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bì gŏu zài liáng,qí yú fáng guān。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qí zĭ guī zhĭ,qí cóng rú yún。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bì gŏu zài liáng,qí yú fáng xù。

齐子归止,其从如雨。qí zĭ guī zhĭ,qí cóng rú yŭ。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bì gŏu zài liáng,qí yú wéi wéi。

齐子归止,其从如水。qí zĭ guī zhĭ,qí cóng rú shuĭ。

译文

破鱼笼子架设在拦鱼坝上,任由鲂鱼鳏鱼游进又游出,齐侯的妹子回到齐国来了,仆从如云啊多得不可胜数。

破鱼笼子架设在拦鱼坝上,任由鲂鱼鲢鱼游进又游出,齐侯的妹子回到齐国来了,仆从如雨啊多得不可胜数。

破鱼笼子架设在拦鱼坝上,任由这些鱼儿游进又游出,齐侯的妹子回到齐国来了,仆从如水啊多得不可胜数。

注释

⑴敝笱(gǒu):对制止鱼儿来往无能为力,隐射文姜和齐襄公的不守礼法。敝,破。笱,竹制的鱼篓。

⑵梁:捕鱼水坝。河中筑堤,中留缺口,嵌入笱,使鱼能进不能出。

⑶鲂(fáng):鳊鱼。鳏(guān):鲲鱼。

⑷齐子归止:文姜已嫁。齐子,指文姜。

⑸其从如云:随从众多。一说喻齐襄公仍纠缠不已。

⑹鱮(xù):鲢鱼。

⑺如雨:形容随从之多。

⑻唯唯:形容鱼儿出入自如。陆德明《经典释文》:“唯唯,《韩诗》作遗遗,言不能制也。”

⑼如水:形容随从人如水流不断。

赏析

此诗三章内容基本相同,为了协韵,也为了逐层意思有所递进,各章置换了少数几个字眼,这是典型的一唱三叹的《诗经》章法。

  “敝笱在梁”作为各章的起兴,意味实在很深。“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捕鱼也需有严密的渔具。鱼篓摆在鱼梁上,本意是要捕鱼,可是篓是如此地敝破,小鱼、大鱼,各种各样的鱼都能轻松自如游过,那形同虚设的“敝笱”就没有什么价值。这一比兴的运用,除了讽刺鲁桓公的无能无用外,也形象地揭示了鲁国礼制、法纪的敝坏,不落俗套而又耐人寻味。另外,“鱼”在《诗经》中常隐射两性关系,“敝笱”对制止鱼儿自由来往无能为力,也是兼指“齐子”即文姜的不守礼法。

  文姜作为鲁国的国母,地位显赫尊贵,她要回娘家齐国探亲,本来也在情理之中。而她却在齐国伤风败俗,与其兄乱伦丢丑,自然引起人们的憎恶唾弃。可是,这种厌恶之情,在诗中并未直接表露,而仅仅描写了她出行场面的宏大,随从众多“如云”“如雨”“如水”。写得她风光旖旎,万众瞩目。如果她贤惠,这种描写就有褒扬意味。反之,她就是招摇过市,因而这种风光、排场、声势越描写得铺张扬厉,在读者想像中与她的丑行挂上钩,地位的崇高与行为的卑污立即形成强烈反差,讽刺与揭露也就越加入木三分。从亮色中、光环中揭露大人物的丑恶灵魂,是古今中外艺术创作中一条成功门径。杜甫诗《丽人行》也正承袭了这一传统的艺术手法而取得极大成功。

  “如云”“如雨”“如水”这三个比喻是递进的因果关系,逐层深入,次序不能颠倒,也可理解为感情抒发的逐步增强。在这盛大随从的描写中,还另具深意。方玉润独具只眼,透过字面看出诗中还有鲁桓公在。不仅文姜有过,鲁桓公疏于防闲,软弱无能,也有相当可“笑”之处。

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说:“《敝笱》,刺文姜也。齐人恶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

