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齐天乐(客长安赋)

宫烟晓散春如雾。gōng yān xiăo sàn chūn rú wù。

参差护晴窗户。[cān,cēn,shēn] [chā,chà,chāi,cī] hù qíng chuāng hù。

柳色初分,汤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liŭ sè chū fēn,tāng xiāng wèi lĕng,zhèng shì qīng míng băi wŭ。

临流笑语。lín liú xiào yŭ。

映十二阑干,翠嚬红妒。yìng shí èr lán gān,cuì pín hóng dù。

短帽轻鞍,倦游曾偏断桥路。duăn mào qīng ān,juàn yóu céng piān duàn qiáo lù。

东风为谁媚妩。dōng fēng wèi shuí mèi wŭ。

岁华顿感慨,双鬓何许。suì huá dùn găn [kăi,kài],shuāng bìn hé xŭ。

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qián dù liú láng,sān shēng dù mù,yíng dé zhēng shān chén tŭ。

心期暗数。xīn qī àn shŭ。

总寂寞当年,酒筹花谱。zŏng jì mò dāng nián,jiŭ chóu huā pŭ。

付与春愁,小楼今夜雨。fù yŭ chūn chóu,xiăo lóu jīn yè yŭ。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王易简是南宋末的及第进士。南宋都城临安,有西湖这样的美景 ,想必他在春风得意时必多畅游其处。后来作者又历亡国之事,在晚年着笔,以长安写临安,其个中滋味,亦是难以卒言。上阕写清明寒食的景象,以“倦游曾遍”提点全文,说明这是对往事的追忆。“宫烟晓散春如雾,参差护睛窗户 。”早晨,宫中烟气飘散,宛如春雾,参差披拂 ,笼罩睛窗。“春如雾”,读为“如春雾”。词序颠倒,意为增加朦胧之美。这两句写的是清明寒食的情景。据史载,寒食的第三天即清明节。南宋宫中风俗命小内侍在阁门用榆木钻火 ,先成者赐之金碗和绢三匹 。并赐臣僚与臣烛,常谓“钻木改火”。唐诗人韩翃曾有:“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可见唐宫之俗亦如是。这是当日宫廷的一种节日仪式,作者把它加以诗化。“柳色初分,饧香未冷 ”,是清明景象。南宋时俗,在寒食和清明时,京城家家用柳条插到门上,叫“明眼”。这便是“柳色初分”的含义。饧,即饴糖,是寒食应节食品。“初分”、“未冷”,初,未指程度。“ 正是清明百五 ”用“ 正是”明确点出时令。“百五”指寒食节,据载,和冬节正好相距一百零五日,叫寒食,禁火三日。因而称之。“临流笑语。映十二栏于,翠颦红妒 ”:一群衣饰明艳的游春女子正倚着栏干,临流谈笑,姿色周围的红花翠柳感到嫉妒。“ 十二栏干 ”,出自南朝乐府《 西洲曲 》:“ 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红”、“翠” ,如“红衰翠减”、“绿肥红瘦”、“惨绿愁红”之类常用之来代表繁花绿叶,或花光柳色。“颦、妒”两字是词眼,作景人合一的描写,从侧面有力地烘托出倚栏笑语的女郎们美艳动人之处。连清明前后烂漫娇柔的花柳尚怀生嫉忌之心 ,反衬姑娘们的美貌多姿。南宋时西湖上有很多可以行乐的地方。从断桥以西到苏公堤,都种繁花柳树,都有一些小亭馆可以休息。这里自有很多“栏干”和“红翠”了。“短帽轻鞍,倦游曾遍断桥路”。游而至“倦”,想必次数极多。西湖是杭州人常游之地,有钱人常在这里抛金洒银,故有“销金锅儿”之称。作者年轻时便是那“销金锅儿”的常客。联系上面,他的西湖之游大概不单是观赏风景 ,而包括“ 风月冶游 ” 在内的。“东风为谁媚妩”追忆完毕,便是感慨。“媚妩”是娇美之意。东风啊,你今天又为谁酿就这满湖春色呢?这一切恐怕都已经与己无关了。岁月无情,人亦易老,感慨系之,前度刘郎,三生杜牧,赢得征衫尘土。境界拓深,抒发出更内在、更深沉感慨:我就象当年的刘禹锡、杜牧,旧地重游,美丽已不见,只剩些尘土,真有恍如隔之感 !“前度刘郎”借于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诗中。“ 三生杜牧 ”,黄庭坚曾有诗:“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杜牧有诗《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作者把自己比作是杜牧的后身,这大概是指的自己在美好的春日里重到西湖所产生物是人非、难以为怀的感慨 。由此引出下文:“心中暗数。总寂寞当年,酒筹花谱 。”酒筹,喝酒时用以计数的筹子。花谱,指记载四时花卉的书籍。这里“酒筹花谱”指宴游玩乐之事。自己美好的心愿都已落空,再不可能象以前那样地宴饮畅游、尽情欢乐了。心境沮丧已极,而“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 ,夜幕降临,淅沥细雨敲打心头,一股愁闷的阴影不觉悄悄袭上心头 。“付与春愁,小楼今夜雨”,往日欢游,化为今夜酿愁的春雨 。词不直抒而曲笔,使词意显得委婉蕴藉,更耐咀嚼。这首词从写景到抒怀 。在写景时,又以“夜雨”和“晓烟”护睛相呼应,衬托出词人的心境。作者是宋末进士,国变之后,隐居不仕,属于“遗民作家”。词中借对风月冶游的眷念和追惜。寄托自己对故国的愁思。

