓,树含凉雨越禽归。

东海鸷禽身干小,毛紧骨耸睛皎皎。

就蠙饱饲十年肉,要与郅都同一考。

掌中久矣无驾鹅,报主但未呈枭慓。

壤间鸱鼠坐龌龊,何足当拳乃轻挢。

拙鸱以逸待尔劳,竭力睢盱仰张爪。

捽头陷目出不备,两点华星光莫晓。

呜呼!

勇不可恃,志不可盈。

拙鸱瞠目笑尔盲,尔鸷不复言功名。

惟熊佳梦。

释氏老君亲抱送。

壮气横秋。

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

利市平分沾四坐。

多谢无功。

此事如何到得侬。

妙用纵横,十方坐断。

未谙此脉,举步犹难。

秋山骨瘦,秋水神清。

岩松寒更翠,澗月夜还明。

灵然曲木坐不语,四海九州俱太平。

今雨几人来,冰霰更凝寒色。

门外车多长者,顿光生蓬荜。

缤纷飞雪更初梅,特特为留客。

惟恨坐无华馔,只平时真率。

尽日行方到,何年独此林。

客归惟鹤伴,人少似师心。

坐石落松子,禅床摇竹阴。

山灵怕惊定,不遣夜猿吟。

知古斋主精校

贫似范丹,气如项羽。

活计虽无,敢与斗富。

坐,入夏{左口右亲}钱无一个。

催免丁,县里公人到。

君不闻开元盛天子,纠合儁杰披奸猖。

几年辛苦补四海,始得完好无疽疮。

一朝寄托谁家子,威福颠倒那复理。

那知赤子偏愁毒,只见狂胡仓卒起。

茫茫孤行西万里,偪仄归来竟忧死。

子孙险不失故物,社稷陵夷从此始。

由来犬羊著冠坐庙堂,安得四鄙无豺狼。

把雪冰心,钧韶手,飞上青云时早。

红尘难染著,十年前曾坐,凤池鳌岛。

晕锦锵环,重金压带,相去能争多少。

从容何心问,到如今都领,绣春花草。

算耐处光阴,淡中滋味,世人那晓。

笺天新有稿。

要归去、盘礴山阴道。

便整顿、随琴霜鹤,带石秋兰,约松乔、倚风清啸。

争奈俞音杳。

明月棹、又还停了。

但珍重、经纶料。

时来须做,休管急流人笑。

功名尽迟尽好。

山前一片闲田地,旷大劫来无界至。

今朝恢复又归来,坐断脚头并脚尾。

东也是,西也是,南北东西无不是。

踏白江梅,大都玉断酥凝就。

雨肥霜逗。

痴了闺房秀。

莫待冬深,雪压风欺后。

君知否。

却嫌伊瘦。

仍怕伊僝僽。

长塘湖,一斛水中半斛鱼。

大鱼如柳叶,小鱼如针锋,水浊谁能辨真龙。

丙丁童子来求火,南海波斯鼻孔大。

锆獠舌头会者难,直下而今照得破。

照得破,没功过。

知你被底穿,曾与同床卧。

廉纤脱尽旧时疑,杯影蛇弦留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