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幔卷帘

绝羽沈鳞,埋花葬玉,杳杳悲前事。

对一盏寒灯,数点流萤,悄悄画屏,巫山十二。

蕣脸星眸,蕙情兰性,一旦成流水。

便纵有、甘泉妙手、洪都方士何济。

香闺宝砌。

临妆处,迤逦苔痕翠。

更不忍看伊,绣残鸳侣,而今尚有,啼红粉渍。

好梦不来,断云飞去,黯黯情无际。

谩饮尽香醪,奈向愁肠消遣无计。

诗人简介

李甲,字景元,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中曾记述,李景元在元符(1098—1100)年间曾任武康县令;词存九首,见《乐府雅词》卷下。► 18篇诗文

诗文推荐

琼钩褰幔。

秋风观。

漫漫。

白云联度河汉。

长宵半。

参旗烂烂。

何时旦。

命闺人、金徽重按。

商歌弹。

依稀广陵清散。

低眉叹。

危弦未断。

肠先断。

独自卷帘楼上望。

君心节直更心虚。

移植并庭除。

好在红蕖相映,卷帘如见吴姝。

清风明月,君无我弃,我不君疏。

况有骚人墨客,时来同醉兵厨。

昨夜惊眠梅雨大,枕前窗上频敲。

天明翻觉梦魂遥。

起来看女伴,薰袖已香消。

云锁房栊烟锁竹,卷帘水湿鲛绡。

菱花低照拂眉梢。

玉梳云发润,不喜上兰膏。

仪清态淡雕琼瑰,卷帘潇洒无尘埃。

岳茶如乳庭花开,信心弟子时时来。

灌顶坛严伸pg塞,三十年功苦拘束。

梵僧梦里授微言,雪岭白牛力深得。

水精一索香一炉,红莲花舌生醍醐。

初听喉音宝楼阁,如闻魔王宫殿拉金瓦落。

次听妙音大随求,更觉人间万事深悠悠。

四音俱作清且柔,爱河浊浪却倒流。

却倒流兮无处去,碧海含空日初曙。

一夕凉浮如水,崧高瑞世生贤。

朅来闲伴幔亭仙。

行副九天隆眷。

数万范公兵甲,三千李白诗篇。

兜鍪元许换貂蝉。

好把平戎策献。

满意苕华照乐棚。

绿云红*逐春生。

卷帘一顾未忘情。

丝竹东山如有约,烟花南部旧知名。

秋风吹醒惜离声。

触目未尝无,临机道什么。

钱是足陌,物是定价。

坐破七个蒲团,卷帘方见天下。

千里追风非骏马。

来时露裛衣香润。

彩绦垂鬓。

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更、花相近。

西去阳关休问。

未歌先恨。

玉峰山下水长流,流水尽,情无尽。

潮涨湛芳桥。

难渡兰桡。

卷帘红袖莫相招。

十二阑干今夜月,谁伴吹箫。

烟草接亭皋。

归思迢迢。

兰成老去转无聊。

偏恨秋风添鬓雪。

不共魂销。

扑扑云垂四野。

冥冥雁下平芜。

萧萧风叶乱黄芦。

寒入一滩鸥鹭。

准拟云窗水榭。

装成玉树冰壶。

卷帘独坐拈髭须。

待看六花飞舞。

潋滟长波迎鹢首。

雨淡烟轻,过了清明候。

岸草汀花浑似旧。

行人只是添清瘦。

沈水香消罗袂透。

双舻声中,午梦初惊后。

枕上懵腾犹病酒。

卷帘数尽长堤柳。

卷帘风入双双燕。

燕双双入风帘卷。

明日晓啼莺。

莺啼晓月明。

断肠空望远。

远望空肠断。

楼上几多愁。

愁多几上楼。

君不见刘越石,晋阳铁骑围城急。

一声长啸震山谷,抛弓散走群儿泣。

又不儿庾元规,武昌僚佐相追随。

坐据胡休夜笑语,不知宝主竟为谁。

枕戈待旦成可事,终镶著鞭先士稚。

况复西风尘污人,茂宏举扇思还第。

嗟嗟二子逢世乱,误长清谈空致患。

争如今夕倚兰人,一生饱嘎升平饭。

百城桴鼓夜不鸣,万里山川秋愈明。

黄鹤孤飞白鸥睡,卷帘露气下三更。

初听笛声何激烈,再听书声更清越。

素娥密约无人知,今秋丹桂来先折。

花影乱,晓窗明。

莺弄春笙柳外声。

和梦卷帘飞絮入,牡丹无语正盈盈。

暗尘四敛。

楼观迥出,高映孤馆。

清漏将短。

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

桂华又满。

闲步露草,偏爱幽远。

花气清婉。

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

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

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

看浪飐春灯,舟下如箭。

此行重见。

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

两眉愁、向谁舒展。

手拈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

卷帘芳桂散余香。

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罗巾浥泪别残妆。

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烟霭空_江上春。

夕阳芳草渡头情。

飞红已逐东风远,嫩绿还因夜雨深。

情脉脉,思沈沈。

卷帘愁与暮云平。

阑干倚遍东西曲,杜宇一声肠断人。

就岩阿深处,结层屋,上空蒙。

喜着屐穿花,卷帘看雨,拄笏临风。

玲珑。

夏云一片,隔篱芭、独立舞仙风。

**黄鹂个个,阴森绿树重重。

吟翁。

无日不诗筒。

杯酒尽从容。

更罅石盘梅,阳坡护笋,曲坞移松。

芙蓉。

古台直上,倚高寒、长啸月明中。

谁信扁舟苕*,得游阆苑崆峒。

薄雪消时春已半。

踏遍苍苔,手挽花枝看。

一缕游丝牵不断。

多情更觉蜂儿乱。

尽日平波回远岸。

倒影浮光,却记冰初泮。

酒力无多吹易散。

余寒向晚风惊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