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阮郎归

一帘疏雨细于尘。

春寒愁杀人。

桐花庭守近清明。

新烟浮旧城。

寻蝶梦,怯莺声。

柳丝如妾情。

丙丁贴子画教成。

妆台求晚晴。

诗人简介

王同祖,字与之,号花洲,金华(今属浙江)人,余嵘孙婿。幼年侍父宦游,弱冠入金陵幕府,时嘉熙二年。历朝散郎、大理寺主簿(刘克庄《龙学余尚书神道碑》),淳祐九年,通判建康府。十年,添差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 10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歌停檀板舞停鸾。

高阳饮兴阑。

兽烟喷尽玉壶干。

香分小凤团。

雪浪浅,露珠圆。

捧瓯春笋寒。

绛纱笼下跃金鞍。

归时人倚栏。

谁将春信到长安。

江南腊向残。

玉妃何事在人间。

冰肌莹素颜。

新月上,怯轻寒。

香心破紫檀。

数枝斜傍小亭闲。

黄昏人倚阑。

门儿高挂艾人儿。

鹅儿粉扑儿。

结儿缀着小符儿。

蛇儿百索儿。

纱帕子,玉环儿。

孩儿画扇儿。

奴儿自是豆娘儿。

今朝正及时。

帝城西下望西山。

城居岁又残。

万家风雪一家寒。

青灯语夜阑。

人*瓮,鬼门关。

无穷人往还。

求官莫要近长安。

长安行路难。

谩郎活计拙於鸠。

闲中又过秋。

枕书眠了却登楼。

贫来颇自由。

书咄咄,赋休休。

西窗晚更幽。

诗家贫杀也风流。

家人不用愁。

无心傍照台。

退红衫子乱蜂儿。

衣宽只为伊。

为伊去得忒多时。

教人直是疑。

长睡晚,理妆迟。

愁多懒画眉。

夜来算得有归期。

灯花则甚知。

落花时节近清明。

南园芳草青。

东风料峭雨难晴。

那堪中宿酲。

回首处,自销凝。

谁知人瘦生。

倚阑无语不禁情。

杜鹃啼数声。

雨余烟草弄春柔。

芳郊翠欲流。

暖风时转柳花球。

晴光烂不收。

红尽处,绿新稠。

秾华只暂留。

却应留下等闲愁。

令人双鬓秋。

碧天如水月如眉。

城头银漏迟。

绿波风动画船移。

娇羞初见时。

银烛暗,翠帘垂。

芳心两自知。

楚台魂断晓云飞。

幽欢难再期。

及妆时结薄衫儿。

蒙金艾虎儿。

画罗领抹缬裙儿。

盆莲小景儿。

香袋子,搐钱儿。

胸前一对儿。

绣帘妆罢出来时。

问人宜不宜。

舞红一架欲生衣。

残英辞旧枝。

雨声自唱惜春词。

行人应未知。

新火后,薄罗时。

君归何太迟。

镜中失却少年姿。

年随花共飞。

八千岁月作春秋。

神仙第一流。

笑看尘世等浮沤。

家居麟凤洲。

才八十,尽优游。

细斟双玉瓯。

醉邀明月与同游。

西风莲叶舟。

薄罗生色画酴醿。

酴醿满架时。

隔池贪看燕争泥。

坠双红荔支。

销金字,晚唐诗。

夹纱团扇儿。

自遮微雨傍花归。

个情天得知。

骊驹未撤客乘鞍。

征鞭摇晚寒。

雁边酲梦角惊残。

关山斜日边。

求道地,托恩天。

人情久亦安。

转移都在笑颦间。

鄙夫应也宽。

一春种得牡丹成。

那知君遽行。

东君也自没心情。

夜来风雨声。

追间阔,数清明。

不应歌渭城。

只愁河畔草青青。

却须离绪生。

玉宸赐得水云身。

初欣不佩绅。

烟霞一任著衣巾。

朝中散袒人。

湖水静,了无尘。

语兼天上春。

道人相见肯情亲。

银钩墨尚新。

来时红日弄窗纱。

春红入睡霞。

去时庭树欲栖鸦。

香屏掩月斜。

收翠羽,整妆华。

青骊信又差。

玉笙犹恋碧桃花。

今宵未忆家。

苏台一别费三年。

锦书凭雁传。

风姿重见阆江边。

玉壶秋井泉。

翻短舞,趁么弦。

篆香同夕烟。

多情莫惜为留连。

落花中酒天。

一濠秋水净涟漪。

红妆照水嬉。

攀条寻藕怯船移。

浮萍湿绣衣。

临好景,惜轻归。

夕阳洲渚迷。

城门灯火簇轮蹄。

沙鸥飞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