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卖花翁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译文

卖花翁摘下一丛新鲜的花朵,担入了许府和史府。

东风吹来,不见百花绽放,寂寥空空,心中失落无比,只知百花闭锁进豪门深府。

注释

(1)卖花翁:卖花的老翁。

(2)和烟和露:花采摘下的露珠和水气。

(3)许史家:汉宣帝的外戚,代指豪门势家。

赏析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这一联交代卖花翁把花送入贵家的事实。和烟和露,形容花刚采摘下来时缀着露珠、冒着水气的样子,极言其新鲜可爱。许氏与史氏,汉宣帝时的外戚。“许”指宣帝许皇后家,“史”指宣帝祖母史良娣家,两家都在宣帝时受封列侯,贵显当世,所以后人常用来借指豪门势家。诗中指明他们住在宫城以内,当是最有势力的皇亲国戚。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这后一联抒发作者的感慨。东风送暖,大地春回,鲜花开放,本该是一片烂漫风光。可豪门势家把盛开的花朵都闭锁进自己的深宅大院,剩下那白茫茫的田野,不容点缀些许春意,景象十分寂寥。“不教”一词,显示了豪富人家的霸道,也隐寓着诗人的愤怒,但诗人不把这愤怒直说出来,却托之于东风的惆怅。东风能够播送春光,而不能保护春光不为人攫走,这真是莫大的憾事;可就连这一点憾恨,也无处申诉。权势者炙手可热,于此可见一斑。

  诗篇由卖花引出贵族权门贪婪无厌、独占垄断的罪恶。他们不仅要占有财富,占有权势,连春天大自然的美丽也要攫为己有。诗中蕴含着的这一尖锐讽刺,比之白居易《买花》诗着力抨击贵人们的豪华奢侈,在揭示剥削者本性上有了新的深度。表现形式上也不同于白居易诗那样直叙铺陈,而是以更精炼、更委婉的笔法曲折达意,即小见大,充分体现了绝句样式的灵活性。

背景

赏花、买花以至养花,本出于人们爱美的天性。但在旧社会劳动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耽玩花朵又往往形成富贵人家的特殊嗜好。唐代长安城就盛行着这样的风气。白居易有《买花》诗,真切地反映了这种车马若狂、相随买花的社会习俗,并通过篇末“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评语,对贵家豪门的奢靡生活予以揭露。吴融的这首《卖花翁》,触及同样的题材,却能够不蹈袭前人窠臼,自出手眼,别立新意。

