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望江南

家山好,好处是安居。

无事不须干郡县,有余但管济乡闾。

及早了王租。

随日力,也著几般书。

静里精神偏爽快,闲中光景越舒徐。

腊月尽工夫。

诗人简介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52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

雪花飞下。

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

归来也。

西风平野。

一点香随马。

家山好,好处是秋来。

绿橘黄橙随市有,岩花篱菊逐时开。

管领付尊罍。

新筑就,别馆共闲台。

摇手出离名利窟,掉头摆脱簿书堆。

只在念头灰。

邯郸奇弄出文梓。

萦弦急调切流征。

玄鹤徘徊白云起。

白云起。

郁披香。

离复合。

曲未央。

家山好,凡事看来轻。

一壑尽由侬饾饤,三才不欠你称停。

有耳莫闲听。

静地里,点检这平生。

著甚来由为皎皎,好无巴鼻弄醒醒。

背后有人憎。

梧桐子,人在御街游。

凤宿云绡金缕带,龙池翠帐玉香球。

宫女后庭秋。

江南鼓,梭肚两头栾。

钉著不知侵骨髓,打来只是没心肝,空腹被人谩。

旅人乏愉乐。

薄暮增思深。

日落岭云归。

延颈望江阴。

乱流灇大壑。

长雾匝高林。

林际无穷极。

云边不可寻。

惟见独飞鸟。

千里一扬音。

推其感物情。

则知游子心。

君居帝京内。

高会日挥金。

岂念慕羣客。

咨嗟恋景沉。

酪浆冷浸金盘粉。

玉友浮新酝。

如君真是酒中仙。

一斗百篇、吟到小池莲。

清风拂拂来纨素。

独擅江南步。

红裙无用妒芳姿。

且把绿罗、争学画长眉。

玉壶冰结暮天寒。

朔吹绕阑干。

雪破梢头,香传花外,春信入江南。

巡檐索笑情何限,一点已微酸。

待得黄垂,冥冥烟雨,绿树袅金丸。

不落与不昧,半明兼半晦。

不昧与不落,两头空索索。

五百生前个野狐,而今冷地谩追呼。

座中既有江南客,休向樽前唱鹧鸪。

山抹修眉横绿净。

浦溆生寒,立尽梧桐影。

香灺未消帘幕静。

醉红如洗风吹醒。

一夜秋声连玉井。

梦落孤篷,已尽山阴兴。

戍角凄凉清漏永。

江南烟雨何堪省。

一片黄云万顷田,江南父老庆丰年。

秋尽江南叶未凋。

晚云高。

青山隐隐水迢迢。

接亭皋。

二十四桥明月夜,弭兰桡。

玉人何处教吹箫。

可怜宵。

布谷布谷,十家九家逃亡屋。

去冬屯田买牛到黄犊,今春军需剥皮共食肉。

无牛可耕休论饭,秋粮要米从何办。

布谷布谷奈尔何,江南渐少淮南多。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

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

了法更无疑。

空城晓月。

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东风似客。

醉里落花南又北。

客似东风。

携手斜阳一笑中。

佳人怨我。

不寄江南春一朵。

我怨佳人。

憔悴江南不似春。

白玉楼中白雪歌。

更将白纻衬春罗。

软红香里最么麽。

桃叶桃根随处有,江南江北见来多。

风前月底奈愁何。

峤南江浅红梅小。

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

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

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

枝残惜别离。

山客野。

新把朝衔书写。

庆想江南樗枥下。

踏歌鸡黍社。

休问坤牛乾马。

大率人生且且。

聊唤玉人斟玉斝。

莫辞沈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