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般涉调·哨遍·半世逢场作戏

半世逢场作戏,险些儿误了终焉计。

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老正宜。

茅庐竹径,药井蔬畦,自减风云气。

嚼蜡光阴无味,旁观世态,静掩柴扉。

虽无诸葛卧龙冈,原有严陵钓鱼矶,成趣南园,对榻青山,绕门绿水。

【耍孩儿】穷则穷落觉囫囵睡,消甚奴耕婢织?

荷花二亩养鱼池,百泉通一道青溪。

安排老子留风月,准备闲人洗是非,乐亦在其中矣。

僧来笋蕨,客至琴棋。

【二】青门幸有栽瓜地,谁羡封侯百里?

桔槔一水韭苗肥,快活煞学圃樊迟。

梨花树底三杯酒,杨柳阴中一片席,倒大来无拘系。

先生家淡粥,措大家黄虀。

【三】有一片冻不死衣,有一口饿不死食。

贫无烦恼知闲贵,譬如风浪乘舟去,争似田园拂袖归?

本不爱争名利。

嫌贫污耳,与鸟忘机。

【尾】喜天阴唤锦鸠,爱花香哨画眉。

伴露荷中烟柳外风蒲内,绿头鸭黄莺儿啅七七。

诗人简介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64篇诗文

诗文推荐

心息相依,息调心静。

静调久久,可成胜定。

神气相合,气和神清。

清和久久,可致长生。

青天无涯,白云不羁。

流水抱山转,征人踏月归。

应以比丘得度者,个般形像对来机。

隔江回首,已涉波澜。

官路交肩,犹添荆棘。

百般千样,会归一相。

一相无相识也无,廓与虚空等其量。

河淡秋清,夜寒月亮。

提携出也来人间,明明历历诸缘上。

寒一上,势一上。

普通年事只在,于今更无三般两样。

转腊回头,百般卖弄。

滞贷只些儿,尽力拽不动。

吽吽,我不信得恁麽郑重。

天上宝玉琴,星徽点瑟瑟。

仙人手摩拂,变化通灵术。

忽随琴声起,委蜕如蝉质。

飞翔下绿云,风翅含寒碧。

人间清昼长,游览喜自得。

见我瓶中花,群游过帘额。

高戏乱疏幌,低舞侵堕帻。

却疑午梦酣,身是濠梁客。

栩栩出虚庭,兴阑有归色。

应闻调絃声,惊去无欻迹

道远乎哉,触事而真。

罗公照镜,李婆映水。

鼻孔各别,娘生一般。

会与不会,福使铁钱。

堂成开宴日无空。

景占四时中。

画栋翚飞星汉,雕阑锁断花风。

薰人和气,清谈四坐,雅量千钟。

早晚催归天仗,往来还记溪翁。

翠眉重扫。

后房深、自唤小蛮娇小。

绣带罗垂,报浓妆才了。

堂虚夜悄。

但依约、鼓箫声闹。

一曲梅花,尊前舞彻,梨园新调。

高阳醉、玉山未倒。

看鞋飞凤翼,钗梁微袅。

秋满东湖,更西风凉早。

桃源路杳。

记流水、泛舟曾到。

桂子香浓,梧桐影转,月寒天晓。

收得一般潇洒物,龟形人送鹤书来。

黄麦秀变随秋。

内烧身日日忧。

被儿孙长与便,遭妻女每添愁。

中戚戚多般属。

内孜孜少得休。

弃金花如觉悟,今专劝早回头。

细雨落檐花,帘卷金泥红湿。

楼外远山横翠,染修眉愁碧。

旧游春梦了无痕,香尘暗瑶瑟。

凭仗青鸾飞去,问新来消息。

进步须于百尺竿。

二边休立莫中安。

要知玄露没多般。

花影镜中拈不起,蟾光空里撮应难。

道人无事更参看。

梦觉清宵半。

悄然屈指听银箭。

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

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

从卧来、展转千余遍。

恁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还堪欢。

当初不合轻分散。

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

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

虽后约、的有于飞愿。

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

寒中舞,拾得笑,丰干一曲无羌调。

啰啰哩,哩哩啰,近日秋林落叶多。

四叶红莲,一音宣演。

其语巧妙,其义深过错。

前印威音,一点不差,后证弥勒,不差一点。

离四句,绝百非,即不无。

只如一人恁么,一人不恁么,一人恁么中不恁么,一人不恁么中却恁么,又且如何。

造作不同,一般米面。

唱彻阳关泪未乾。

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

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咄这村僧,百拙千丑。

用处颟顸,举止磔斗。

秉恶毒钳鎚,碎情尘窠臼。

佛祖饮气吞声,魔外望风拱手。

有时汉语胡言,总当谈玄说妙。

有时把拍板门槌,唱云门曲合胡笳调。

有时指圆觉场作牛栏,有时唤普光殿为马厩。

如斯孟浪为人,钝置月林之后。

维亲与朋,杂然满坐。

华屋连甍,红紫毓移。

半世重游,雾迷烟锁。

慨然抚膺,谬悠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