诗人简介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289篇诗文

诗文推荐

绿发溪山笑语中,岂知翻手两成翁。

辛夷屋角抟香雪,踯躅冈头挽醉红。

想见旧山茅径在,追随今日板舆空。

渭阳车马嗟何及,荣禄方当与子同

漠漠雨其濛,湛湛江之永。

冻压溪桥并见花,安得杯中影。

明水未登彝,饰玉先浮鼎。

寄语清居山上翁,驿使催归近。

无边春色。

人情苦向南山觅。

村村箫鼓家家笛。

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

商行贾坐农耕织。

须知此意无今昔。

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残梦腾腾。

好鸟一声呼醒。

小窗明、萧萧鬓影。

当年头上,惯曾簪幡胜。

到如今、有谁怀省。

东风著面,却自依然相认。

哄痴儿、堪声弄景。

盘蔬杯酒,强教人欢领。

也微酣、带些春兴。

我如龚胜,君如龚舍,拂袖同归乡里。

共骑竹马有谁存,总唤入、耆英社里。

苍华发神尚黑,黄婆脾神方旺,争问翁年今几。

一门两个老人星,直看见、孙儿生子。

龟峰深处隐,岩壑静、万尘空。

任一路白云,山童休扫,却似崆峒。

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

旋采生枝带叶,微煎石鼎团龙。

从容。

吟啸百年翁。

行乐少扶筇。

向镜水传心,柴桑袖手,门掩清风。

如何晋人去后,好林泉、都在夕阳中。

禅外更无今古,醉归明月千松。

秋蓬秋蓬,我不原爵三公,亦不原禄万钟。

君谟骨相只如此,休向蓬州问李翁。

迂叟病齿落半空,岂是天食蛙骨虫,但原壶中乞方匕,齿发复出还婴童。

漱石清溪歌九曲,饱饭黄精羹杞菊。

我有此客否,难作主人翁。

小年自不相似,偶与大年同。

见说东厢诸少,正拥家君胜会,二八舞歌钟。

亦欲得公重,公在画堂中。

笑青蒿,真小草,倚长松。

典衣欲作汤饼,家酿愧瓶空。

公有潭州百斛,公有秫田二顷,贺客万钱通。

小大不相似,但可似公聋。

豪富过人,作为异众,莱阳姜鉴辛通。

文登趁醮,不惮冒霜风。

来往近乎千里,投坛告、马钰姜公。

持孝道,宰公闻得,惠酒劳奇功。

虔诚逢感应,醮仪才罢,仙现云中。

命丹青妙手,传写奇容。

从此住行坐卧,搜斡运、阴里阳宫。

忘尘事,乡人钦羡,相重更相崇。

回棹百花洲。

迢迢碧玉流。

听笛声、何处高楼。

如此江山无此客,虽有酒、奈何秋。

呼月出云头。

问渠能饮不。

笑人间、元自无愁。

可惜月翁呼不出,呼得出、载同游。

山樵夏斩樗栎枝,受昼日炙兼风吹。

天寒岁晚见功用,春透肝鬲连腰肢。

一室暖香胜桦烛,破衲纫缝针线续。

床头翁子新篘成,翁媪分虀小筵席。

山家此乐无厌时,何须玉笋扶金卮。

我亦平生知此味,今年此味奇更奇。

山中低厂编错薪,不知山外飞氛尘。

一尘一窝榾柮老稚均,此时痛快出苦辛。

劳君赠我古风诗,逋翁所谓扑凸奇。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有祖以来,话作两橛。

石田好是明明说,八十翁翁嚼生铁。

昔年汾水上,曾遇海南翁。

欲问三山路,先知一溉功。

万纷销寂默。

一气抱冲融。

更约丹砂诀,他时访葛洪。

六翁谁让少年场,老不羞不任意狂。

同向静中观物动,共於闲处看人忙。

天心月满蟾蜍动,水面风微{上艹下函}萏香。

肯信人间有忧事,新醅正熟初凉。

安装闻难及庐山老,晚见丧归南海翁。

犹被卹章虽弗逮,竟成全节略相同。

事惟有死仲连子,貌乃如生颜鲁公。

不尽哀荣千载下,爽鸠墟垅几秋风。

新来衰态见,书懒读,镜休看。

笑量窄才慳,卷无警策,杯有留残。

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须与鬓难瞒。

假使诏催上道,不如敕放还山。

数年前乞挂衣冠。

耄矣尚盘桓。

且行歌拾穗,未应天上,解胜人间。

仙家更无理会,至今传、都厕处刘安。

莫怪是翁矍铄,止缘老子痴顽。

东皇别我太匆匆,急景相催鬓已翁。

杜宇一声花结局。

人生消得几春风。

昌黎不作颖师已,千古风流随逝水。

大音祗在天壤间,云竹翁能发其秘。

明之为侯王,幽之神鬼。

悟翁一转指头禅,万事泯然心耳废。

涧泉淅沥走宫商,仙佩丁当分角徵。

数声急羽来秋空,夜半西风掠蛩砌。

诸公不但知此音,真欲钩深得其艺。

大篇小什分珠玑,往往不惜兼金馈。

吾闻南风之歌下舜廊,四海熙熙乐平治。

原翁持此天上头,一鼓解民愠,再鼓阜民财,勿作区区自丰计。

今岁腊前,苦无多寒色、梅花先白。

可惜横斜清浅处,谁访孤山仙客。

玉勒寻芳,金尊护冷,定与心期隔。

夜阑人悄,可无一段春月。

怕它香已飘零,罗浮梦断,不与东君接。

买得鹅千幅绢,留取天然标格。

老梅梢癯,蕊圆须健,不放风骚歇。

花光何处,儿孙声价方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