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书殿赐宴应制

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xiào,jiào] wén cháng jìn rì,cì yàn hū shēng tiān。

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jiŭ zhèng [chuán,zhuàn] bēi zhì,yōng rén pĕng àn qián。

玉阶鸣溜水,清阁引归烟。yù jiē míng liū shuĭ,qīng gé yĭn guī yān。

共惜芸香暮,春风几万年。gòng xī yún xiāng mù,chūn fēng jĭ wàn nián。

诗人简介

徐安贞,(671—743),初名楚璧,信安龙丘(今兰溪会桥徐宅山背村)人。唐朝进士,尤善五言诗。死后葬于徐宅山背小溪口,墓今犹存。徐安贞应制举,一岁三登甲科,唐神龙二年(706)进士,初为武陟尉,参与续修南朝齐《七志》,整理皇家秘籍,补丽正学士。开元时,为中书舍人集贤学士。玄宗属文,多命视草,因命安贞供奉内廷为起居舍人,掌管制作诏书,有能名。后授工部侍郎兼集贤院院士。帝每属文及作手诏,多命安贞起草,深得宠信。开元十九年(731)二月撰《文府》20卷献上,不久升中书侍郎。是时李林甫用事,或谓安贞多所参助。天宝后,避罪衡山岳寺,装哑为佣,历数年而寺僧不识,后北海太守李邕识之,握手言欢,因载北归,行至长沙,谓其守曰:“...► 12篇诗文

诗文推荐

宴镐锵玉銮。

游汾举仙軷。

荣光泛彩旄。

修风动芝盖。

淑气婉登晨。

天行耸云斾。

帐殿临春籞。

帷宫绕芳荟。

渐席周羽觞。

分墀引回濑。

穆穆玄化升。

济济皇阶泰。

将御遗风轸。

远侍瑶台会。

制策词科世得贤,谏垣书殿继为联。

皂囊封奏名宏议,丹扆书箴著旧篇。

朝许臧孙为有后,人嗟贾傅不遐年,一门盛美时难及,家学于今令子传。

夷德贪婪汉财贿,莫惜金多能使鬼。

喷玉难拘伏淑式,上驷超摇献天子。

子今叱双湘南裔,桂岭下下复高高,鸟惊兽骇征人喟。

当官官事从容理,思马斯臧由此始。

雷尾风騣未平齿,绝壑踔山如历块。

执驱效牵髯校尉,槽枥经由书殿最。

谢公总统修戎备,二柄德刑兼两寄。

不矜吾党愈推能,宵旰潜心活国计。

杂沓英豪乘虎骑,日闢神州一百里。

先朝赐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长安城。

每闻三岁射策罢,诸生盛服趋天庭。

禁门漏尽开九重,阙角仿佛晨光红。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空雷隐隐车转毂,鸣梢一声禁籞肃。