  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春,鲁桓公畏惧齐国势力强大,要前往齐国修好。夫人文姜要一起去,去看望同父异母的哥哥齐襄公。文姜与齐襄公关系暧昧,早有传闻。鲁国大臣申繻因而向鲁桓公婉言进谏道:“女有夫家,男有妻室,不可混淆。否则必然遭致灾殃。”鲁桓公没加理会,带着文姜,大批随从车骑簇拥着,沸沸扬扬前往齐国。在齐国他发觉文姜与齐襄公通奸,就责备文姜。文姜把这事告诉了齐襄公,齐襄公在酒宴后鲁桓公乘车将要回国时,派公子彭生将鲁桓公害死在车中。这就是《左传·桓公十八年》所载史实,也是《齐风·敝笱》一诗的创作背景。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皇帝五年秋,皇华遣使行九州。

皇明明见万里外,犹恐阴噎生蜉蝣。

奉使代天明,四目达九幽。

假天喜怒私恩仇,欺皇明,是非一逆海倒流。

其中答理子,西边托周游。

西边有鸟其名为休留,复有老狐九尾而九头,扇妖作怪呼匹俦。

朘我赤子血,上敝十二旒。

力大泰山不可拔,答理子,一触泰山折之如不周。

呜呼汉有张纲,卫有吏酋,元有答理,足追前猷。

太史笔,不贬褒,我作歌诗继春秋。

兀兀默耕,天成地平。

一心无住住,万像不生生。

起家空劫壶中句,借伴今时路上行。

搅丛林人七八处,今行而据;

