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鹿头山(山上有关,在德阳县治北)

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lù tóu hé tíng tíng,shì rì wèi jī kĕ。

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lián shān xī nán duàn,fŭ jiàn qiān lĭ [huò,huō,huá]。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yóu zĭ chū jīng huá,jiàn mén bù kĕ yuè。

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jí zī xiăn zŭ jìn,shĭ xĭ yuán yĕ kuò。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shū fāng xī sān fēn,bà qì céng jiān fà。

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tiān xià jīn yī jiā,yún duān shī shuāng què。

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yōu rán xiăng yáng mă,jì qĭ míng lù wù。

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yŏu wén lìng rén shāng,hé chù [mái,mán] ĕr gŭ。

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yū yú zhī [gāo,gào] dì,căn dàn háo xiá kū。

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zhàng yuè fēi lăo chén,xuān fēng qĭ zhuān dá。

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jì gōng zhù shí zī,lùn dào bāng guó huó。

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sī rén yì hé xìng,gōng zhèn yú suì yuè。

赏析

作品赏析

《唐书》:汉州德阳县有鹿头关,关在鹿头山上,南距成都百五十里,高崇文擒刘辟于此。《全蜀总志》:鹿头山,在德阳县治北三十余里。  鹿头何亭亭①,是日慰饥渴②。连山西南断,集体见千里豁③。游子出京华④,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⑤,始喜原野阔⑥。  (此初至蜀地而喜。首句点题。俯见千里,乃山上遥望者,中后两段,俱承此。主洙曰:自秦入蜀,川岭重复,极为险阻,及下鹿头关,东望成都,沃野千里,葱郁之气,乃若烟霞霭然。) ①《寰宇记》:古老云:昔有张鹿头居此,因以为名。《西都赋》:“状迢迢以亭亭。”②应璩诗:“以副饥渴怀。”③《蜀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江总诗:“山豁自疏快。”④郭璞诗:“京华游侠窟。”⑤《左传》:“逾越险阻。”⑥《淮南子》:“周视原野。”  殊方昔三分①,霸气曾间发。天下今一家②,云端失双阙③。悠然想扬马④,继起名肆兀⑤。有文令入伤,何处埋尔骨⑥!  (此思蜀中古迹。先主霸业,扬、马文章,皆垂名千载者。失双阙,无复当时宫殿矣。何处埋,不见往日遗踪矣。)  ①裴秀《九州图论》:“绝域殊方之迥。”《蜀志》:“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②《记》:“圣人能以天下为一家。”③古诗《善哉行》:“游戏云端。”《蜀都赋》:“华阙双邈,重门洞开。”孙绰《天台赋》:“双阙云谏以夹路。”④何逊墓志:“竟收扬马。”《华阳国志》:“司马相如耀文上京,扬子云齐圣广渊,斯盖华岷之灵标,江汉之精华也。”⑤继起,谓扬继马后。硉兀,危石也。⑥蔡琰《笳曲》:“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纡余脂膏地①,惨澹豪侠窟②。仗钺非老臣③,宣风岂专达④。冀公柱石姿⑤,论道邦国活⑥。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  (此幸抚蜀得人也。蜀本膏腴豪侠之场,自经丧乱,不免元气日亏,必得老臣仗钺,方能播宣风教,专达朝廷。裴冕以宿望而镇此邦,可为生民厚庇矣。此章三段,各八句。) ①《上林赋》:“纡余逶迤。”高曰:纡余,广远貌。《蜀都赋》:“内函要害于膏腴。”《华阳国志》:蜀人称郫繁曰膏腴,绵洛为浸沃。②又曰:秦克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家有盐铜之利,人擅山川之材,箫鼓歌吹,击钟肆悬,富侔公室,豪过田文。王褒诗:“豪侠竞交游。”③《吴志》:孙坚曰:“古之名将,仗鉞临众。”《汉书》:疏广曰:“圣主惠养老臣。”④《后汉·隗嚣传》:“威命四布,宣风中岳。”《周礼》:“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杜臆》:中宗时,萧至忠为专达中丞,谓事得专达于天子,不受人节制。⑤《旧唐书》:至德二载十二月,右仆射裴冕封冀国公,乾元二年六月,拜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使。据诗云:“公镇逾岁月”,则裴冕拜成都尹当在是年六月之前,恐《旧书》有误。许靖《与曹操书》:“扶危持倾,为国柱石。”晋严缵疏:“宜得柱石之士如周昌者。”⑥《书》:“论道经邦。”李长祥曰:自秦州至此,山川之奇险已尽,诗之奇险亦尽,乃发为和平之音,使读者至此,别一世界。情移于境,不可强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落。

