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
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
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
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⑴南邻:指杜甫草堂南邻朱山人。
⑵锦里:锦里:指锦江附近的地方。角巾:四方有角的头巾。
⑶芋粟:芋头,板栗。
⑷宾客:一作“门户”。
⑸阶除:指台阶和门前庭院。
⑹深:一作“添”。
⑺航:小船。一作“艇”。
⑻村:一作“山”。暮:一作“路”。
⑼对:一作“送”。柴门:一作“篱南”。
《南邻》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一道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
杜甫到人家作客,诗先写这家人家给予杜甫的印象。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联想到隐士的许多怪脾气,但这位山人却不是这样。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和谐、宁静的。三、四两句是具体的画图,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连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画出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显得特别清幽。这就是这家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柴门”外便是一条小河。王嗣奭《杜臆》曰:“‘野航’乃乡村过渡小船,所谓‘一苇杭之’者,故‘恰受两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这“野航”;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
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这是诗人的剪裁,也是画家的选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西南漂泊时期。在成都,作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在作者居住的浣花草堂不远,有位锦里先生,杜甫称之为“南邻”(朱山人)。月夜,朱山人送作者离开。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回家以后,杜甫写了这首《南邻》诗。
君不见朱门煌煌多近臣,豹胎煮蘼蜡为薪。
庭中盛设泼寒戏,炙手欲近还嗔人。
谁知曝背茆檐下,欲献要是山林真。
儿童抑搔皮肉软,日轮过中方欠伸。
悬鹑结驷两相笑,百年俱成一窖尘。
先生自是冷官样,要看入火红麒麟。
撚须自作咏雪唏,秘思蚤与相如亲。
蒲团拥裘结倍坐,别有絺綌君南邻。
愿回六龙照后土,施与万国无边春。
屑琼镂玉入肺腑,拍手一笑未吾贫。
横阶气凿涧。
对户即连峯。
暗石疑藏虎。
盘根似卧龙。
沙洲聚乱荻。
洞口碍横松。
引泉恒数派。
开岩即十重。
北阁闻吹管。
南邻听撃钟。
菊寒花正合。
杯香酒绝浓。
由来魏公子。
今日始相逢。
风帘弄影,正闲堂永昼,香销人寂。
轧轧邻机芳思乱,愁入回文新织。
燕蹴巢泥,莺喧庭柳,好梦无踪迹。
那堪春事,背人何计留得。
谁似爱酒南邻,岸巾坦腹,醉踏西山碧。
彩笔阳春传雁足,催我飞觞浮白。
老去情怀,凭君试看,鬓上秋霜色。
故园千里,月华空照相忆。
春渐老,年已耄,一时自适非不要。
花香妙,柳腰袅,老怀未怯输年少。
东风吹吹杖履便,燕娇莺姹不我嫌。
南邻载酒西邻会,鸭肝猪肚供肥甘。
回头看浮世,晨炊晚不继。
我非世外人,乃为醉饱计。
乐极愧生难为辞,礼谨意厚辞则非。
何妨真率存古道,杯茶盏酒会亦奇。
雨韭夜,菜羹社,前有杜老后司马。
金谷楼台灰尘飞,两家淡薄千年话。
平生饮酒不尽味,五鼎馈肉如嚼蜡。
我醉欲眠便遣客,三年窥墙亦面壁。
空余小来翰墨场,松烟兔颖傍明窗。
偶随儿戏洒墨汁,众人许在崔杜行。
晚学长沙小三昧,幻出万物真成狂。
龙蛇起陆雷破注,自喜奇观绕绳床。
家人骂笑宁有道,污染黄素败粉墙。
诚不如南邻席明府,蛛网锁砚蜗书梁。
怀中探丸起九死,才术颇似汉太仓。
感君诗句唤梦觉,邯郸初未熟黄粱。
身如朝露无牢强,翫此白驹过隙光。
从此永明书百卷,自公退食一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