须臾云开飞六龙,皇帝亲御蓬莱宫。

宫槐满庭白日长,侍臣玉立分两厢。

众星煌煌拱北极,龙须负扆天中央。

羽林虎贲拥仗立,霜交陛戟摩秋光。

天风徐来雉扇举。

遥识重瞳似文祖。

胪传初罢日当午,起拜君恩谢明主。

日斜天门随仗出,车马联翩动阡陌。

金钱赐宴上林苑,千花万草生颜色。

少年得意凌青云,路人叹息家人迎。

昔为儿童亲风此,当时仰望如天人。

岂知生世逢艰难,流离忧患尤可怜。

乘舆巡狩在江表,亮阴三年犹不言。

诏令蜀都别选士,西游弹铗秋风前。

决科偶中太常第,意气岂复如当年。

临安太守今为谁,玉字能刻玻璃碑。

曲江题名岂料见,摩挲墨本心伤悲。

楚山联绵越山远,梦魂不到明光殿。

一官留滞未得归,此阙何时眼中见。

太阳升兮照万方,开阊阖兮临玉堂,俨冕旒兮垂衣裳。

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

德合天兮礼神遍,灵芝生兮庆云见。

唐尧后兮稷契臣,匝宇宙兮华胥人。

尽九服兮皆四邻,乾降瑞兮坤降珍。

月转宫墙曲。

六更残、钥鱼声亮,纷纷袍鹄。

黼坐临轩清跸奏,天仗缀行森肃。

望五色、云浮黄屋。

三策忠嘉亲赐擢,动龙颜、人立班头玉,胪首唱,众心服。

殿头赐宴宫花簇。

写新诗、金笺竞进,绣床争蹙。

御渥新沾催进谢,一点恩袍先绿。

归袖惹、天香芬馥。

玉勒金鞯迎夹路,九街人、尽道苍生福。

争拥入,状元局。

终阙晨霞照雾开,轻尘不动翠华来。

鱼游碧沼涵灵德,花馥清香荐寿杯。

梦听钧天声杳默,日长化国景徘徊。

自◇击壤音多野,帝所赓歌亦许陪。

尝不喜旧词所谓‘宴罢琼林,醉游花市,此时方显男儿志。

’以为男儿之志,岂止在醉游花市而已哉,此说殊未然也,必志於致君泽民而後可,尝欲作数语易之而未暇。

癸丑叨忝误恩,方圆前话,以为他日魁天下者之劝,非敢自炫也。

夫以天子之所亲擢,苍生之所属望,当如之何而後可以无负之哉。

友人潘月崖首求某书之,是其志亦不在彼而在於此矣,故书不敢辞。

是年一阳来复之日,姚某书。

月转宫墙曲。

六更残、钥鱼声亮,粉粉袍鹄。

黼坐临轩清跸奏,天仗缀行森肃。

望五色、云浮黄屋。

三策忠嘉亲赐擢,动龙颜、人立班头玉,胪首唱,众心服。

殿头赐宴宫花簇。

写新诗、金笺竞进,绣床争蹙。

御渥新沾催进谢,一点恩袍先绿。

归袖若、天香芬馥。

玉勒金鞯迎夹路,九街人、尽道苍生福。

争拥入,状元局。

光迟蕙亩。

气婉椒台。

皇心爱矣。

帝曰游哉。

玉鸾徐骛。

翠凤轻回。

别殿广临。

离宫洞启。

川祇奉寿。

河宗相礼。

清洛渐筵。

长伊流陛。

洄荡嘉羞。

摇漾芳醴。

轻歌易绕。

弱舞难持。

素云留管。

玄鹤停丝。

引思为岁。

岁亦阳止。

叨服贲身。

身亦昌止。

徒勤丹漆。

终愧文梓。

东堂起集贤,贵得从神仙。

首命台阶老,将崇御府员。

送人锵玉佩,中使拂琼筵。

和乐薰风解,湛恩时雨连。

长材成磊落,短翮强翩翾.徒仰蓬莱地,何阶不让缘。

蕤宾奏律,正太平无事,欢娱时节,翘首箫台南望处,两两寿星明彻。

和满乾坤,春回草木,瑞霭凝金阙。

钧天齐奏,嵩呼隐隐三发。

遥想帝里繁华,庆父尧子舜,赓歌胥悦。

黼座传觞仙仗里,拜舞两阶英杰。

愠解薰风,恩覃湛露,玉陛笙镛咽。

溥天同庆,年年沈醉花月。

朱户凌晨启,碧梧含早凉。

人从桔柣至,书到漆沮傍。

抃会因佳句,情深取断章。

惬心同笑语,入耳胜笙簧。

忆昔三条路,居邻数仞墙。

学堂青玉案,彩服紫罗囊。

麟角看成就,龙驹见抑扬。

彀中飞一箭,云际落双鶬.甸邑叨前列,天台愧后行。

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

书殿连鳷鹊,神池接凤凰。

追游蒙尚齿,惠好结中肠。

铩翮方抬举,危根易损伤。

一麾怜弃置,五字借恩光。

汝海崆峒秀,溱流芍药芳。

风行能偃草,境静不争桑。

转旆趋关右,颁条匝渭阳。

病吟犹有思,老醉已无狂。

尘满鸿沟道,沙惊白狄乡。

伫闻黄纸诏,促召紫微郎。

瑞烟浮禁苑。

正绛阙春回,新正方半。

冰轮桂华满。

溢花衢歌市,芙蓉开遍。

龙楼两观。

见银烛、星球有烂。

卷珠帘、尽日笙歌,盛集宝钗金钏。

