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惜余春·急雨收春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

浮红涨绿鱼文起。

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

阑干长对西曛倚。

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译文

一阵急雨即将收束春光,斜吹的春风仿佛在约束春水。水面上浮着飘落的花瓣,上涨的绿水皱起了涟漪。鱼儿嬉戏而产生一圈圈的波纹,景色很美。可惜春光不解人意,悄悄归去。

自从在城隅处分手,我们都留下了无穷的幽怨,你在来信中,信末多是深情关切之语,我也经常在夕阳西下时,独自倚栏远眺,面对着昏黄的落晖。老夫老妻,本应厮守一起却要天各一方。

注释

①“惜余春”,语出李白《惜余春赋》:“惜余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余春”者,残存无多、转瞬将尽之春光也。惟其无多,惟其将尽,故格外值得珍惜。

②收:结束。停止。
③约:阻止,拦挡。

④鱼文:鱼纹,像鱼鳞一样的波纹。

⑤游子:离家在外漫游、求官或求学的人。

⑥解:懂得,明白。

⑦隅(yú):角落。

⑧关情:激动感情,牵扯情怀。纸尾:书面文字绍尾处,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

⑨曛(xūn):日落时的余光。

⑩渭北:渭水以北。渭水在袂西省。江南、渭北,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游子天涯,惜春恨别,原本是诗词中写得熟滥的题材,但贺铸此作语意精警,字句凝练,仍不乏新鲜之感。

  起三句,缴足题面中“余春”二字,爱惜之情,亦于言外发之。枝头繁花,乃春天之象征,而“急雨”摧花,扫尽春艳,故言“收春”。“收”字极炼,一如天公与人作对,不肯让春色长驻人间,稍加炫示,便遣“急雨”追还。“急雨”之来,“斜风”与俱。雨添池波,风遏逝水,故池水溶溶,新波“涨绿”。加以落英缤纷,漂流水上,泛泛“浮红”,点缀碧澜。而群鱼嬉戏于涨池之中,你争我夺,唼喋花瓣,掀动一圈圈波纹。意境幽美。“浮红涨绿鱼文起”七字是极经意之笔,非深情留恋“余春”之人不能如此细腻地观察“余春”景物并传神地将它写出,盖一旦浮红尽沉池底,那可真正是“枝中水上春并归”(梁简文帝《江南曲》),欲“惜”无从了。词人眼中笔下的“鱼文”也透漏了他感情深处的涟漪。以下二句,潜藏于景语之中的惜春情绪急转为游宦天涯、不得归家的苦恨。唐陈子良《春晚看群公朝还人为八韵》诗:“游子惜暮春。”词人日“年年游子惜余春”,加“年年”二字,给出惜春情怀的时间持续度,语气即显得更为沉郁。然而其好处还不在此,须与下“春归不解招游子”一气连读,方有滋味。游子年年惜春,可谓专情于春矣,而春天归去时却想不到招呼老朋友一块儿走,实在是不够交情。此意当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青春作伴好还乡”句翻出,一以可与春天偕归为喜,一因春天弃己独归而恨,皆匪夷所思,妙不可言。若究其实,则不过是词人“贫迫于养”(宋程俱《贺公墓志铭》),离家外宦,任期未满,不得便还而已。但这话直说出来,就不成其为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年年”二句的“别趣”,正当从其不可理喻处求之。春本无知,春本无晓,如此怨春,似乎无理,然而更显其情真意切。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无理有情之妙。

