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山中诗酒窠。
却来官府听笙歌。
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
新剑戟,旧风波。
天生予懒奈予何。
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
【注释】 ①作于绍熙四年(1193)春,稼轩奉诏赴京途中。 词写再度出仕后的苦闷心境。一起“山中诗酒”与“官府笙歌”并举,但扬前抑后之意甚明,故三四句有“闲愁”、“白发”之叹。尤其念及此番奉诏进京,也许又要经历一场新的宦海风波,心境更是抑郁,然此中隐情,又不便与儿辈明说。言不由衷,言传而不能身教,此情此境,真个“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②“抛却”两句:怨己不该离山出仕。窠(kē颗):这里指隐居之处。 ③“闲愁”两句:闲愁天大,以致白发倍增。做弄:玩弄、戏弄。白发栽埋:谓白发全由自己一一栽埋。稼轩《水调歌头》词结句云:“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语义与此相同。日许多:日益增多。 ④“新剑戟”三句:天性疏懒,不愿参与无聊庸俗的官场斗争。剑戟:古时的两种武器,此喻官场斗争。“天生”句:《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魋(人名)其如予何?”辛词套用此句式,并改字易意。 ⑤“此身”两句:此生已然不拟再有作为,但不能教儿辈如此去做。儿童:指自己的儿辈。恁么:如此这般。-----------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与梨栗。
真子无私自不栽,感得一株阶下出。
细叶繁枝委露新,四时常绿不关春。
若言此物无道性,何意孤生来就人。
二月三月山初暖,最爱低檐数枝短。
白花不用乌衔来,自有风吹手中满。
九月十月争破颜,金实离离色殷殷,一夜天晴香满山。
天生珍木异于俗,俗士来逢不敢触。
清阴独步禅起时,徙倚前看看不足。
自有天然真富贵,本来不为人妍。
谨将醉眼著繁边。
更擎高烛照,惊搅夜深眠。
花不能言还自笑,何须有许多般。
满空明月四垂天。
柳边红沁露,竹外翠微烟。
衮绣蝉联三重客,朝回晓日曈昽。
绿杨门巷拥花骢。
喜承天上语,来作主人公。
况值瑶林风露爽,冰轮碾上晴空。
桂香和影堕金钟。
莫辞通夕醉,明日是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