堪羡。

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

风柔夜暖。

花影乱,笑声喧。

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

喜皇都、旧日风光,太平再见。

大君忘自(一作物)我。

应(一作膺)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

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

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

东堂会百神。

云陛旗常满。

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

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

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

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

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

歌舞颂维新。

东风归早。

已绿瀛洲草。

紫殿红楼春正好。

杨柳半和烟袅。

玉舆遍绕花行。

初闻百啭新莺。

历历因风传去,千门万户春声。

宜春小苑。

处处花开满。

学得红妆红要浅。

催上金车要看。

君王曲宴瑶池。

小舟掠水如飞。

夺得锦标归去,匆匆不惜罗衣。

捍拨金泥雅制新。

紫檀槽映小腰身。

娅姹雏莺相对语。

欣睹。

上林花底暖生春。

飒飒胡沙飞指下。

休讶。

一般奇绝称精神。

向道曲终多少意。

须记。

昭阳殿里旧承恩。

三春今向晚,四者昔难并。

借问低眉坐,何如携手行。

——白居易旧游多过隙,新宴且寻盟。

鹦鹉林须乐,麒麟阁未成。

——王起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

——刘禹锡墙低山半出,池广水初平。

桥转长虹曲,舟回小鹢轻。

——白居易残花犹布绣,密竹自闻笙。

欲过芳菲节,难忘宴慰情。

——王起月轮行似箭,时物始如倾。

见雁随兄去,听莺求友声。

——刘禹锡蕙长书带展,菰嫩剪刀生。

坐密衣裳暖,堂虚丝管清。

——白居易峰峦侵碧落,草木近朱明。

与点非沂水,陪膺是洛城。

——王起拨醅争绿醑,卧酪待朱樱。

几处能留客,何人唤解酲。

——刘禹锡旧仪尊右揆,新命宠春卿。

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白居易青林思小隐,白雪仰芳名。

访旧殊千里,登高赖九城。

——王起酂侯司管钥,疏傅傲簪缨。

纶綍曾同掌,烟霄即上征。

——刘禹锡册庭尝接武,书殿忝连衡。

兰室春弥馥,松心晚更贞。

——白居易琴招翠羽下,钩掣紫鳞呈,只愿回乌景。

谁能避兕觥。

——王起方知醉兀兀,应是走营营。

凤阁鸾台路,从他年少争。

——白居易

北邻捣衣声,明当葭管动。

随宜过街巷,一岁三日用。

请君歇砧杵,指直霜气重。

君不见南邻已试明年灯,应制春衫泥小凤。

我昔见君方成童,长吉才华惊钜公。

人间科第不屑就,直使声名闻九重。

乃翁引上凝殿,子虚不待他人荐。

入直承明凡几年,天上奇书尽曾见。

翩然归去大江西,二疏父子还相随。

故乡分得云水地,却喜不爽渔樵期。

春雨骑牛对烟草,何如振衣随龙五云表。

秋霜黄独煨地炉,何如驼峰犀箸食天厨。

林间食叶抄诗句,何如宫妃捧砚挥毫处。

溪边照影着荷衣,何如龙门应制夺锦时。

钧天梦断难回雇,浩然合在山中住。

金石台前伴白云,六年不踏西路。

今日重来发长吁,忍看清平破草庐。

尽拈书籍向人卖,归买田园供荷钥。

乃翁八十齿发落,倚门待儿斜日薄。

孤山梅花带不归,却唤扁舟载童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