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jié fēn duān wŭ zì shuí yán,wàn gŭ [chuán,zhuàn] wén wèi qū yuán。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kān xiào chŭ jiāng kōng miăo miăo,bù néng xĭ dé zhí chén yuān。

译文

①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②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③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④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注释

①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②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③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④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诗人简介

江南诗僧。昭宗时居长安,为文章供奉。与郑谷、齐己为诗友。曾游南五台。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七四、《唐才子传》卷三。《全唐诗》存诗1首。另《锦绣万花谷后集》卷四存文秀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心日日望丰年,清晓炉熏彻九天。

二麦登场蚕着繭,平畴新绿又连阡。

春入番江雨。

满湖山、莺啼燕语,前歌后舞。

闻道行骢行且止,却听谯楼更鼓。

正未卜、阴晴同否。

老子胸中高小范,这精神、堪更开封府。

新治足,旧民苦。

扁舟浩荡乘风去。

看莱衣、思贤堂上,寿觞朝举。

六十二三前度者,敢望香山老傅。

又过了、午年端午。

采采菖蒲三三节,寄我公、矫矫扶天路。

重归衮,到相圃。

日长珠箔漏声稀,团扇新财越女机,进罢采丝三殿晚,万年枝上乱莺飞。

左火右昆}煌八字彩毫书,铁画银钩照坐隅。

心正自能祛百历,辟邪安用道家符。

凉生浴殿蔼兰芳,更衣室地深沈昼漏长。

试诵琼章开蕊笈,御炉风袅辟邪香。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鬓萧萧。

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

看飞桡。

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英昼永汗沾衣,正是君王访问时。

应笑开元瓷骄乐,粉团争射学儿嬉。

影绿成围,腰舆繭馆归。

我躬惟服澣,先织衮龙衣。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鬓萧萧。

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

看飞桡。

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轻明暑气微,静披图史监前徽。

堪嗤唐室耽游燕,谩借裙褚作妓衣。

旧日采莲羞半面,至今回首匆匆。

梦穿斜日水云红。

痴心犹独自,等待郑公风。

海上颓云潮不返,侧身空堕辽东。

人间天上几时同。

宫衣元不遇,无语醉醒中。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

空方丈、散花何碍。

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

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

闲窗下、敛云凝黛。

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鸣蜩惊早夏,◇草及良辰。

共荐菖华酒,君王寿万春。

今朝又是端午节,文殊善财忙不彻,杀人活人药不灵,自添脑后三斤铁。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是甚麽,铁蛇鑽入土。

枝头雨是青梅泪。

翻作一江春水。

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

满庭芳芷。

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

试比陈人,人间除我更谁似。

浮沈君共我里。

记薰廓待对,闻鸡蹴起。

昨日蟾蜍,明朝蝇虎,身与渠衰更悴。

老夫病已。

任采绿采苓,为师为帝。

但有昌阳,倩酤扶路醉。

今朝端午节,锺山强饶舌。

家无白泽之图,妖怪自然消灭。

灭,灭,夜行一任贪明月。

角簟横龟枕,兰房挂艾人。

一尊菖歜泛清醇。

好在佳人如玉、映长春。

冰彻杯盘莹,香和笑语薰。

莲花衫子入时新。

挂起南窗一榻、晚风清。

俯视纷华等秕糠,随时邀乐任嫔嫱。

宫中斗草知多少,自有金芳芝冠众芳。

两两莺啼何许。

寻遍绿阴浓处。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

休雨。

休雨。

明日榴花端午。

金碧丛中翠艾垂。

正当午日一朝时。

君王自进长生缕,细剪菖蒲泛玉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