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诸子喻山水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

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韩非子·大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子罕》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

’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译文

通假字

1.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必”同“毕”,尽。

2.知者乐水“知”同“智”,智慧。

3.源泉混混“混混”同“滚滚”。

4.是之取尔“尔”同“耳”,罢了。

5.正善治“正”同“政”,为政。

6.明主不厌人“厌”同“餍”,满足

古今异义

1.未成一篑古义:差,今义:未来。

2.虽覆一篑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太山不立好恶古义:没有,今义:不树立。

4.江海不择小助古义:不拒绝,今义:不选择、小资助。

5.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古义:君主、气魄,今义:年长的人、寄托形体。

6.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古义:心胸,今义:经历、内心。

7.下无伏怨之患古义:臣民,今义:下面。

8.上下交朴古义:都返璞归真,今义:交往、朴素。

9.以道为舍古义:归宿,今义:舍弃。

10.海不辞水古义:拒绝,今义:辞别。

11.明主不厌人古义:通“餍”满足,今义:讨厌。

12.何取于水也古义:得到,今义:录取。

13.盈科而后进古义:坎、再往前流,今义:科学、后来进步。

14.放乎四海古义:到达,今义:开放。

15.苟为无本古义:假如,今义:苟且。

16.故声闻过情古义:名声;今义:声音。

17.故声闻过情古义:实际;今义:感情。

18.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古义:游学,今义:游玩。

19.容光必照焉古义:小缝隙,今义:容纳、光明。

20.不盈科不行古义:不向前流,今义:没有能力。

21.不成章不达古义:达到阶段,今义:写成文章。

2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义:帮助,今义:锋利。

23.故几于道古义:接近,今义:几乎。

24.与善仁古义:交友,今义:和。

25.夫唯不争古义:正,今义:唯独。

26.故无尤古义:过失,今义:尤其。

27.以其无以易之古义:代替、替换,今义:容易。

28.水因地而制流古义:根据,今义:因为。

29.故兵无常势古义:固定的,今义:经常。

一词多义
1.于
仲尼亟称于水(对)
何取于水也(从)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在)

故几于道(与)

天下莫柔弱于水(比)

2.而

盈科而后进(表承接,就)

可立而待也(表修饰,着)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表转折,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表转折,然而)

3.之

君子耻之(指代“名不副实的情况”)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的)

流水之为物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是之取尔(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为
苟为无本(是)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圣人之门难为言(被)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为)

譬如为山(堆积)
5.善

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

6.动
知者动(活泼)
动善时(行动)
7.下

以其善下之(处……下游)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低处)

8.厌

明主不厌人(同“餍”满足)

士不厌学(厌倦)
9.乐

知者乐水(爱好)读“yào”

知者乐(快乐)读“lè”

10.舍
以道为舍(归宿)

不舍昼夜(停留,止息)

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知者乐(感到快乐)

2.仁者寿(长寿)

3.动善时(把握时机)

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王)

5.以其善下之(处……下游)

6.君子之志于道也(有志)

7.居善地(安于卑下)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1.不舍昼夜(从早到晚)

2.七、八月之间雨集(在七八月)

(三)意动用法:

1.君子耻之(以……为耻)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以……变小)

(四)动词活用作名词:

1.故声闻过情(wèn名声)

2.动善时(行动)

(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盈科而后进(注满)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帮助)

(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日月有明(光辉)

3.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

4.水之形避高而趋下(高处)

5.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弱点)

6.故能成其圣(圣人的境界)

7.太山不立好恶(好恶之心)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名望树立在生前,恩德流传在后世,(这)是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2.苟为无本。

假如是(在)没有源头(的情况下)。

(二)被动句:
1.沟浍皆盈。

大大小小的沟都被注满。

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圣人的门下(学习)就难以被(其他)的议论所(吸引)

3.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太阳月亮有光辉的形象,(就连)小缝隙(也)一定被它们照射到。

(三)省略句:

1.不舍昼夜。(省略主语)

(它)从早到晚(永)不停留止息。

2.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省略介宾)

