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景阳井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

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译文

胭脂井(也就是景阳井)到现在只剩下让人悲叹的故事了,明明之前皇帝和后妃在里面海誓山盟,要求同生共死的(可是后妃张丽华死了,陈后主却苟且偷生);作为越国之功臣,吴国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却是被越王勾践沉尸在吴国宫殿外的河里,那河中的污泥埋葬着美丽的西施。

注释

胭脂井(也就是景阳井)到现在只剩下让人悲叹的故事了,明明之前皇帝和后妃在里面海誓山盟,要求同生共死的(可是后妃张丽华死了,陈后主却苟且偷生);作为越国之功臣,吴国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却是被越王勾践沉尸在吴国宫殿外的河里,那河中的污泥埋葬着美丽的西施。

赏析

作品赏析

△注见中巻隋书。髙颎先入建康。晋王广使驰诣颎。令留张丽华。颎曰。昔太公蒙面以斩妲已。今岂可留丽华。乃斩之于青溪○杨慎曰。墨子云。西施之沈。其美也。葢勾践平吴后沈之于江。杜牧所谓逐鸱夷者安知不谓子胥乎。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响屧廊中金玉步。采香径里绮罗身。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李义山景阳井一首亦叶此意。

背景

“景阳井” 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侧即在江苏江宁县北鸡鸣寺里,到现在,估计遗址还在,井应该早就找不到了(据《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记载,胭脂井原名“景阳井”,在台城内,后淹没。后人为了让人们记取陈后主的教训,遂在法宝寺(今鸡鸣寺)侧再立胭脂井。宋朝进士曾巩写了辱井铭,书篆文刻于石井栏之上,铭曰:“辱井在斯,可不戒乎。”王安石也曾在这里留诗一首:“结绮临春草一丘,尚残宫井戒千秋。奢淫自是前王耻,不到龙沉亦可羞。”

  毕竟,景阳井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余年。但是它却是历代骚人墨客思绪万千的一个哀伤故事的出处。

  那么先说景阳井的来历:它曾经是南朝陈景阳殿之井,又名胭脂井。祯明三年(589年),隋兵南下过江,攻占台城(台城:六朝皇宫,故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之后,东端与明都城相接,西端为一断壁,沿鸡鸣山东面的柏油马路向前,经过鸡鸣寺大门向西,即可发现这段城墙。后人通常称之为台城)。陈后主闻兵至,与妃张丽华投此井。至夜,为隋兵所执,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可见此井非一般的井,年代久远不要说,还有非常深刻的教训,江山之首,兵来临阵脱逃不要说,还与娘娘们一起投此井躲避追兵,两人被被隋军俘获后,在青溪中桥(青溪是古南京的一条护城河,为三国时期孙权开凿)张丽华被隋军拦腰斩断,陈后主屈辱地苟且偷生,从此把整个江山送与人。陈国与隋国一丘之貉,由于陈后主荒淫无度,被曾是朋友的隋炀帝所灭,个中曲折,后人有嘲笑有惋惜。虽然隋炀帝后来也是荒淫挥霍,败国下场差不多。历史真是似曾相似。

  有关景阳井,是南朝的故事,到李商隐时也将过去三百年,估计文人以此典故写成诗歌、散文的已经很多。比如唐朝诗人温庭筠的《题望苑驿》诗:“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晓自知。”景阳井的故事到后唐,文人们还是很熟悉的很喜欢引用的。

诗人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38篇诗文

诗文推荐

灵橘无根井有泉。

吴会风流。

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

襦温袴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

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天欲雨,有东风,南溪白鼍鸣窟中。

六月人家井无水,夜闻白鼍人尽起。

日毂金钲赤,雪窦水晶寒。

支机石下翻浪,喷薄出层关。

半夜雌龙惊走,明日灵蛇张甲,蜚上石盘桓。

多谢山君护,未放醉翁闲。

安得醉,风__,露珊珊。

翠云老子,邀我瑶佩驾红鸾。

一勺流觞何有,万石横缸如注,虹气饮溪乾。

忽梦坐银井,长啸俯清湍。

春浅冰生井,宵分月上轩。

颜巷久已空,颜井固不迁。

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废床见缏刻,古甃昏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岁忽复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独难。

口腹不择味,四体不择安。

遇物一皆可,孰为我忧患。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锻。

欲忘富贵乐,托物仅自完。

无托中自得,嗟哉彼诚贤。

骨瘦如柴,机深似井。

画地为牢,酷行商令。

儿孙无地雪深冤,烧炷兜娄苦告天。

独对晓来晴,天过时景物清。

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

曾是吟招隐,何时遂耦耕。

萧疎头上发,已白二三茎。

驴觑井,井觑驴。

智容无外,净涵有余。

肘后谁分印,家中不蓄书。

机丝不挂梭头事,文彩纵横意自殊。

井梧叶叶秋风晚。

东篱点点金钱满。

开急为重阳。

日烘深院香。

幽姿无众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台。

寿公桑落杯。

岩桂飘香,井梧凋叶。

活祖师机,重重漏洩。

见得分明眼似眉,道得完全舌如结。

诸人要知亲切句麽,蒲团三月冷如冰,今朝稳坐,静听渠分说。

具深相割啖,不如无勇人。

以诗而酬诗,徒用多少均。

我言虽至简,意切谁见亲。

汲井欲到深,磨监欲尽尘。

寒泉与青铜,光洁靡故新。

临觞报嘉贶,醉语是天真。

寒空书雁,破壁吟螀。

井梧翻叶,岩桂飘香。

无位真人,横拖倒拽,无地埋藏。

举世生盲人不识,分拿摸象恣猖狂。

徒劳香至子,历魏与游梁。

哑,鹊石何曾解放光。

会稽八月秋始凉,梧桐叶落覆井床,月明缟树遶惊鹊,露下湿草啼寒螿。

丈夫行年过六十,日月虽短志意长。

匣中宝剑作雷吼,神物那得终摧藏。

君不见昔时东都宗大尹,义感百万虎与狼,疾危尚念起击贼,大呼过河身已僵。

默守枯寒,心心见端。

瑠璃井秋光湛湛,珊瑚枝月影团团。

髑髅活兮,妄识沥乾。

景阳钟动晓寒清,度柳穿花隐隐声。

三十六宫梳洗罢。

却吹残烛待天明。

围棋分雪石,汲井动金沙。

元正一旦,万事成办。

大乘小乘,井索钱贯。

更问佛法如何,也是秦时{左车右度}轹鑽。

朝阳有干。

布叶萋萋。

思皇威矣。

鹓羽高栖。

出驰先辂。

入秉介珪。

瞻秦望井。

建鲁分奎。

人言此井有灵源,潮落生透海门。

陵谷未须穷变易,朱{外广内啬}里是濮王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