鸟飞毛坠,鱼行水浊,要识真麒麟,只有一只角。

有桂丛生须让菊,为罏归去也输螯。

周迥莫有千株叶。

牺象在前,豆笾在列。

以乡以荐,既芬既洁。

礼成乐备,人和神悦。

祭则受福,率遵无越。

命书唐滥觞,委源传吕后。

有倡莫为遏,波荡今不救。

字育叵数计,八字讵所囿。

甲子动垓亿,举一百万漏。

荒唐无稽据,诵言指休咎。

柰何聪达人,颇复安此谬。

怀刺曳长裾,偃蹇文士右。

夸诩走干谒,荐墨不待叩。

士有待濡法沬,百请不一售。

我昔游江淮,知识间新旧。

文士不到眼,此辈日交簉。

辞章轻杯水,羡彼行橐富。

鳃鳃问利禄,吾儒所深陋。

自笑与世违,迂论取排诟。

夺却群生夏衣,成得衲僧卧具。

为伊业识茫茫,所以一夺一与。

三百四百野狐队,中有一两个不瞌睡。

十方虚空百杂碎,宁不打破悭皮袋。

入事其亲,愉色融融。

出事其君,惟命之从。

威仪抑抑,曷不肃雍。

有而弗恃,是之谓恭。

一色功回,雷云冻开。

万机俱罢,风月转夜。

空空谷有神,欣欣木有春,而今何处不分身。

岸上征人水舟,古今行役梦悠悠。

恰如河畔青青草,死尽还生那得休。

有弓莫朝射,有剑莫夜舞。

舞剑空惊半夜鸡,射弓须射南山虎。

当年意气双白虹,三尺宝剑两石弓。

平沙软草马蹄疾,仰面射落南飞鸿。

归来面皱头雪白,鱼皮包剑弓挂壁。

逢君一笑杯酒空,怜我衰颜手无力。

手无力,眼有眵,作歌赠君君莫疑。

英雄老去众所薄,何独区区杨去非。

先生年五十,更名曰去非。

帝居在震。

龙德司春。

开元布泽。

含和尚仁。

羣居既散。

岁云阳止。

饬农分地。

民粒惟始。

雕梁绣栱。

丹楹玉墀。

灵威以降。

百福来绥。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

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

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

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

山鸟,林花发。

玉杯冷,秋云滑。

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

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

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

芙蓉露下闲庭晚。

犹觉秋容浅。

惊心莫道岁华赊。

已有官梅轻放、小春花。

西风河汉溪流月。

月下疏疏雪。

新妆喜是寿阳人。

鸾鉴不劳呵手、对寒云。

风梳雨洗。

玉阙琼楼何处是。

万里秋容。

唤起嫦娥酒未中。

相逢且醉。

忙里偷闲知有几。

况自丰年。

须信金华别是天。

半夜劈破太空,太阳正照白书。

掩却万象生铁一团,二俱列下别有商量。

南海观音菩萨,端坐水月道场。

春山叠乱青,春水漾虚碧。

寥寥天地间,独立望何极。

拆去东篱,补起西壁。

径山门下,人无准的。

有准的,谁委悉。

僧堂觑破香积厨,鸱吻咬杀佛殿脊。

扶风宜甫,听余教旨。

你从前、入道未是。

终有洪禧,旧交朋、陆山后至。

一一须、听他玄理。

山头休去,此中居止。

兼乞觅、庵粮便利。

直待盈盈,恁时节、同将师礼。

住十洲、大家欢喜。

临池濯吾足,汲水濯吾缨。

尘埃一谢去,神与体俱清。

月明渐映檐东出,置枕东床夜萧瑟。

更无俗物败人意,唯有清风入吾室。

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

爰陈玉醴,式奠琼浆。

灵心有穆,介福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