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金陵怀古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译文

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

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

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

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注释

1.金陵:古邑名。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灭越后设置。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2.玉树: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歌残:歌声将尽。残,一作“愁”,又作“翻”。王气:指王朝的气运。

3.景阳:南朝宫名。齐武帝置钟于楼上,宫人闻钟早起妆饰。兵合:兵马会集。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戍:一作为“画”。“景阳”句:一作“景阳钟动曙楼空”。

4.松楸:指在墓地上栽种的树木。一作“楸梧”。冢(zhǒng):坟墓。

5.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语本《诗经·王风·黍离》小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

6.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

7.江豚:即江猪。水中哺乳动物,体形像鱼,生活在长江之中。吹浪:推动波浪。

8.英雄:这里指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

9.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李白《金陵三首》:“山似洛阳多。”

赏析

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古都,隋唐以来,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无复六朝的金粉繁华。金陵的盛衰沧桑,成为许多后代诗人寄慨言志的话题。一般咏怀金陵的诗,多指一景一事而言,许浑这首七律则“浑写大意”,“涵概一切”(俞陛云《诗境浅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诗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公元五八九年,隋军攻陷金陵,《玉树后庭花》曲犹未尽,金陵却已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景阳宫外,城防形同虚设,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这是金陵由盛转衰的开始,全诗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松楸”,坟墓上的树木。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英雄,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所以李白《金陵三首》有“山似洛阳多”的诗句。“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

  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锤炼字句方面很见功力。例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颈联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则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这样,既写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形象,又烘托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至于炼字,以首联为例:“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表现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王气终”则与尾联的“豪华尽”前后相应,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读来令人不禁怅然。