握拄杖子四十年,师坐而横。

用之不敝,虚而不盈。

吏能精密,里行婣恤,则不如兄元明,而无元明忧疑万事之敝。

斟酌世故,铨品人物,则不如其弟知命,而无知命强项好胜之累。

盖元明以寡过,而知命以傲世。

如鲁直者,欲寡过而未能,以傲世则不敢。

自江南乘一虚舟,又安知乘流之与遇坎者哉。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

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李台卿,字明仲,庐州人。

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学强记,罕见其比。

好《左氏》,有《史学考正同异》,多所发明。

知天文律历,千载之日可坐数也。

轼谪居黄州,台卿为麻城主簿,始识之。

既罢居于庐,而曹光州演甫以书报其亡。

台卿,光州之妻党也。

我初未识君,人以君为笑。

垂头若病鹤,烟雨霾七窍。

敝衣来过我,危坐若持钓。

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语妙。

徐徐涉其澜,极望不得徼。

却观元妩媚,士固难轻料。

看书眼如月,罅隙靡不照。

我老多遗忘,得君如再少。

従横通杂艺,甚博且知要。

所恨言无文,至老幽不耀。

其生世莫识,已死谁复吊。

作诗遗故人,庶解俗子谯。

红绡千树桃,雪谷万株李,柘叶青青如鼠耳。

横山渡品浪成堆,认得刘郎般子来。

物情时事不须说,且喜新岁同衔杯。

少年鼻哂轻流俗,敛锐收豪今碌碌。

敝裘常带客尘缁,双鬓不如春草绿。

东风吹愁入我心,使我啸叹成悲吟。

问君底事久留此,曷不联镳归故林。

水嬉者游鱼,林乐者啼鸟。

志士仁人观其大,薪翁笱妇利其小。

有美一人,独燕居万物之表。

图任哲艾,拔崇贤能。

旌贲忠臣,死生光荣。

洗刷敝风,宫阙清明。

闰余有何好,一岁两中秋。

霁云卷尽,依旧银汉截天流。

长记芗林堂上,静对小山丛桂,尊俎许从游。

遥想此时兴,不减上南楼。

引玉觞,看金饼,水云头。

醉听哦响,宁羡王粲赋荆州。

此夕翻成愁绝,未斫广寒丹桂,犹衣敝貂裘。

万事付谈笑,斗酒且宽忧。

l6毯敝衣无处结,寸心耿耿如刀切。

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盘中却成血。

君不见四更五更月,杜宇口流望帝血。

何为生子寄别巢,毛羽摧残悲哽咽。

将亡皎皎贾廉名,而今怨望未休歇。

天运自古有废兴,金瓯屹然亦伤缺。

尧舜受禅夏商衰,夷齐孤竹如敝鞋。

且须有酒拚颜赤,莫向东风空戚戚。

去圣既云远,至理日以冥。

言道指虚玄,语性杂精灵。

正传久芜没,异学得魁横。

卓哉周程张,磊隗三代英。

妙蕴发天地,微言昭日星。

后来紫阳翁,抑又集大成。

煌煌八书训。

凛凛万世程。

学者生此时,坦然有规绳。

但患舍康庄,自趋柴与荆。

张君江西来,颇尝得师承。

敝衣虽悬鹑,猛志欲掣鲸。

袖出文一编,其辞峻而清。

此士不易有,归欤更研精。

勿受俗学变,而为宠辱惊。

贫者士之常,未合宁躬耕。

高门谨勿谒,养此气峥嵘。

不见商歌人,洋洋金石声。

作赋丁年厌兔园。

紫微深锁九重关。

花墩屡赐清闲燕,文石难忘咫尺颜。

烟外屐,水边山。

纶巾羽扇五湖间。

自怜季子貂裘敝,来与机云相对闲。

轼彼穷阎,达士所宾。

邦无道谷,进退孰伦。

敝衣非病,无财乃贫。

赐虽不怿,清节照人。

避贤解组,三见太行秋。

惭画锦,犹远胜,敝貂裘。

玩沧洲。

霜水清如玉,穷霄壤,忘物我,恢障塞,无牖户,底绸缪。

自笑平生事业,知今日,颇善为谋。

有静中至乐,何处更天游。

已分淹留。

醉乡侯。

有江湖客,翰墨友,凌元白,压曹刘。

论文暇,陪杖屦,事觥筹。

共藏修。

世态谁能校,轻肮脏,重伊优。

吾有政、锄药圃,治瓜畴。

说与渔夫樵叟,既相好、岂但相犹。

任多言莫及,野渡有孤舟。

天地沙鸥。

炙手无人傍屋头。

萧萧晚雨脱梧楸。

谁怜季子敝貂裘。

愿我已无当世望,似君须向古人求。

岁寒松柏肯惊秋。

结客寻春过旧隄,雪香云冷锁双扉。

隔墙应是梅花,敝却貂裘尚未归。

独漉独漉,驱车折轴。

不畏折轴,但畏车覆。

芃芃者莸,生彼中衢。

虽有兰蕙,当门则锄。

同行窃金,相顾道左。

我实不知,彼则畏我。

食荼知苦,食梅知酸。

狐裘之敝,可以御寒。

有虎斑斑,伏于林下。

我欲射虎,愧无劲弩。

肃彼北风,渡彼中流。

岂不怀忧,与子同舟。

我虽不解饮,把盏欢意足。

试呼白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

与君登科如隔晨,敝袍霜叶空残绿。

如今莫问老与少,儿子森森如立竹。

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

晚步初月高,忘却子城闭。

客楼枕新荷,几夜香袭袂。

羸骸奔走倦,不拟尚凝滞。

白面佳少年,塞途莫胜计。

低颜谢许可,不甘暗拭涕。

穷迫傍人篱,傍篱车奴隶。

风采就衰惫,心孔转昏翳。

见舟思江湖,怀隐睨松桂。

故人立霄汉,敢诧平生契。

兹时进退难,假宿义斋第。

官桥醉尉多,大惧获重戾。

徘徊益羁愁,愈痛乏边际。

谗毁那能免,失拥文侯篲。

身如被酒酣,心类垂旒缀。

嗟嗟文不续,有学谩经济。

逆行且倒施,犹幸舌未敝。

月西黯蓬莱,城乌声更厉。

借榻逢可人,度夜等匏击。

履险复自笑,汩没信此世。

愿逢阳明仙,餐霞度千岁。