水根据地形(的高低)制约(其)流向,打仗根据敌人(变化)取得胜利

3.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省略定语)

所以(人的)名声超出了(它的)实际,君子(必会)以此为耻。

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省略状语)

水,善于利导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夺。

5.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省略介词)

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接近。

(四)状语后置:

1.仲尼亟称于水。(于水称)

孔子屡次对水(加以)称赞。

2.何取于水也?(于水取)

(那么我们到底)从水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3.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于圣人之门游)

在圣人的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

4.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于道几)

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

接近。

5.天下莫柔弱于水。(于水柔弱)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

6.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7.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五)宾语前置:

1.上不天则下不遍覆。(不遍覆下)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那么就不能覆盖整个大地。

2.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取是尔,“之”作标志)

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取这一点罢了。

3.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莫能胜之)

然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的。

4.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宾语前置)

它们的干涸,可以站着等待。

5.何取于水也?
从水中得到什么呢?
(六)定语后置:

源泉混混。(混混源泉)

滚滚的源头活水。
(七)固定句式: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江海能成为百川(所汇注的地方且)成王的原因。

2.以其无以易之。

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注释

通假字

1.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必”同“毕”,尽。

2.知者乐水“知”同“智”,智慧。

3.源泉混混“混混”同“滚滚”。

4.是之取尔“尔”同“耳”,罢了。

5.正善治“正”同“政”,为政。

6.明主不厌人“厌”同“餍”,满足

古今异义

1.未成一篑古义:差,今义:未来。

2.虽覆一篑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太山不立好恶古义:没有,今义:不树立。

4.江海不择小助古义:不拒绝,今义:不选择、小资助。

5.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古义:君主、气魄,今义:年长的人、寄托形体。

6.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古义:心胸,今义:经历、内心。

7.下无伏怨之患古义:臣民,今义:下面。

8.上下交朴古义:都返璞归真,今义:交往、朴素。

9.以道为舍古义:归宿,今义:舍弃。

10.海不辞水古义:拒绝,今义:辞别。

11.明主不厌人古义:通“餍”满足,今义:讨厌。

12.何取于水也古义:得到,今义:录取。

13.盈科而后进古义:坎、再往前流,今义:科学、后来进步。

14.放乎四海古义:到达,今义:开放。

15.苟为无本古义:假如,今义:苟且。

16.故声闻过情古义:名声;今义:声音。

17.故声闻过情古义:实际;今义:感情。

18.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古义:游学,今义:游玩。

19.容光必照焉古义:小缝隙,今义:容纳、光明。

20.不盈科不行古义:不向前流,今义:没有能力。

21.不成章不达古义:达到阶段,今义:写成文章。

2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义:帮助,今义:锋利。

23.故几于道古义:接近,今义:几乎。

24.与善仁古义:交友,今义:和。

25.夫唯不争古义:正,今义:唯独。

26.故无尤古义:过失,今义:尤其。

27.以其无以易之古义:代替、替换,今义:容易。

28.水因地而制流古义:根据,今义:因为。

29.故兵无常势古义:固定的,今义:经常。

一词多义
1.于
仲尼亟称于水(对)
何取于水也(从)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在)

故几于道(与)

天下莫柔弱于水(比)

2.而

盈科而后进(表承接,就)

可立而待也(表修饰,着)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表转折,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表转折,然而)

3.之

君子耻之(指代“名不副实的情况”)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的)

流水之为物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是之取尔(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为
苟为无本(是)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圣人之门难为言(被)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为)

譬如为山(堆积)
5.善

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

6.动
知者动(活泼)
动善时(行动)
7.下

以其善下之(处……下游)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低处)

8.厌

明主不厌人(同“餍”满足)

士不厌学(厌倦)
9.乐

知者乐水(爱好)读“yào”

知者乐(快乐)读“lè”

10.舍
以道为舍(归宿)

不舍昼夜(停留,止息)

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知者乐(感到快乐)

2.仁者寿(长寿)

3.动善时(把握时机)

