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楼台高耸,屹立在一片秋树之上;天空明净,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秋色是这样高远寥廓,同峻拔入云的南山相比,气势难分高低。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上。
③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毫:非常细小的东西。
④气势:景象、气派。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瑞麦歌怀安,三岐及六穗。
嘉祥不虚出,良以气和致。
人言一划木,华枯且为异。
况兹一日食,有是三足记。
此邦今扶风,中兴号佳地。
去年岁千厄,众惧忧莫弭。
入春雨暘若,嘉验应期至。
贤侯政事师,其清一杯水。
孜孜布上德,念念在民事。
东都循吏孰,渔阳史君似。
一麦露双颖,异世风同轨。
华黍续新雅,嘉禾继前瑞。
老夫卧陋巷,闻此跃而起。
一廛猥受滕,二天幸托冀。
谁谓大庆赉,俯亦及憔悴。
自今丰年兆,不苦力田匮。
当知太守心,根源自宫闭。
务丰且重谷。
感召至兹类。
昔襦今五夸,千里共衣被。
相逢二三叟,相庆更相慰。
不图田里叹,转作讴歌喜。
酡颜溢乡老,欢声浃邻比。
余波剩沾丐,罔功有余愧。
摅毫颂公德,拜手及公赐。
长安咫尺天,政声转闻易。
嘉汝龚黄绩,宽予尧汤备。
归衮陈归禾,经纶展斯志。
觉了前前非处难,而今步步到长安。
色心{左氵右上勿右下日}合无丝路,法性圆融没许般。
个事本来元脱洒,几人到此出顢頇。
妄亡起灭功成也,应笑风霜旛动刹竿。
一明玄理,二曜交宫。
三才四象究穷。
通五彩霞光,来往清雨ㄨㄨ。
六欲七情涤尽,八衢流、运转回风。
九窍内,十分颠倒,显现真功。
十极晴空虚白,九重门开阐,金玉重重。
八色琉璃洞里,卧虎眠龙。
七宝花开六出,五方中、四位归宗。
三光照,二仪相从,一个神翁。
拂剑整装,光射紫霄,斗牛色寒。
大丈夫不作,儿曹离别,何须更唱,三叠阳关锦还乡,油幢佐幕,谁道青天行路难。
从今去,听声名焰焰,飞动岷山。
征途少饮加餐。
要做取功名久远看。
卷长风吹醒,剑关云气,更须砥柱,三峡惊湍。
闻道槐庭,已登安石,此去须弹贡禹冠。
明年里,踏梅花有分,相见长安。
尔家何在潇湘川。
青莎白石长沙边。
昨梦江花照江日。
几枝正发东窗前。
觉来欲往心悠然。
魂随越鸟飞南天。
秦云连山海相接。
桂水横烟不可涉。
送君此去令人愁。
风帆茫茫隔河洲。
春潭琼草绿可折。
西寄长安明月楼。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
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
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
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
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
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
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
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