  不得归家倍思家。下阕便自然过渡到写自己和妻子的离别与相思。“留恨”句记别。“城隅”即城外角,是分袂处,唐王宏《从军行》“羌歌燕筑送城隅”、王维《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城隅一分手”等句可证。“关情”句叙别后妻子来信,信末多深情关切之语。(如《莺莺传》莺莺与张生书末云“千万珍重 !春风多厉,强饭为嘉”之类。 )以上三句,一句一意,不断更换角度,先写离别,为二人所共;再写相思,一寄书,一倚栏,为各人所独:可谓面面俱到,错落有致。十五个字竟写出这许多内容,语言之高度浓缩,颇见锻炼之功。结二句,就直接语意而言是承上写自己倚栏时的喟叹,但两地相思,一种情愫,从章法上来看,不妨说词人的笔触又转回去兼写双方。李商隐《代赠》诗:“鸳鸯可羡头俱白。”杜甫《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词人熔铸唐诗,以己意出之:“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谓夫妻二人,已垂垂老矣,却一在江南(当指江夏,即今武汉一带,贺铸四十六七岁时在那里任钱官 ),一在渭北(长安在渭水北,这里以汉唐故都借指北宋东京 ),关山千里,天各一方。二句只说离人年龄之大、分别距离之远,此外不置一辞,词意戛然而止,但余味不尽。试想,少年夫妻,来日方长,一旦分携,犹自不堪;而人濒老境,去日苦多,百年光阴,所剩无几,亦如“余春”,弥足珍惜,此时阔别,心情自是十分沉痛。再想,江南渭北三千里,一去谁知几时还,城隅留恨,可见那恨该有多重。千山万水,音问难通,一封家信,纸尾关情,可见那情该有多深。“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夕阳楼上,游子的乡思难以排遣。细细咀嚼,便知下阕前三句的厚度,全靠末两句在衬托,至于这结尾本身的重拙,下语镇纸,那就更不待言了。

  贺铸善于写情,往往情真意切,此篇便是一例。贺铸善于处理结处,此词上片结处的无理而妙,下片结处的质拙含蓄,都恰到好处,蕴味无穷。

诗人简介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842篇诗文

诗文推荐

淡烟疏雨又青山。

槿篱护药才通径,竹笕通泉白遍春。

四更里,云收彻。

海底星龟弄明月。

处处琼花结。

火候抽添按时节。

子午氤氲降红屑。

猛把天机泄。

鹤冷风亭,鸿迷烟渚,晓来雪意填空。

酿成嘉瑞,端为兆年丰。

况有神娲妙手,调和得、云彩皆同。

楼台上,铺琼缀玉。

随步广寒宫。

天公。

开地轴,八C133混一,莫辨提封。

又须教、归禽狡兽沈踪。

坐见花敷万木,谁知道、春已输工。

三杯酒,西湖父老,相与话时雍。

当时养士知何许。

总把降幡去。

汉家王气塞乾坤。

一树盈盈、不为汉家春。

要行更行,要住即住。

翻身踏破太虚空,推倒妙峰无影树。

古佛位中留不住,夜来和雨宿寒溪。

细草疏花自在春。

阿堵不解醉,谁欤此颓然。

误入无功乡,掉臂嵇阮间。

饮中八仙人,与我俱得仙渊明岂知道,醉语忽谈天。

偶见此物真,遂超天地先。

醉醒可还酒,此觉无所还。

清风洗徂暑,连雨催丰年。

床头伯雅君,此子可与言。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一本云潇湘景物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

?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庭院春深,和风翠阴。

桃花簇锦,柳线摇金。

无卢灵云徒说悟,一生埋没祖师心。

心得而真,物应而神。

幻住三昧,觉了诸尘。

洒洒落落不共法,浩浩荡荡无边身。

明明白白随流月,叶叶华华到处春。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

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濛濛。

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

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

只知一切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

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披图醮录益乱神。

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

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汩没随埃尘。

旌旗依旧长亭路。

尊前试点莺花数。

何处捧心颦。

人间别样春。

功名君自许。

少日闻鸡舞。

诗句到梅花。

春风十万家。

时籍中有放自便者。

晓日浓阴,冷云遮断山无数。

雁飞筝柱。

都向愁边去。

帘影沈沈,一缕芳香度。

深庭户。

且寻欢聚。

雪意还成雨。

一尘起,大地收。

一叶落,天下秋。

甲巳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体之湛存,潮缩海门。

用之亡痕,春入华根。

光明射珊瑚之魂,波澜派崑崙之源。

影动非幡,声扬度垣。

槎牙老树得春早,摘索好枝如雪攀。

雨砌坠危芳,风檐纳飞凉。

尽日看诗只掩扉,出门细雨怕沾衣。

杏花已露胭脂色。

燕子如何却未归。

楼外残阳红满。

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

肠断。

人共楚天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