背景

这首诗大概写于大和八年(834)前后,当时诗人许浑中进士之后在江南游历,试图以才学为当地权贵所赏识。

诗人简介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556篇诗文

诗文推荐

紫帽之峰兮高且巍,白云一片兮空依依。

我有兄兮在海湄,三月不见兮使我心悲。

山晚黄羊随日下,天寒白犊弄风归,愁埃百转西州路,笑忆沙湖一棹飞。

青槐金陵陌。

丹毂贵游士。

方骖万科巨。

炫服千金子。

咸阳不足称。

临淄孰能拟。

绿芜城上,怀古恨依依。

淮山碎。

江波逝。

昔人非。

今人悲。

惆怅隋天子。

锦帆里。

环朱履。

丛香绮。

展旌旗。

荡涟漪。

击鼓挝金,拥琼璈玉吹。

恣意游嫱。

斜日晖晖。

乱莺啼。

销魂此际。

君臣醉。

貔貅弊。

事如飞。

山河坠。

烟尘起。

风凄凄。

雨霏霏。

草木皆垂泪。

家国弃。

意忘归。

笙歌地。

欢娱地。

尽荒畦。

惟有当时皓月,依然挂、杨柳青枝。

听堤边渔叟,一笛醉中吹。

兴废谁知。

千古龙蟠并虎踞。

从公一吊兴亡处。

渺渺斜风吹细雨。

芳草渡。

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

红鸾骖乘青鸾驭。

却讶此洲名白鹭。

非吾侣。

翩然欲下还飞去。

小妓金陵歌楚声。

家僮丹砂学凤鸣。

我亦为君饮清酒。

君心不肯向人倾。

芙蓉出五沃,荡漾水中央。

托根遍七泽,濯影照沧浪。

亭亭立淤泥,静试岳井妆。

使君青雀舫,夜夜宿花傍。

为结明珰盖,覆此并头芳。

洛妃解瑶珮,王子荐琼觞。

饥餐玲珑玉,渴饮醍醐浆。

白日忽成晚,粉面落秋霜。

窟不结子,柔丝断藕肠。

波寒沉獭伞,愁杀野鸳鸯。

塞垣秋草。

又报平安好。

尊俎上,英雄表。

金汤生气象,珠玉霏谭笑。

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难老。

莫惜金尊倒。

凤诏看看到。

留不住,江东小。

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

千百岁,从今尽是中书考。

江南无此一雄藩,稳称将军小踞蟠。

韬略世传天下少,棣华鼎峙帅臣难。

狂胡要使如灰灭,中国先须大头城,磨崖已辨中兴颂,洗眼西湖看北征。

金陵秋早。

四日中元到。

天降诞,真英表。

长庚腾瑞气,箕宿增辉耀。

膺帝渥,十连镇抚民多少。

莫惜椒觞倒。

祝寿称难老。

分帅阃,江东小。

看看飞诏下,早趣黄扉召。

平章了,长生学取神仙道。

金陵新阁空中起,虎踞龙蟠凤双掎。

沉檀雕柱阚玉螭,丽华吹笙彩云里。

水晶帘空滤明月,三十六宫白于水。

红尘巴马四百秋,五城步障五花球。

彩绘山头盖宫殿,山前十二银潢流。

健娥五百曳锦缆,金莲吐影上下金银州。

二三狎客混歌舞,中有酒悲泪如雨。

嘉州讽谏三阁图,秦州别幸千花株。

回鹃队,鸦群呼。

夜半卷土昌泸渝,黄茅缚髻口衔璧。

草降表,王中书。

呜呼!

《玉树》声中作唐虏,门外崇韬是擒虎。

地拥金陵势。

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

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

离宫没古丘。

空余後湖月。

波上对江洲。

紫帽之峰兮高且崷,白云一片兮空悠悠。

我有兄兮在海陬,三月不见兮使人心忧。

倩来鸾传语。

问陆家兄弟翩翩,今归何处。

留下文章藏万壑,时作云烟吞吐。

谩徙倚、朱兰凝伫。

兰外瑁湖谁管领,叹先生、旧宅僧分住。

天下事,尽如许。

英雄总被虚名误。

览遗编结浩叹,寂寞一杯寒土。

惟有春风长往,催却几多人去。

但岁岁、垂杨自舞。

今日我来怀古后,算后人又以今为古。

留此曲,伴鸥鹭。

掩目新亭路,人言似洛阳。

山河多改变,今古几兴亡。

有观空鳷鹊。

无台栖凤凰。

当年足歌舞,不拟是偏方。

黄云衔雪天模糊,有客飘然出上都。

青丝络马银兜鍪,红锦{革长}弓金仆姑。

剑光压匝照路隅,帕首百骑前诃呼。

不知客本山泽臞,今胡为者意气粗。

自言有将新孙吴,我欲与之同减明。

呜呼亡胡岂难且,病兵怯将自逃逋。

胡不观昔我艺祖造中区,以兵为国垂洪模。

河北河东义勇徒,二十四万鼓应枹。

中兴益振尺五符,世忠淮左聚熊貙,刘锜淮西貔虎俱。

上流岳飞弯天弧,金陵张浚羆捕狐。

单于台下虽宽诛,采石山前已断颅。

迩来残虏尚窥窬,门内群寇更睢盱。

胡乃朘剥及其肤,岂止牛羊不求刍。

我欲别幕飞于菟,十万一屯淮之区。

技闲器利整平居,帜明鼓震蒐彼庐。

精神所折虏如无,而况山东群盗乎。

五符傥缺听其虚,十年且尽一赋租。

斩然圻画勿牵渠,他时混一更新图。

伟哉玉帐得通儒,君复碧油吐良谟,凌烟岂一貂蝉与。

金陵峨峨,长江万里。

谁为巢穴,养此蛇豸。

天岂作限,而险而恃。

不顺不臣,敢亢天子。

粉艳明。

秋水盈。

柳样纤柔花样轻。

笑前双靥生。

寒江平。

江橹鸣。

谁道潮沟非远行。

回头千里情。

王安石,还圣人,熙宁天子空称神。

程夫子,真圣徒,一言非讦还非谀。

世更有人如此无?

古来君相关气运,河南不问金陵问。

一时言,千载恨。

故都冬亦好。

风光可是,人间曾有。

问雪楼台,肉阵不教寒透。

妙手搀春弄巧,唤得应、千花如绣。

灯市酒。

笙歌镇似,元宵时候。

见说是事都新,但破冻潮声,去来依旧。

老梦无情,不到六桥风柳。

回首孤山好景,倩人问、梅花安否。

应自瘦。

雪霜可能僝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