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

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

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译文

整日在借酒浇愁的状态中渡过,一生的努力因没能改变国家的败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邦、秦始皇那样的英雄。

少年繁华如梦,如今一一破灭,让人直欲遁入空门,做隐逸之士,可真正要去寻觅夜半禅钟的时候,却只有卷地的西风,严酷的现实,教人无梦可做,无处可托。

注释

⑴身世:平生。酒杯:借酒浇愁。

⑵汉殿:刘邦,代指汉代宫阙;秦宫,秦始皇,代指秦朝宫阙。

⑶梦入:梦境。少年丛,当谓英雄年少种种。

⑷歌舞:身世。

⑸误:没有。

⑹西窗:思念,代指抱负。

⑺卷地:谓贴着地面迅猛向前推进。多指风。代指身世悲凉。

赏析

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上片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下片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梦境再现。《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描写的是人到中年,有些凄凄惶惶心态,但又不趋炎附势的低姿态。此词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

  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这首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

  上阙:“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英雄惜英雄的怅然,刘邦和秦始皇的时代,是他认为两个英雄豪杰辈出又命运起伏的时代。古今往来的英雄们,为时间的流逝而淹没,但是心中的宏大梦想缺不曾忘却,字里行间中作者为国家舍身立命而不达的情怀更加让人感慨。

  上阕首句“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有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悲凉、沉郁。“雨打风吹”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此处表达出作者舍身报国决心的坚持。

  下阙:"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后阙是写少年梦被山僧撞破,惊醒后难眠,却连钟声也听不得,只有西风呜咽。虽然表面上看是想逃避现实,实际上作者丝毫没有忘记国家大事,时刻想着的还是报效国家。“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卷地西风“更是突出看当时严酷的现实。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在于联想与造境上。丰富的联想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使跳跃性的结构显得整齐严密。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涛大起大落,通篇蕴含着开阖顿挫、腾挪跌宕的气势,与词人沉郁雄放的风格相一致。

背景

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至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作者为闲居带湖、瓢泉时期,其间除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至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一度被起用为福建安抚使外,一直赋闲在家。此时他心情十分矛盾,“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这并非他的愿望,他依然惦念着北伐事业。由于感情抑郁不平,时间又悠闲有余,故尔这一期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门前碧浪家家海,树上青山寺寺云。

万里不挂片云,虚空突出一窍。

双髻峰{左足右孛}跳上三十三天,拄杖子向十字街头扬声大叫。

炎炎六月火生冰,夜半日轮当午照。

扰扰寻师苦苦忙,但求神水是仙乡。

荧煌一鼎鎔金汁,灿烂三田湛浆。

夜半只知真火焥,房中不觉彩霞光。

超凡一粒真堪重,始信蓬莱去路长。

天风夜半剪冰花,三十六峰如玉立。

平凉坛西鼓声吼,伏兵大呼侍中走。

君王正喜边兵休,武将尽贺书生忧。

邠宁飞书夜半至,西平老臣先掩涕。

君心多猜谋不足,平凉不伏长安伏。

枉伐大安园上竹。

画桥烟重柳垂垂,露湿衣裳透始知。

丹佳花香墙畔起,水葓枝影席间移。

思量究竟都如梦,恋著休閒煞不痴,夜半江潮声正熟,归来才是欲眠诗。

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歟寄此生。

宵人有母鬓如银,夜半丸熊诲子频。

幸窃壮举升为侍养,敢言科第止荣身。

小堂欲作娱亲扁,纯孝谁推锡类仁。

乞取先生三大字,本崇风教厉乡邻。

昔日山阴老魏仙,丹成飞去三千年。

倒影灭没不可得,谁驾玉犬骖云骈。

当年从事君家祖,独向炉边得丹谱。

刀圭入口羽翰生,至今去作群仙父。

丹砂散地无人收,聚作丹霞如锦毬。

腾腾五采狎猎起,夜半精光冲斗牛。

问君从事适孙子,浑家住坐丹霞里。

夜窥璇玑落星躔,昼负丹囊踏山水。

有时卖易挂白钱,醉卧圯桥堕双履。

问君何事落人间,谪业已尽当复还。

人间处处风雨恶,不如妲去蓬莱山。

山上朝霞犹可餐。

一亭亦直寄,作者知为谁。

结薜开户牖,柱桂辛一夷楣。

百年此宴乐,常恐生忧悲。

天地一传舍,过客安可羁。

唐肆欲求马,万事隙決驹。

白云亭上山,流水亭下池。

夜半抚朱绳,美人生白髭。

挥袖别人间,飞蹑峭崖苍壁。

寻见古仙丹灶,有白云成积。

心如潭水静无风,一坐数千息。

夜半忽惊奇事,看鲸波暾日。

把酒欲歌骊。

浓醉何辞。

玉京烟柳欲黄时。

明日景阳门外路,相背春归。

敛泪复牵衣。

私语迟迟。

可怜谁会两心期。

惟有画帘斜月见,应共人知。

凡桂一枝芳,陡觉秋容静。

月里人间总一般,共此扶疏影。

枕畔忽闻香,夜半还思省。

争奈_娥不嫁人,寂寞孤衾冷。

羔豚蒸乳活脔牛,口腹造业夸炰羞。

傥知晚食足当肉,一饱何苦多营求。

先生睡美黑甜处,那闻钟鼓朝鸣楼。

布衾竹枕自稳暖,此念灰冷百不忧。

世间寝食乃日用,众生扰扰如蚍明蜉。

昔年我亦走南北,往反万里无停辀。

胸中不作异乡县,有似坐阅十数州。

云山浑如旧过眼,岁月不觉春已秋。

宿君斋屋亦偶尔,更仆笑语久未休。

夜阑各困且打睡,明月饥饱临时谋。

大觉世尊,腊月八夜,字正四刻,睹明星而悟道,引得后代儿孙,夜半染皂。

智门昨夜伤风,打嚏凑得恰好。

王土平平。

正海息波澜,岳敛云烟。

三景虚明,八表澄清,一月普照诸天。

有流霞洞焕,映黍珠、徐下空玄。

绝形言。

见千真拱极,万气朝元。

当时鹤鸣夜半,感真符宝篆,特地清传。

碧湛龙文,红凝龟篆,绛衣舞鬣蹁跹。

计功成果就,无真教、郭景飞仙。

已千年。

亘灯灯续焰,光朗无边。

黄梅夜半,鸡足峰前。

承虚接响,互相热瞒。

三峡桥边春见雪,落星寺里暮闻钟。

小阁阴阴人寂后。

翠幕褰风,烛影摇疏牖。

夜半霜寒初索酒。

金刀正在柔荑手。

彩薄粉轻光欲透。

小叶尖新,未放双眉秀。

记得长条垂鹢首。

别离情味还依旧。

去岁诣公车。

天语勤渠。

绛纱玉斧照寒儒。

恰似昔人曾梦到,帝所清都。

骨相太清_。

谪堕须臾。

今年黄敕换称呼。

只为此翁霜鬓秃,老不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