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céng suí zhī nǚ dù tiān hé,jì dé yún jiān dì yī gē。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xiū chàng zhēn yuán gòng fèng qū,dāng shí cháo shì yĭ wú duō。

译文

你曾经随从织女渡过天河,我记得天上云间最美妙的歌。

不要再唱贞元年间供奉皇帝的旧曲,当日朝廷上的士大夫现在已经不多。

注释

⑴织女:即织女星。此喻指郡主。唐时,太子的女儿称郡主。天河:银河。

⑵云间:天上,喻宫廷。第一歌:喻极美妙的歌曲。

⑶贞元:唐德宗年号。供奉曲:宫廷内演奏的歌曲。

⑷当时:一作“如今”。朝士: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赏析

此诗反映了作者追念往日的政治活动,伤叹自己老而无成的感慨。这不只是个人的遭遇,而更主要的是国家的治乱问题。因此,渗透于这首诗中的感情,主要是政治性的。

  头两句写昔写盛。天河、云间,喻帝王宫禁。织女相传是天帝的孙女,诗中以喻郡主。这位旧宫人,可能原系某郡主的侍女,在郡主出嫁之后,还曾跟着她多次出入宫禁,所以记得宫中一些最动人心弦的歌曲。而这些歌曲,则是当时唱来供奉德宗的。诗句并不直接赞赏穆氏唱得如何美妙动听,而只说所唱之歌,来之不易,只有多次随郡主入宫,才有机会学到,而所学到的,又是“第一歌”,不是一般的,则其动听悦耳自然可知。这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说李龟年的歌,只有在崔九堂前、岐王宅里才能听到,则其人之身价,其歌之名贵,无须再加形容,在艺术处理上,并无二致。

  后两句写今写衰。从德宗以后,已经换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或者还要加上武宗)等好几位皇帝,朝廷政局,变化很大。当时参加那一场短命的政治革新运动的贞元朝士,仍然还活着的,已经“无多”了。此时听到这位旧宫人唱着当时用来供奉德宗皇帝的美妙的歌,回想起在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那一场充满着美妙的希望但旋即幻灭的政治斗争,加上故交零落,自己衰老,真是感慨万千,所以,无论她唱得多么好,也只有祈求她不要唱了。一般人听到美妙的歌声,总希望歌手继续唱下去,而诗人却要她“休唱”。由此就可以察觉到诗人的心情激动的程度,他的心潮是起伏难平的。

背景

唐德宗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去世,顺宗即位,改元永贞,但这位新皇帝却已因中风不能理事。这时,在宰相韦执谊主持下,发动了一个政治革新运动。韦执谊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对政治进行改革,深得人心。柳宗元、刘禹锡等都参加了这场政治改革。但顺宗只做了八个月的皇帝,便因病传位给宪宗。接着这场革新运动就被扼杀了。柳、刘等八人,都被贬谪到南方的僻远州郡,降为司马,因此被称为八司马。十年以后,他们才被提升。刘禹锡因在召还长安后作了一篇玄都观看桃花的诗,讽刺当局,再度被贬。又过了十四年,他才被再度召还,先后在长安及洛阳任职。这首诗即作于刘禹锡飘零宦海、久经风波之后。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782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

岂无艇民,生而清穆。

亦既从师,步趋随逐。

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于皇我后,祗廿专精。

斋肃有容,祖考是承。

造次匪懈,孝思纯诚。

神听有格,福禄来宁。

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坰.政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篪处处听。

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朝阳已升,薰风习至。

乐奏既成,礼容亦备。

玉佩锵鸣,帝徐举趾。

台政穆宣,以听内治。

皇皇大宫,丕吉于穆。

休德昭清,元气回复。

芝叶蔓茂,桂华凭翼。

孝孙假斯,受兹介福。

长赢七序,候正南讹。

功资蕃育,气应清和。

鼎实嘉俎,乐人登歌。

神其来享,降福孔多。

苗分郑七穆,香发谢诸郎。

玉纤半露。

香檀低应鼍鼓。

逸调响穿空,云不度。

情几许。

看两眉碧聚。

为谁诉。

听敲冰戛玉。

恨云怨雨。

声声总在愁处。

放杯未举。

倾坐惊相顾。

应也肠千缕。

人欲去。

更画檐细雨。

岩岩之骨兮山癯,靡靡之姿兮水腴。

心无住而乃久,德有邻而不孤。

虚空说法,顽石听徒。

互换证明还了了,何烦佛祖费工夫。

鸟飞于天,鱼跃于渊。

侯其尸之,其然而然。

据胡床,握麈柄。

句中起倒,机头偏正。

真得出思议,妙应亡眺听。

彻二仪万象根源,识诸佛历代性命。

曲直逆顺兮任纵任横,长短方圆兮何少何剩。

清词丽句前朝曲。

使君借与灯前读。

读罢已三更。

寒窗雨打声。

应怜诗客老。

要使情怀好。

犹有解歌人。

尊前未得听。

诚一为专,礼三而称。

孰陪邦祠,惟我同姓。

金丝屡调,圭玉交映。

是谓熙成,福来神听。

衮衣暮入飞龙殿,明祀朝歆纯德山。

不为弓刀留汉水,岂应松柏惨愁颜。

翠华映入飘仙洞,紫气刚拥穆关。

父老不须南望切,扫除霜露便应还。

礼备乐成,干健天行。

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相逢不拈出,举意便知有。

巍巍不动尊,脚不离地走,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耳听鋗玉,目瞻熉珠。

乐人周奏,们参汉图。

神人来况,天地同符。

亦既见帝,王心则愉。

莱州道众修黄?,各各虔诚。

无不专精。

邀我加持默念经。

救亡灵。

奈何邻舍屠魁刽,不顾前程。

宰杀为生。

猪痛哀鸣不忍听。

最伤情。

凤凰台上听吹箫。

银烛万红摇。

要觅琼浆玉饮,隔墙便是蓝桥。

大儿清彻,小乔初嫁,雨腻云娇。

愁怕沈郎销瘦,不堪十万缠腰。

天一以清,地一以宁。

维皇精专,承神明灵。

娥御随津,渎祗扬溟。

兴事允严,先祖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