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王)

5.以其善下之(处……下游)

6.君子之志于道也(有志)

7.居善地(安于卑下)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1.不舍昼夜(从早到晚)

2.七、八月之间雨集(在七八月)

(三)意动用法:

1.君子耻之(以……为耻)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以……变小)

(四)动词活用作名词:

1.故声闻过情(wèn名声)

2.动善时(行动)

(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盈科而后进(注满)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帮助)

(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日月有明(光辉)

3.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

4.水之形避高而趋下(高处)

5.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弱点)

6.故能成其圣(圣人的境界)

7.太山不立好恶(好恶之心)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名望树立在生前,恩德流传在后世,(这)是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2.苟为无本。

假如是(在)没有源头(的情况下)。

(二)被动句:
1.沟浍皆盈。

大大小小的沟都被注满。

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圣人的门下(学习)就难以被(其他)的议论所(吸引)

3.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太阳月亮有光辉的形象,(就连)小缝隙(也)一定被它们照射到。

(三)省略句:

1.不舍昼夜。(省略主语)

(它)从早到晚(永)不停留止息。

2.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省略介宾)

水根据地形(的高低)制约(其)流向,打仗根据敌人(变化)取得胜利

3.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省略定语)

所以(人的)名声超出了(它的)实际,君子(必会)以此为耻。

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省略状语)

水,善于利导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夺。

5.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省略介词)

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接近。

(四)状语后置:

1.仲尼亟称于水。(于水称)

孔子屡次对水(加以)称赞。

2.何取于水也?(于水取)

(那么我们到底)从水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3.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于圣人之门游)

在圣人的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

4.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于道几)

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就)与道义(更)

接近。

5.天下莫柔弱于水。(于水柔弱)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

6.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7.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五)宾语前置:

1.上不天则下不遍覆。(不遍覆下)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那么就不能覆盖整个大地。

2.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取是尔,“之”作标志)

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取这一点罢了。

3.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莫能胜之)

然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的。

4.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宾语前置)

它们的干涸,可以站着等待。

5.何取于水也?
从水中得到什么呢?
(六)定语后置:

源泉混混。(混混源泉)

滚滚的源头活水。
(七)固定句式: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江海能成为百川(所汇注的地方且)成王的原因。

2.以其无以易之。

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春以喻母慈,慈深春不如。

儿欲答母恩,恩重答无余。

华堂顿有云岭隔,梦里分明与亲剧。

阿连进奉新批敕,翠裘黄简缘兄得。

朝腾巽章乞祠官,愿身暮归怡母颜。

老农邀君勿轻去,万红千紫扶春住。

雨田自种晴田收,好是天留答春处。

人命无常,看青云、雨过山水。

韶华尽过了,百年如梦,有似希夷。

忘情绝爱念,好把意马心猿牢系。

绵绵密密。

有似出息。

常不保入息。

十年一似修真理。

做神仙、万无一失。

门生莫生疑。

若有纤毫虚谬,马风罚作阴山为鬼。

心行常不昧。

遍十方、观照天地。

累成功行,自有金童来认

喜浮瓜,恐沉李。

说破浮瓜,自然悟理。

自今后、休炫文章,更不须讲礼。

水云游,远乡里。

休修外表,唯修向里。

定喘息、永永冲和,饮长

鹊之强强。

诗人取喻。

今存圣世。

呈质见素。

饥食苕华。

渴饮清露。

异于畴匹。

众鸟是慕。

一二千硕谷,四五百箩粟。

{左禾右罢}稏熟天风,高低布云麓。

辛勤收拾归来,碓捣明玑,钵盛香玉。

无位真人手扪腹,口唱无生曲。

花簇簇,听不足,欸乃一声山水绿。

家山水兮,静忘处所。

友鱼鸟兮,动忘尔汝。

默默之得谁传,的的之宗自举。

冰壶春未回,而痕垢无些;