诗人简介

王易简(生卒年不详)字理得,号可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末登进士第,除瑞安主簿,不赴。入元,隐居不仕。易简笃于议论,多所著述,有《山中观史吟》。《乐府补题》有其咏物词四首,《绝妙好词》卷六载其词三首。► 8篇诗文

诗文推荐

踏白江梅,大都玉断酥凝就。

雨肥霜逗。

痴了闺房秀。

莫待冬深,雪压风欺后。

君知否。

却嫌伊瘦。

仍怕伊僝僽。

日月任从愁里过,客尘常向静中参。

自有天然真富贵,本来不为人妍。

谨将醉眼著繁边。

更擎高烛照,惊搅夜深眠。

花不能言还自笑,何须有许多般。

满空明月四垂天。

柳边红沁露,竹外翠微烟。

狂踪怪迹。

谁料年老,天涯为客。

帆展霜风,船随江月,山寒波碧。

如今著处添愁,怎忍看、参西雁北。

洛浦莺花,伊川云水,何时归得。

使君领客未经旬,更以蝤蛑作小春。

瑶池会罢朝元客,缟素仙棠问道装。

客向愁中都老尽,只留平楚伴销凝。

真珠市拥碧扶阑,十万人家着眼看。

独恨登临最高处,举头犹不见长安

将置酒,思悲翁。

使君去,出城东。

麦渐渐,雉子斑。

槐阴阴,到潼关。

骑连连,车迟迟。

心中悲,宋又远。

周间之,南淮夷。

东齐儿,碎碎织练与素丝,游人贾客信难持。

五谷前熟方可为,下车闭閤君当思。

天子当殿俨衣裳,大官尚食陈羽觞。

彤庭散绶垂鸣珰,黄纸诏书出东厢,轻纨叠绮烂生光。

宗室子弟君最贤,分忧当为百辟先。

布衣一言相为死,何况圣主恩如天。

鸾声哕哕鲁侯旂,明年上计朝京师。

须忆今日斗酒别,慎勿富贵忘我为。

客去车尘未敛。

古帘暗、雨苔千点。

月皎风清在处见。

奈今宵,照初弦,吹一箭。

池曲河声转。

念归计,眼迷魂乱。

明日前村更荒远。

且开尊,任红鳞,生酒面。

千里万里长安道,送君思君为君老,原为水底石菖蒲,不教零落同百草。

扰扰匆匆,红尘满袖,自然心在溪山。

寻思百计,真个不如闲。

浮世纷华梦影,嚣尘路、来往循环。

江湖手,长安障日,何似把鱼竿。

盘旋。

那忍去,他帮纵好,终异乡关。

向七峰回首,清泪班班。

西望烟波万里,扁舟去、何日东还。

分携处,相期痛饮,莫放酒杯慳。

岂有从龙意,还同野老居。

覆花初冉冉,度水亦徐徐。

陇上时相逐,溪边或自锄。

犹能作霖雨,沾洒及邻墟。

凄,清。

露重,月明。

纱帽湿,裌衣轻。

路险仆倦,石危马惊。

近市火数点,出林火数点,出林钟一声。

客子征鞍暂解,仙家云关未扃。

暮山层碧。

掠岸西风急。

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

玉人还伫立。

绿窗生怨泣。

万里衡阳归恨,先倩雁、寄消息。

郡斋常夜扫,不卧独吟诗。

把烛近幽客,升堂戴接z5.微风吹冻叶,馀雪落寒枝。

明日逢山伴,须令隐者知。

一笑相携,且休管、兔升乌坠。

那更是,可人宾客,未饶崔李。

金叵罗中__莹,玉玲珑畔歌珠缀。

望湖光、一片浸韶光,真双美。

云彩襞,能纤细。

云絮聚,能黏腻。

料出山归岫,等闲间尔。

碧沚风流人去后,石窗景物春深里。

算邯郸、客梦几惊残,炊犹未。

双崖若争妍,秀色日相射。

游人夸水东,挥榜渡清泻。

潺潺溪边风,五月自潇洒。

中流望南北,河汉自天下。

嗟予水乡客,尘土困蹈藉。

江湖久怀归,无地税征驾。

临流动长想,照影久悲咤。

沧洲倘有归。

功业付高谢。

终约夜舟乘月去,苍梧云底望长安。

浮生同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