玉林月已上,而清光有许。

湛存此个宗乘,肯坏人家男女。

黄梅之钵笑夜偷,少室之衣疑浪与。

方彻地区,圆该天宇。

神发幽而空谷应呼,声出碍而霜钟忽杵。

玩犀牛,呼小玉。

一种风标,十分尘俗。

勤巴子病入膏肓,老盐官笑含鸩毒。

花簇簇,锦簇簇,云峰老人曾刮目。

我从山水窟中来,自谓一生看不足。

看不足,眨得眼来,云归幽谷。

新筑成时秋事高,满天风下岧峣。

佳名欲夺双溪景,淡墨须烦六幅绡。

一簇穿杨夸箭羽,几番伐鼓动溪潮。

此亭政合贪山水,百里之间患已销。

楸枰静,黑白两奁均。

山水最宜情共乐,琴书赢得道相亲。

一局一番新。

松影里,经度几回春。

随分也曾施手段,争先还恐费精神。

长是暗饶人。

山水据全胜,消得独清人。

神仙定在何处,此处可寻真。

山有蓬莱气象,水有瀛洲风物,人是葛天民。

*得紫芝老,吟尽碧桃春。

四时花,千日酒,一溪云。

回头下望浊世,无地不红尘。

忆昔乘轺江右,目断丹霞翠壁,底事走**。

今日送君语,聊聊自移文。

父母人心物岂无,静观禽鸟见中孚。

自来择木心劳瘁,到得成巢口卒瘏。

囝翅渐长郎罢短,人间恩义尚如此,几个林中反哺鸟。

老手便剧郡,高怀厌承明。

联纡东阳绶,一濯沧浪缨。

东阳佳山水,未到意已清。

过家父老喜,出郭壶浆迎。

子行得所愿,怆悢居者情。

吾君方急贤,日旰坐迩英。

(迩英,阁名。

)黄金招乐毅,白璧赐虞卿。

子不少自贬,陈义空峥嵘。

古称为郡乐,渐恐烦敲搒。

临分敢不尽,醉语醒还惊。

雪窦与么说话,要瞒诸人则易,埋没诸人则难。

出门见山水,入门见佛殿。

默学少林,静全本心。

幽灵绝待,虚明自任。

玉线金鍼世家事,鸾胶凤弦山水音。

随方善应,不用相寻。

平生喻工部,许我诗盟与。

迩来每见每匆匆,倚赖深春间归路。

问我自行何所去,告以吴门当小住。

问公公有故人否,为我略营薪水助。

欣然惠我书一纸,为我殷勤谈所以。

我云素书难送汝,并复因之陈骩骳。

公言于我则厚矣,枫落吴江自为累。

幸逃乌有一先生,犹胜东城老居士。

应逮冒烦暑,驱驰山水间。

泥泉沃渴肺,沙风吹汗颜。

疲骖喘沫白,殆仆负肩殷。

仰嗟旱云高,俯爱芳陂潺。

空邮降尘榻,净馆排霞关。

城隍壮形势,冈谷来回回环。

红芰姹相照,翠树郁可攀。

野苗杂青黄,雨露施尚悭。

巫觋谒群望,箫鼓鸣空山。

忧农非吾职,望岁窃所叹。

憩当午日烈,行瞻月初弯。

星斗弄光彩,罗络灶火斑。

跋履虽云倦,桑梓得暂还。

林僧授馆舍,田客攀鞍镮。

吾心本皎皎,彼诟徒{左口右颜}{左口右颜}。

方投定鉴照,即使征马班。

相期林兰楫,荡漾穷川湾。

山水谁无言,元年有福重修。

夏馆秋林山水窟,家家林影湖光。

三年间为一官忙。

簿书愁里过,笋蕨梦中香。

父老书来招我隐,临流已盖茅堂。

白头兄弟共论量。

山田寻二顷,他日作桐乡。

海山缥缈。

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

鹤溪游处,肯将琴剑同调。

休问挂树瓢空,窗前清意,赢得不除草。

只恐渔郎曾误入,翻被桃花一笑。

润色茶经,评量山水,如此闲方好。

神仙陆地,长房应未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